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两个转动连接的壳体上,还包括覆盖在两个壳体的柔性屏组件,且柔性屏组件的边沿与两个壳体分别粘接连接,在移动终端折叠时,柔性屏组件随着两个壳体的转动被折弯,但是由于柔性屏组件为多层结构,造成柔性屏组件出现起拱的情况,为此,柔性屏组件分别连接了两组限位件,该两组限位组件与两个壳体滑动连接,并用于限定柔性屏组件与两个壳体之间的相对垂直距离。该限位件的一端与柔性屏组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壳体滑动连接,从而通过限位件限定了壳体与柔性屏组件的垂直距离,因此,在折弯时通过限位件可以改善柔性屏组件在折弯时出现起拱的情况,提高移动终端在使用时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终端
本申请涉及终端
,尤其涉及到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现阶段手机外观单一化,功能同质化严重,消费者产生审美疲劳。由于柔性显示屏技术的发展,也会出现手机显示屏的弯折。而实现手机弯折动作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在展开和折叠以及过程中对柔性屏的支撑,实现屏幕和支撑片的可靠粘接,保证折弯区屏幕的平整性以及弯折过程中不会出现脱胶的现象。但是由于柔性显示屏采用多层结构设置,在移动终端折叠时,柔性屏容易出现起拱,影响手机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用以提高移动终端的使用效果。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为可折叠的移动终端,在具体设置时,该移动终端包括两个壳体,分别为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且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转动连接,此外,该移动终端还包括一个柔性屏组件,柔性屏组件固定在了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上,在具体固定时,柔性屏组件的边沿与两个壳体分别粘接连接。在移动终端折叠时,柔性屏组件随着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的转动被折弯,在折弯时,柔性屏组件会出现起拱的情况,为此,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组件分别连接了两组限位件,对应的,在每个壳体上设置了一组滑槽,且每组滑槽中的滑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两个壳体转动连接的轴线方向;在配合时,两组限位件一一对应位于两组滑槽内;其中,每组限位件中限位件与每组滑槽中的滑槽的个数一一对应,且限位件可在位于的滑槽内滑动。此外,两组限位件用于限定柔性屏组件与两个壳体之间的相对垂直距离。从而通过限位件的长度尺寸(在垂直于壳体朝向柔性屏组件的平面方向上的尺寸)限定了壳体与柔性屏组件的垂直距离,因此,在折弯时通过限位件可以改善柔性屏组件在折弯时出现起拱的情况,提高移动终端在使用时的效果。该柔性屏组件在起拱时,整个柔性屏组件都会起拱,但靠近折弯处附近的位置起拱比较严重,即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转动的位置,因此,在设置两组限位组件时,该两组限位组件的设置位置靠近对应的壳体靠近其转动连接的轴线的一端,从而可以更有效地改善起拱的情况,提高移动终端的使用效果。在具体设置每组限位件时,每组限位件中的限位件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者两个及两个以上,在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时,限位件可以采用单排排列的方式排列,且排列的方向平行于两个壳体转动连接时的轴线,从而可以更有效地改善起拱的情况,提高移动终端的使用效果。在柔性屏组件与每组限位件进行连接时,为了使得限位件能够改善最大范围的柔性屏组件的起拱,增强了柔性屏组件的刚度,此时,柔性屏组件朝向所述两个壳体一面设置有结构层,该结构层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结构层可分别用于固定两组限位件,在具体固定时,两组限位件一一对应固定在所述两个结构层背离所述柔性屏组件的一面。此外,在设置两个结构层时,两个结构层避让开柔性屏的折弯区域,以避免增加的结构层影响到移动终端的折弯。在具体设置每个结构层时,每个结构层可以为矩形、椭圆形或者圆形等不同的形状。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该结构层为矩形,且其长度方向平行于壳体转动连接的轴线方向。在结构层与限位件固定连接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实现,下面分别对其固定连接方式进行说明。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柔性屏组件固定连接有两组限位件,包括:两个结构层中的至少一个结构层上背离所述柔性屏组件的一面设置有凸起,每组限位件与对应的凸起螺纹连接。此时,凸起上设置有螺纹孔,该限位件上设置有外螺纹,通过螺纹将限位件与结构层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柔性屏组件固定连接有两组限位件,包括:两个结构层中的至少一个结构层在背离所述柔性屏组件的一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每组限位件与对应的螺纹套螺纹连接。在螺纹套固定在结构层上时,所述螺纹套与对应的结构层焊接连接或粘接连接,即可以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实现螺纹套与结构层的相对固定。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可以采用一个结构层设置凸起,另一个结构层设置螺纹套,也可以实现对两组限位件进行固定。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还可以采用卡合的方式实现结构层与限位件之间的配合,如在结构层上设置一个卡槽,对应的在限位件上设置有一个卡扣,通过卡槽与卡扣的配合方式实现限位件与结构层的固定连接。在具体实现限位件与滑槽的滑动配合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进行限定。如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每组限位件包括至少一个限位件,其中每个限位件为T形限位件;每个限位件的竖直部位于对应的滑槽内并可相对所述滑槽滑动;每个限位件的水平部卡在所述滑槽背离所述柔性屏组件的一面并限位所述竖直部朝向所述柔性屏组件方向的运动。在另一个可实施的方案中,每组滑槽中的滑槽为倒置的T形槽;每组限位件包括至少一个限位件,且每个限位件为倒置的T形限位件;其中,每个限位件的水平部位于对应的滑槽的水平部内并可滑动,每个限位件的竖直部位于对应滑槽的竖直部内并可滑动。通过设置的T形槽与T形限位件的配合可以有效的改善两者之间的配合效果。在另一个可实施的方案中,每组滑槽中的滑槽的相对的两个侧壁设置有限位槽;每组限位件包括至少一个限位件,且每个限位件为倒置的T形限位件;其中每个限位件的竖直部位于对应的滑槽内并可滑动,且所述限位件的水平部位于对应的滑槽上的限位槽内并可滑动。通过限位槽与水平部的配合来限定限位件,以保证能够限定壳体与柔性屏之间的垂直距离。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柔性屏组件包括盖板及与所述盖板连接的柔性屏,其中,所述盖板与所述两个壳体分别粘接连接;所述柔性屏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且在具有结构层时,该结构层与柔性屏进行连接,而限位件与结构层连接。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转动连接的两个壳体、固定在所述两个壳体上的柔性屏组件;以及固定在所述柔性屏组件上的限位件;其中,所述限位件包括筒状结构件和螺纹套,所述筒状结构件包括凸肩,所述螺纹套与所述柔性屏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筒状结构件穿过所述滑槽并套接在所述螺纹套上;所述筒状结构件与螺纹套固定连接;所述筒状结构件在所述滑槽内滑动。通过限位件的长度尺寸(在垂直于壳体朝向柔性屏组件的平面方向上的尺寸)限定了壳体与柔性屏组件的垂直距离,因此,在折弯时通过限位件可以改善柔性屏组件在折弯时出现起拱的情况,提高移动终端在使用时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展开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背部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限位件与壳体及柔性屏组件的配合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限位件与壳体及柔性屏组件的配合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种限位件与壳体及柔性屏组件的配合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在展开状态时限位件的位置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在折叠状态时限位件的位置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限位件与壳体的配合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限位件与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连接的两个壳体,固定在所述两个壳体上的柔性屏组件;其中,/n所述柔性屏组件固定连接有两组限位件,每个壳体上设置有一组滑槽,所述两组限位件一一对应位于两组滑槽内,所述两组限位件用于限定所述柔性屏组件与所述壳体的相对垂直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连接的两个壳体,固定在所述两个壳体上的柔性屏组件;其中,
所述柔性屏组件固定连接有两组限位件,每个壳体上设置有一组滑槽,所述两组限位件一一对应位于两组滑槽内,所述两组限位件用于限定所述柔性屏组件与所述壳体的相对垂直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组件固定连接有两组限位件,包括:所述柔性屏组件朝向所述两个壳体一面设置有两个结构层,所述两组限位件一一对应固定在所述两个结构层背离所述柔性屏组件的一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组件固定连接有两组限位件,包括:所述两个结构层中的至少一个结构层上背离所述柔性屏组件的一面设置有凸起,每组限位件与对应的凸起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组件固定连接有两组限位件,包括:所述两个结构层中的至少一个结构层在背离所述柔性屏组件的一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每组限位件与对应的螺纹套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与对应的结构层焊接连接或粘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限位件用于限定所述柔性屏组件与所述壳体的相对垂直距离,包括:每组限位件包括至少一个限位件,且每个限位件为T形限位件;每个限位件的竖直部位于对应的滑槽内并可相对所述滑槽滑动;每个限位件的水平部卡在所述滑槽背离所述柔性屏组件的一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春军,刘雨,谢建,李政,包章珉,方君元,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