食品用可食容器和用于烘烤可食容器半部的热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76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面包烘焙领域。食品用可食容器,包括两个形状和设计相同的半部,每个半部由烤面团制成,形为薄壁托盘,侧壁上有突起和凹陷,每个半部在托盘形平面上相对于沿托盘底部表面通过的至少一条轴线对称,并且两个半部均与另一半部的突起在另一半部的凹陷中的位置互连,形成中空薄壁壳体。沿每个托盘的侧壁边缘形成端部支撑平台5,确保托盘在连接时彼此抵靠。每个托盘中的突起和凹陷从托盘内壁侧面沿所述支撑平台设置。突起位于所述支撑平台水平面以上,凹陷位于所述水平面以下。托盘外表面上形成凹槽6,与沿侧壁高度延伸的托盘内的每个突起相对,在外表面上形成加强肋,托盘中的每个突起与该凹槽相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食品用可食容器和用于烘烤可食容器半部的热模
本专利技术涉及烹饪及烘焙制作领域,尤其是涉及快餐领域。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越来越多地为自己选择“更快的东西”,包括快餐。而这意味着:快速缓解饥饿,相对低价,单调而极其有限的菜单,以及极大的健康危害,除此之外这一切还都伴随着大量的垃圾,其中大部分是食品包装。为此,在现代烹饪产品市场中,需要含有各种馅料并且可以免包装的烹饪容器,且烹饪容器可食用。可食容器的设计不是为了对抗快餐,而是为了确保其质量提升,从内部做出改变。因此,可食容器的设计既保留了“快餐”的明显优势,又减少了其劣势,因为:扩大了菜单范围,提供了更健康的食物和菜肴,拒绝包装、一次性餐具和用具。可食容器的主旨很简单:制作用于装食物的完全封闭的可食包装。看起来像一个威化杯——食物和包装一起吃。例如,已知一种可食容器包含两个相同的成型模块半部,这两个模块半部通过将边缘朝向彼此弯曲而制成,可沿模块半部外轮廓的整个周边连接起来,而模块的连接边缘具有由具有相同轮廓、长度和高度的交替凸段和凹段组成的波状轮廓,当两个模块连接时,一个模块的所有凸段和凹段与另一个模块的所有凹段和凸段完全接触。为了方便、可靠地固定模块半部,容器可额外配备夹具,夹具以纸质紧固带的形式覆盖模块半部,通过沉积在其一端表面上的粘性物质紧密连接(RU96735、A45C11/20、A47J47/14,2010年8月20日公布)。该解决方案被当作要求保护的主题(可食容器)的原型。这种已知的可食容器存在一些严重的缺点,使其不能最大限度地方便使用。已知容器由两个相互连接的半部组成,食品本身就装在其中。但这两个半部像托盘一样,也就是说,其底部几乎平坦或微凸。食用时用手挤压时,底部会受到手指自然压力的影响。由于容器由烤面团制成,容器结构脆,壁厚小,托盘外壳出现纵向裂纹,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散架。另一个缺点是,容器的两个托盘(模块半部)沿侧壁端面对接。由于形成了对称闭合接触轮廓,因此接触点处的波状形状可以排除半部的相对位移。但在咬掉容器边缘时,半部的这种相互位置平衡被破坏,两半首先沿接触面移动,然后向两边移动(水平位移),导致形状破坏,容器散架。这就造成使用不便,并且不允许考虑这种容器适用于大规模快餐系统。所以在已知容器中使用捆绑纸带将容器包裹起来,以防止在食用时,半部发生位移。同时,随着容器被吃掉,所述纸带也要下移,这不仅使设计变得复杂,而且也给使用带来不便。这种托盘形半部在与用于烘焙威化杯的威化模设计相同的热压机中制成。这种用于烘烤中空威化食品的威化模通常包含加热底板,该加热底板为基体,具有与杯体外部形状相同的凹槽,以及相对于该基体转动的第二加热板,该第二加热板为冲头,带有突起,形状与杯体内部形状相同,其中突起在板闭合时移动到凹槽中,相对于凹槽壁有一定空隙(RU2345525、АВВ5/02、А21В5/02,2009年2月10日公布)。该解决方案被当作一个物体(制作可食容器组成部分的热压机)的原型。达到加热板的设定温度时,将一部分面团放入每个凹槽中,降低冲头,直到板相互接触。突起深入到基体的凹槽中,挤压面团,使面团沿凹槽壁铺开。之后,面团在温度的影响下被烘烤成形,形成薄壁杯状。加热板通常相邻,有些地方形成空隙,以确保释放蒸汽并缓解凹槽内的高压。加热板正好处于杯体凸缘的水平面上(气体和蒸汽来自面团)。但由于杯体边缘没有压紧,每个杯体的边缘凹凸不平,有缺口,用来做冰淇淋时,不会破坏外观,因为杯体边缘没有任何用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实现一种技术效果,其在于当食用该容器本身及其内容物时,通过消除其两个半部的位移来保持容器的强度。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第一个目的的特定技术效果:食品用可食容器,包括两个形状和设计相同的半部,每个半部由烤面团制成,形为薄壁托盘,侧壁上有突起和凹陷,每个半部在托盘形平面上相对于沿托盘底部表面通过的至少一条轴线对称,并且两个半部均与另一半部的突起在另一半部的凹陷中的位置互连,形成中空薄壁壳体,沿每个托盘的侧壁边缘形成端部支撑平台,确保托盘在连接时彼此抵靠,并且每个托盘中的突起和凹陷从托盘内壁侧面沿所述支撑平台设置,突起位于所述支撑平台水平面以上,凹陷位于所述水平面以下,托盘外表面上形成凹槽,与沿侧壁高度延伸的托盘内的每个突起相对,在外表面上形成加强肋,托盘中的每个突起与该凹槽相对。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第二个目的的特定技术效果:用于烘烤可食容器半部的热模,包括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所述第一加热板为基体,带有至少一个凹槽,形状与烤制品的外部形状相同,所述第二加热板为冲头,带有至少一个突起,形状与烤制品的内部形状相同,突起在板闭合时位于凹槽中,相对于凹槽壁有一定空隙,板闭合时在基体中的凹槽位置周围的区域相互接触,形成顶部开口的托盘形式,所述热模具有沿侧壁边缘的端部平台,沿该平台设置的位于该平台水平面上方的突起,以及位于托盘内壁上的凹陷,其中在产品突起形成区域的空腔上方的第二加热板主体包括通孔,通孔在该板内侧形成,板内侧还有圆柱形区域,该圆柱形区域在板外侧以锥形延伸部终止。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第三个目的的特定技术效果:用于从模中抽取出可食容器半部并清洁热模气孔的装置,包括一侧的平底座,辐条固定在平底座上与热模冲头上的通孔位置相对应的点上,以便将所述辐条插入上述通孔中。所述特征必不可少,与形成足以实现必要技术效果的基本特征的稳定组合有关。本专利技术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但该实施例不是唯一可能的实施例,而是说明了实现必要技术效果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长方形可食容器的透视图。图2为图1实施例的托盘形容器的半部。图3为圆形可食容器的透视图。图4为图3实施例的托盘形容器的半部。图5为图1所示容器的剖视图。图6为用于制作容器半部的热模,板闭合位置。图7为用于制作容器两个半部的热模,板打开位置。图8为气体-蒸汽剂出口通孔在半部突起上的位置。图9为气体-蒸汽剂出口通孔的形状示意图。图10为模通孔截面。图11为用于从模中取出可食容器半部并清洁模气孔通孔的装置。图12为抽取装置在热模上方的位置。图13显示了通过模中空隙的体积抽取面团的过程。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可食容器的设计由两个相同的可食半部相互连接而成,用于装“不方便食用”的食品:蔬菜和水果沙拉、松软干酪、土豆泥、各种配菜、罐头食品和谷类食品。这种可食容器是用烤制面团做成的威化杯。此外,该可食容器允许用于下列用途:-从技术上讲,可以在街上食用所有食品和菜肴(液体除外),而不需要使用咖啡馆的桌子,也不需要使用任何餐具和包装;-确保在街道条件下使用的最大可靠性:在水平和垂直位置均不会碎裂,不会破坏其完整性,在整个使用过程中不会浪费其中包含的食品和菜肴,也不会变得无法使用;-使用简单方便。可食容器是一种便于单手拿着的小盒子,称为可食性材料制成的容器。容器可装液体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品用可食容器,其特征在于:/n两个形状和设计相同的半部,/n每个半部由烤面团制成,形为薄壁托盘,侧壁上有突起和凹陷,/n每个半部在托盘形平面上相对于沿托盘底部表面通过的至少一条轴线对称,/n两个半部均与另一半部的突起在另一半部的凹陷中的位置互连,形成中空薄壁壳体,/n沿每个托盘的侧壁边缘形成端部支撑平台,确保托盘在连接时彼此抵靠,/n每个托盘中的突起和凹陷从托盘内壁侧面沿各支撑平台设置,/n突起位于所述支撑平台水平面以上,/n凹陷位于所述支撑平台水平面以下,/n托盘外表面上形成凹槽,与沿侧壁高度延伸的托盘内的每个突起相对,在外表面上形成加强肋,/n托盘中的每个突起与相应凹槽相对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15 RU 20181013101.一种食品用可食容器,其特征在于:
两个形状和设计相同的半部,
每个半部由烤面团制成,形为薄壁托盘,侧壁上有突起和凹陷,
每个半部在托盘形平面上相对于沿托盘底部表面通过的至少一条轴线对称,
两个半部均与另一半部的突起在另一半部的凹陷中的位置互连,形成中空薄壁壳体,
沿每个托盘的侧壁边缘形成端部支撑平台,确保托盘在连接时彼此抵靠,
每个托盘中的突起和凹陷从托盘内壁侧面沿各支撑平台设置,
突起位于所述支撑平台水平面以上,
凹陷位于所述支撑平台水平面以下,
托盘外表面上形成凹槽,与沿侧壁高度延伸的托盘内的每个突起相对,在外表面上形成加强肋,
托盘中的每个突起与相应凹槽相对设置。


2.一种用于烘烤可食容器半部的热模,其特征在于:
第一加热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克西姆·谢尔盖维奇·彼得罗夫
申请(专利权)人:马克西姆·谢尔盖维奇·彼得罗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俄罗斯;RU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