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471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料机,其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分度盘、转动连接于所述分度盘上的转盘、多个圆周阵列设置于所述转盘上的料筒;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上料斗、调节气缸和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且固定有压块,所述调节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且固定有毛刷;所述转盘转动时,所述料筒能依次经过上料斗、调节气缸和油缸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装配于分度盘上的转盘实现料筒的间隔循环运动,使得料筒内物料的上下料和加工互不干扰,有利于提高压料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料机
本技术涉及新材料加工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压料机。
技术介绍
目前,片剂物品越来越普遍,用到片剂物的领域不断扩大,市场对片剂物的需求逐年增加,而片剂物是用压料机将粉末或颗粒物通过高压模压制成的。压料机能将颗粒状、粉末状原料压制成各种形状的片剂,可用于大型生产行业,模具更换安装方便,操作简单易学。现有的压片机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五板压片机或三板压片机,无论哪种压片机,所得成型片体的出片方式都是成品片体与多余粉体在压片型腔模板的上端面被混合同步推出,然后再进行成型片体与粉体的分离步骤。上述压片机在加工时,上下料与加工的操作相互干扰,不利于提高压片机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压料机,其解决了现有压片机的上下料与加工的操作相互干扰的问题,具有提高压片机的加工效率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压料机,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分度盘、转动连接于所述分度盘上的转盘、多个圆周阵列设置于所述转盘上的料筒;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上料斗、调节气缸和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且固定有压块,所述调节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且固定有毛刷;所述转盘转动时,所述料筒能依次经过上料斗、调节气缸和油缸的正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工时,先经过上料斗向料筒内添加粉料,然后分度盘驱动转盘转动一定角度,使得该料筒转移至调节气缸下方,调节气缸驱动毛刷往复敲击料筒内的粉料,使得粉料均匀布置于料筒底部,然后该料筒转移至油缸下方,油缸带动压块下压粉料,料筒内的粉料被压成片剂,最后该料筒脱离油缸,取下料筒内的片剂,再重复上述步骤;在此过程中,利用装配于分度盘上的转盘实现料筒的间隔循环运动,使得料筒内物料的上下料和加工互不干扰,有利于提高压料机的工作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盘的轴向端面贯穿设置有下料槽,所述下料槽沿长度方向向外贯穿所述转盘,所述下料槽内滑动连接有用于遮挡料筒下端开口的滑板;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驱动座和下料气缸,所述驱动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滑板嵌接的驱动槽,所述驱动座受所述下料气缸驱动,以使所述滑板沿所述下料槽的开口滑移脱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料筒与加工完成的片剂转动至驱动座上方,此时对应的滑板与下料槽嵌接,然后下料气缸驱使滑板滑移脱离下料槽,使得料筒与下料槽连通,片剂通过下料槽脱离料筒,完成自动下料,最后下料气缸驱使滑板复位,继续下一循环,有利于提高压料机的工作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套设于所述转盘外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周壁贯穿设置有供所述驱动座穿设的调节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能避免不处于下料位的滑板脱离转盘,又便于下料位的滑板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布置于所述驱动座下方的下料斗,所述料筒内的物料穿过所述下料槽、下落至所述下料斗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收集下料的片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料筒设置有四个,所述机架上滑动连接有用于遮挡所述上料斗的下端开口的挡座,所述挡座受所述下料气缸驱动,以使所述上料斗选择性连通于其正下方的料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下料操作与下料操作同步,且便于控制上料量。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利用装配于分度盘上的转盘实现料筒的间隔循环运动,使得料筒内物料的上下料和加工互不干扰,有利于提高压料机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压料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度盘、转盘和料筒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下料气缸、转盘和料筒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1、机架;11、限位环;12、调节孔;2、分度盘;3、上料斗;4、调节气缸;41、毛刷;5、油缸;51、压块;6、转盘;61、下料槽;62、滑板;7、料筒;8、下料气缸;81、驱动座;811、驱动槽;82、挡座;9、下料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压料机,包括机架1、设置于机架1上的分度盘2、和布置于转盘6上方的上料斗3、调节气缸4和油缸5、转动连接于分度盘2上的转盘6、以及四个圆周阵列设置于转盘6上的料筒7。其中油缸5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且固定有压块51,调节气缸4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且固定有毛刷41。转盘6转动时,料筒7能依次经过上料斗3、调节气缸4和油缸5的正下方。利用装配于分度盘2上的转盘6实现料筒7的间隔循环运动,使得料筒7内物料的上下料和加工互不干扰。参照图2和图3,转盘6的轴向端面贯穿设置有下料槽61,下料槽61沿长度方向向外贯穿转盘6,下料槽61内滑动连接有用于遮挡料筒7下端开口的滑板62。机架1上设置有驱动座81和下料气缸8,驱动座8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滑板62嵌接的驱动槽811,驱动座81受下料气缸8驱动,以使滑板62沿下料槽61的开口滑移脱离。为了避免不处于下料位的滑板62脱离转盘6,又便于下料位的滑板62移动,机架1上设置有套设于转盘6外的限位环11,限位环11的周壁贯穿设置有供驱动座81穿设的调节孔12。为了收集下料的片剂,机架1上设置有布置于驱动座81下方的下料斗9,料筒7内的物料穿过下料槽61、下落至下料斗9内。另外,机架1上滑动连接有用于遮挡上料斗3的下端开口的挡座82,挡座82受下料气缸8驱动,以使上料斗3选择性连通于其正下方的料筒7。这种结构能使得下料操作与下料操作同步,且便于控制上料量。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S1先经过上料斗3向料筒7内添加粉料;S2然后分度盘2驱动转盘6转动45°,使得该料筒7转移至调节气缸4下方,调节气缸4驱动毛刷41往复敲击料筒7内的粉料,使得粉料均匀布置于料筒7底部;S3然后该料筒7转移至油缸5下方,油缸5带动压块51下压粉料,料筒7内的粉料被压成片剂;S4最后该料筒7脱离油缸5并转移至驱动座81处,此时对应的滑板62与下料槽61嵌接;S5下料气缸8驱使滑板62滑移脱离下料槽61、挡座82脱离下料斗9,使得装有片剂的料筒7与下料槽61连通、下料斗9与空的料筒7连通,片剂通过下料槽61脱离料筒7,完成自动下料,上料斗3向空的料筒7内添加粉料,最后下料气缸8驱使滑板62复位,完成不同料筒7的上下料;S6每个料筒7均重复上述步骤。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分度盘(2)、转动连接于所述分度盘(2)上的转盘(6)、多个圆周阵列设置于所述转盘(6)上的料筒(7);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上料斗(3)、调节气缸(4)和油缸(5),所述油缸(5)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且固定有压块(51),所述调节气缸(4)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且固定有毛刷(41);所述转盘(6)转动时,所述料筒(7)能依次经过上料斗(3)、调节气缸(4)和油缸(5)的正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分度盘(2)、转动连接于所述分度盘(2)上的转盘(6)、多个圆周阵列设置于所述转盘(6)上的料筒(7);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上料斗(3)、调节气缸(4)和油缸(5),所述油缸(5)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且固定有压块(51),所述调节气缸(4)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且固定有毛刷(41);所述转盘(6)转动时,所述料筒(7)能依次经过上料斗(3)、调节气缸(4)和油缸(5)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6)的轴向端面贯穿设置有下料槽(61),所述下料槽(61)沿长度方向向外贯穿所述转盘(6),所述下料槽(61)内滑动连接有用于遮挡料筒(7)下端开口的滑板(62);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驱动座(81)和下料气缸(8),所述驱动座(8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滑板(62)嵌接的驱动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传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固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