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自动充电装置、无人机及自动机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861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自动充电装置、无人机及自动机场,该无人机自动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充电单元和第二充电单元,第一充电单元包括呈板状的第一电极,第二充电单元包括两个夹持件,两个夹持件构成供第一电极插入并夹持第一电极的插接槽,然后两个夹持件的端部分别从插接槽方向延伸构成导向槽,这样,当需要进行充电时,第一电极升降并经第二电极的导向槽插入插接槽,该导向槽降低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对接的精度,从而解决了充电电极为接触式对接时,对电极机械结构的安装及运行精度要求较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充电电极接触成功率、提高充电效率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自动充电装置、无人机及自动机场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自动充电装置、无人机及自动机场。
技术介绍
无人机自动机场中,需要实现对无人机的充电任务。现有技术中,当无人机停靠在自动机场上后,首先需要对无人机进行规正,然后机场充电电极从停机坪的槽口伸出并与无人机充电电极接触,进而实现对无人机的充电。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机场的充电电极与无人机的充电电极为接触式连接,两电极需要精准对接接触才能进行充电,这对相关机械结构的安装及运行精度要求较高,容易导致充电电极接触成功率不高,充电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自动充电装置、无人机及自动机场,该无人机自动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充电单元和第二充电单元,第一充电单元包括呈板状的第一电极,第二充电单元包括两个夹持件,两个夹持件构成供第一电极插入并夹持第一电极的插接槽,然后两个夹持件的端部分别从插接槽方向延伸构成导向槽,这样,当需要进行充电时,第一电极升降并经第二电极的导向槽插入插接槽,该导向槽降低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对接的精度,从而解决了充电电极为接触式对接时,对电极机械结构的安装及运行精度要求较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充电电极接触成功率、提高充电效率的技术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自动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充电单元,所述第一充电单元包括第一绝缘板和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垂直装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板,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在平行于所述第一绝缘板的第一方向呈板状延伸;第二充电单元,所述第二充电单元包括第二绝缘板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装设于所述第二绝缘板,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包括两个夹持件,两个所述夹持件之间构成供所述第一电极弹性插入的插接槽,且,两个所述夹持件的端部分别从所述插接槽反向延伸,构成导向槽;其中,所述第一充电单元设于无人机场,所述第二充电单元设于无人机,在所述第一绝缘板下端设有升降单元;或者,所述第二充电单元设于无人机场,所述第一充电单元设于无人机,在所述第二绝缘板下端设有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在垂直无人机场停机坪方向升降,以使所述第一电极经所述导向槽插入所述插接槽。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板之间构成所述插接槽。本公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夹持件的根部分别从所述插接槽反向延伸并连接,构成缓冲槽。本公开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电极的长度大于所述插接槽的长度。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安装部和与所述安装部垂直的插接部,所述安装部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绝缘板,所述插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呈板状并垂直于所述第一绝缘板。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上覆盖有第一盖板。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板上设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设有出线孔。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单元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绝缘板或所述第二绝缘板固接于所述电动推杆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在垂直无人机场停机坪方向升降。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杆固接有安装板,所述第一绝缘板或所述第二绝缘板固接于所述安装板。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自动机场,所述自动机场包括停机坪,所述停机坪下方设有为无人机充电的机场充电单元,所述机场充电单元包括: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在垂直所述停机坪方向升降;第一绝缘板,所述第一绝缘板固接于所述升降单元;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垂直装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板,且,所述第一电极在平行于所述第一绝缘板的第一方向呈板状延伸;其中,所述第一绝缘板随所述升降单元升降,以使所述第一电极凸出所述停机坪并插入无人机机载充电单元的插接槽,或者使所述第一电极埋于所述停机坪,且,所述停机坪设有供所述第一电极贯通的通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自动机场,所述自动机场包括停机坪,所述停机坪下方设有为无人机充电的机场充电单元,所述机场充电单元包括: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在垂直所述停机坪方向升降;第二绝缘板,所述第二绝缘板固接于所述升降单元;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装设于所述第二绝缘板,且,所述第二电极包括两个夹持件,两个所述夹持件之间构成供无人机机载充电单元的第一电极弹性插入的插接槽,且,两个所述夹持件的端部分别从所述插接槽反向延伸,构成导向槽;其中,所述第二绝缘板随所述升降单元升降,以使所述第二电极凸出所述停机坪并使所述第一电极经所述导向槽插入所述插接槽,或者使所述第二电极埋于所述停机坪,且,所述停机坪设有供所述第二电极贯通的通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机载充电单元,所述机载充电单元包括:第二绝缘板,所述第二绝缘板固接于所述无人机;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装设于所述第二绝缘板下端面,且,所述第二电极包括两个夹持件,两个所述夹持件之间构成供机场充电单元的第一电极弹性插入的插接槽,且,两个所述夹持件的端部分别从所述插接槽反向延伸,构成导向槽。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机载充电单元,所述机载充电单元包括:第一绝缘板,所述第一绝缘板固接于所述无人机;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垂直装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板下端面,且,所述第一电极在平行于所述第一绝缘板的第一方向呈板状延伸。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无人机自动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充电单元和第二充电单元,其中,该第一充电单元包括板状的第一电极,该第二充电单元包括两个夹持件,两个夹持件构成供第一电极插入并弹性夹持第一电极的插接槽,然后两个夹持件的端部分别从该插接槽反向延伸构成导向槽;即,本申请实施例中,两充电电极通过插接方式对接,并且,在插接槽端部设有导向槽,该导向槽扩大了插接槽的插接口面积,这样,也就扩大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对接面积,从而降低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对接精度,进而相较接触式对接,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两电极对接时,对电极机械结构的安装及运行精度要求较高的技术问题,从而实现了提高充电电极接触成功率、提高充电效率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自动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对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自动充电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自动充电装置用于自动机场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自动充电装置用于自动机场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自动充电装置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自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充电单元(10),所述第一充电单元(10)包括第一绝缘板(11)和第一电极(12),所述第一电极(12)垂直装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板(11),其中,所述第一电极(12)在平行于所述第一绝缘板(11)的第一方向呈板状延伸;/n第二充电单元(20),所述第二充电单元(20)包括第二绝缘板(21)和第二电极(22),所述第二电极(22)装设于所述第二绝缘板(21),其中,所述第二电极(22)包括两个夹持件(220),两个所述夹持件(220)之间构成供所述第一电极(12)弹性插入的插接槽(23),且,两个所述夹持件(220)的端部(221)分别从所述插接槽(23)反向延伸,构成导向槽(24);/n其中,所述第一充电单元(10)设于无人机场,所述第二充电单元(20)设于无人机(3),在所述第一绝缘板(11)下端设有升降单元(30);或者,所述第二充电单元(20)设于无人机场,所述第一充电单元(10)设于无人机(3),在所述第二绝缘板(21)下端设有升降单元(30);/n所述升降单元(30)在垂直无人机场停机坪(1)方向升降,以使所述第一电极(12)经所述导向槽(24)插入所述插接槽(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自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充电单元(10),所述第一充电单元(10)包括第一绝缘板(11)和第一电极(12),所述第一电极(12)垂直装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板(11),其中,所述第一电极(12)在平行于所述第一绝缘板(11)的第一方向呈板状延伸;
第二充电单元(20),所述第二充电单元(20)包括第二绝缘板(21)和第二电极(22),所述第二电极(22)装设于所述第二绝缘板(21),其中,所述第二电极(22)包括两个夹持件(220),两个所述夹持件(220)之间构成供所述第一电极(12)弹性插入的插接槽(23),且,两个所述夹持件(220)的端部(221)分别从所述插接槽(23)反向延伸,构成导向槽(24);
其中,所述第一充电单元(10)设于无人机场,所述第二充电单元(20)设于无人机(3),在所述第一绝缘板(11)下端设有升降单元(30);或者,所述第二充电单元(20)设于无人机场,所述第一充电单元(10)设于无人机(3),在所述第二绝缘板(21)下端设有升降单元(30);
所述升降单元(30)在垂直无人机场停机坪(1)方向升降,以使所述第一电极(12)经所述导向槽(24)插入所述插接槽(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自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220)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一电极(12)的夹持板(222),两个所述夹持板(222)之间构成所述插接槽(2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自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持件(220)的根部(223)分别从所述插接槽(23)反向延伸并连接,构成缓冲槽(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自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电极(12)的长度大于所述插接槽(23)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自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12)包括安装部(121)和与所述安装部(121)垂直的插接部(122),所述安装部(121)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绝缘板(11),所述插接部(122)沿所述第一方向呈板状并垂直于所述第一绝缘板(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自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21)上覆盖有第一盖板(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自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板(21)上设有第二盖板(26),所述第二盖板(26)设有出线孔(2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自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30)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绝缘板(11)或所述第二绝缘板(21)固接于所述电动推杆的升降杆(31),所述升降杆(31)在垂直无人机场停机坪(1)方向升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机自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31)固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