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485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线端子,包括相互连接的绝缘外壳和解锁件,以及夹紧件,所述夹紧件位于所述绝缘外壳内部,所述夹紧件用于固定外部导线并与所述外部导线电连接,所述解锁件穿过所述绝缘外壳直接按压所述夹紧件以实现所述夹紧件的解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摒弃了通过杠杆原理撬动锁定解锁件的现有技术,将解锁的过程简化为直接按压的动作,操作舒适且简便省力;增大了夹紧件中的导电面积,能够适应接插0.5‑2.5平方的电线;硬导线直接插入连接,不需要其他任何多余步骤,能够实现硬导线的快速插接;导电部的铜片接触导线面积大,使电线通电后温升更低,接线导电效果更佳;接线端子组件少,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线端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尤其涉及一种无螺纹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目前的无螺纹接线端子的主要结构一般包括外壳、锁定解锁件和夹紧件,其中锁定解锁件用于启闭位于外壳内部的夹紧件,使得夹紧件开启时导线能够插入夹紧件并在夹紧件闭合时将导线保持在接线端子的外壳内部,从而实现导线的固定和多个导线之间的连接。锁定解锁件具有与外壳相配合的连接部,该连接部不仅用于将锁定解锁件与外壳连接,而且在启闭夹紧件时还能起到杠杆支点的作用。当抬起锁定解锁件的一端,通常是远离接线插口的一端,则在杠杆作用下,锁定解锁件的另一端会下压直至接触夹紧件,从而控制夹紧件的启闭。这样的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是,锁定解锁件需要一定长度的力臂才能通过杠杆作用向夹紧件施加外力,而通常,施力一端应当尽量占据锁定解锁件的大部分长度,或者说,施力时应当保证施力一端具有较大的力臂以产生较大的力矩,才能使受力端以较大的力量施加到夹紧件上。这种结构对锁定解锁件本身的刚性、稳定性及其与外壳之间的连接机构的加工精度、牢固度等参数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接线端子,包括相互连接的绝缘外壳(100,100’)和解锁件(200,200’),以及夹紧件(300),所述夹紧件(300)位于所述绝缘外壳(100,100’)内部,所述夹紧件(300)用于固定外部导线并与所述外部导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件(200,200’)穿过所述绝缘外壳(100,100’)直接按压所述夹紧件(300)以实现所述夹紧件(300)的解锁。/n

【技术特征摘要】
1.接线端子,包括相互连接的绝缘外壳(100,100’)和解锁件(200,200’),以及夹紧件(300),所述夹紧件(300)位于所述绝缘外壳(100,100’)内部,所述夹紧件(300)用于固定外部导线并与所述外部导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件(200,200’)穿过所述绝缘外壳(100,100’)直接按压所述夹紧件(300)以实现所述夹紧件(300)的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件(300)包括导电部(310)和夹持部(320),所述导电部(310)和夹持部(320)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件(300)至少包括1个所述导电部(310)和2个并排连接的所述夹持部(3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320)包括固定段(321)、折弯段(322)和夹持段(323),所述固定段(321)与夹持段(323)通过所述折弯段(322)连接并形成锐角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段(323)与所述导电部(310)配合夹紧所述导线的前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段(323)与导电部(310)相接触的边缘中部设有缺口(330)。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310)包括依次连接的接线段(311)、连接段(312)和底部(313),所述接线段(311)和底部(313)相互平行,所述连接段(312)分别与所述接线段(311)和底部(313)垂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100,100’)与解锁件(200,200’)可拆卸连接,且解锁件(200,200’)具有活动部(210),所述活动部(210)能够先穿过设置在绝缘外壳(100,100’)上的第一通孔(140)伸入绝缘外壳(100,100’)内部,并继续穿过设置在所述导电部(310)上的第二通孔(370)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淑玲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高超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