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碱金属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84570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碱金属离子电池电极制备方法中活性材料占比低、界面电流分布不均、大电流局部极化严重的问题,提供一种碱金属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利静电纺丝的高电压,将电极活性材料均匀封装在高分子聚合物中,巧妙的利用结构稳定剂和金属集流体的表面催化效应,将结合在金属集流体上的活性材料和高分子一体碳化成膜。该方法在不使用导电剂和粘接剂的情况下,在金属集流体上形成活性材料均匀镶嵌的互通的碳网络,同时在金属集流体形成电流缓冲层以均化界面电流分布,解决电池在大电流下的局部极化问题,提高了电池容量、电极材料活性、可逆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碱金属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碱金属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钠离子电池等可充放碱金属离子电池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随着用户端技术的发展,对电池比容量、比功率、成本、以及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发展高比容量(功率)、低成本、且绿色无污染的碱金属离子电池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的电池电极制备技术中,通常采用约30%的非活性材料作为粘结剂和导电剂,极大的限制了电池性能的提升。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6251976A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电极制备方法,该方法将活性材料和粘性有机物刮涂于集流体上,通过热处理形成一体化电极。该电极不使用粘结剂,大幅地提高活性材料的占比。但由于粘性有机物与活性材料为简单混合,活性材料在制备过程中易团聚以及在使用过程位点反应不均,从而导致活性物质利用率低和电极反应局部极化,最终影响电池性能和寿命。文献[Adv.Funct.Mater.2015,25,1082–1089]报道了“一种在铜箔上生长多层CoO纳米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水热法在铜箔集流体上直接生长多层次CoO纳米线,并直接用作电极。得益于其独特的形貌结构,电极在反应过程中有更多的电极/电解液界面、快速的Li+传输通道和缓冲空间。但因在铜箔上进行水热法制备电极的过程较为复杂,且电极活性材料载量较低,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应用。文献[EnergyStorageMaterials17(2019)1–11]报道了“一种静电纺丝仪制备自支撑SnS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SnCl2·2H2O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静电纺丝成膜,脱模后高温硫化制备得到自支撑一体化SnS电极。该电极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可逆性,但该电极不使用集流体,且碳骨架电化学阻抗较高、大电流局部极化严重,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上述方法所制备的电极电化学反应可逆性皆有较大提升,但上述电极制备无法消除界面电流分布不均、大电流局部极化严重的问题,难以满足电池快速充放的实际应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碱金属离子电池电极制备方法中活性材料占比低、界面电流分布不均、大电流局部极化严重的问题,提供一种碱金属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利静电纺丝的高电压,将电极活性材料均匀封装在高分子聚合物中,巧妙的利用结构稳定剂和金属集流体的表面催化效应,将结合在金属集流体上的活性材料和高分子一体碳化成膜。该方法在不使用导电剂和粘接剂的情况下,在金属集流体上形成活性材料均匀镶嵌的互通的碳网络,同时在金属集流体形成电流缓冲层以均化界面电流分布,解决电池在大电流下的局部极化问题,提高了电池容量、电极材料活性、可逆性和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碱金属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方法步骤包括(1)电极浆料制备按聚合物碳源︰电极活性材料质量比为1.4~2,称取聚合物碳源和电极活性材料;先将聚合物碳源溶解到溶剂中,在30~50摄氏度恒温油浴中搅拌3~6小时,形成浓度为0.1~0.25毫克/毫升的聚合物碳源溶液,然后将电极活性材料分散到上述聚合物碳源溶液中,继续在30~50摄氏度恒温油浴中搅拌3~9小时,制得活性材料浆液;按照正硅酸乙酯或钛酸四丁酯︰活性材料浆液体积比0.05~0.2︰1,量取正硅酸乙酯或钛酸四丁酯加入活性材料浆液,在30~50摄氏度恒温油浴搅拌3~6小时,制备获得电极浆料;所述聚合物碳源是分子量为130万~150万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量为20万~25万的聚乙烯醇、分子量为8万~12万的聚丙烯腈、分子量为3万~5万的聚苯醚、分子量为6.3万~10万的聚苯砜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所述有机混合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乙醇、水、丙酮或氮-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溶剂;所述电极活性材料为锡、锑金属单质、过渡金属锡、锑、铁、钴或镍等的氧化物,过渡金属碳酸盐或氯化物等作为电极活性材料,颗粒粒径尺寸为50纳米~1微米。(2)碱金属离子电池电极前驱体的制备先将金属集流体平铺于收集板上,用无水乙醇溶液清洗擦拭,去除表面油渍和杂质,再将步骤(1)所得的电极浆料在10~15kV电压、25~40摄氏度、相对湿度10%~25%条件下,静电喷涂在金属集流体上,获得电极前驱体;喷液速率为0.1~0.5毫升/小时;喷嘴与收集板距离为12~18厘米;喷嘴横向移动速度为5~10毫米/分钟,反复移动距离40~80厘米;每间隔15-20小时收集板纵向移动10~40厘米;所述金属集流体为铜箔、铝箔、钛箔或泡沫。(3)碱金属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将步骤(2)所得电极前驱体置于两块刚玉或石英板中间,施加5~30公斤力/平方米压力于电极前驱体上,在混合气氛下加热至500~700摄氏度保温时间为3~6小时,升温速率为2~5摄氏度/分钟,获得碱金属离子电池电极;所述混合气氛为氮气或氩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其中氮气或氩气的体积占比为80~99%,氢气为1~20%。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主要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利用静电压将活性材料分散于高分子聚合物溶液中,无需添加传统电极所需的粘结剂、导电剂,并热粘贴稳定于金属集流体上,极大的提高了电极活性材料的占比。(2)该方法形成了活性材料均匀镶嵌的互通的碳网络和电流缓冲层,解决电池在大电流下的局部极化问题,具有明显的能量密度优势,可以有效降低电极制备成本。(3)该方法相比于现有传统电极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环保经济,适用于大规模商业化生产。本专利技术方法可行性高,操作安全,生产成本低廉。采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电极可使电化学反应在快速充放电过程中均匀地进行,避免了活性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不均一的反应速率从而产生极化反应,具有更强的可逆性和快速充电能力。用本专利技术制造的碱金属离子电池电极,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各种航天器,便携式电子设备,如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电动玩具等。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空心金属氧化物二氧化锡(SnO2)的SEM和TEM。图2为实施例1制得的空心金属氧化物二氧化锡(SnO2)和碱金属离子电极In-SnO2@NC的XRD。图3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金属氧化物二氧化锡(SnO2)和碱金属离子电极In-SnO2@NC的恒电流充放电曲线(GCD)。图4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碱金属离子电极In-SnO2@NC的倍率性能结果。图5为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碱金属离子电极In-Co3O4@NC的倍率性能结果。图6为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碱金属离子电极In-Sn@NC的倍率性能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1)电极浆料制备常温下,按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量130万)︰平均粒径为400纳米的SnO2质量比为1.4,称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SnO2;先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到N-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碱金属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方法步骤包括/n其特征在于:/n(1)电极浆料制备/n按聚合物碳源︰电极活性材料质量比为1.4~2,称取聚合物碳源和电极活性材料;先将聚合物碳源溶解到溶剂中,在30~50摄氏度恒温油浴中搅拌3~6小时,形成浓度为0.1~0.25毫克/毫升的聚合物碳源溶液,然后将电极活性材料分散到上述聚合物碳源溶液中,继续在30~50摄氏度恒温油浴中搅拌3~9小时,制得活性材料浆液;按照正硅酸乙酯或钛酸四丁酯︰活性材料浆液体积比0.05~0.2︰1,量取正硅酸乙酯或钛酸四丁酯加入活性材料浆液,在30~50摄氏度恒温油浴搅拌3~6小时,制备获得电极浆料;/n所述聚合物碳源是分子量为130万~150万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量为20万~25万的聚乙烯醇、分子量为8万~12万的聚丙烯腈、分子量为3万~5万的聚苯醚、分子量为6.3万~10万的聚苯砜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n所述有机混合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乙醇、水、丙酮或氮-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溶剂;/n所述电极活性材料为锡、锑金属单质、过渡金属锡、锑、铁、钴或镍等的氧化物,过渡金属碳酸盐或氯化物等作为电极活性材料,颗粒粒径尺寸为50纳米~1微米;/n(2)碱金属离子电池电极前驱体的制备/n先将金属集流体平铺于收集板上,用无水乙醇溶液清洗擦拭,去除表面油渍和杂质,再将步骤(1)所得的电极浆料在10~15kV电压、25~40摄氏度、相对湿度10%~25%条件下,静电喷涂在金属集流体上,获得电极前驱体;喷液速率为0.1~0.5毫升/小时;喷嘴与收集板距离为12~18厘米;喷嘴横向移动速度为5~10毫米/分钟,反复移动距离40~80厘米;每间隔15-20小时收集板纵向移动10~40厘米;/n所述金属集流体为铜箔、铝箔、钛箔或泡沫;/n(3)碱金属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n将步骤(2)所得电极前驱体置于两块刚玉或石英板中间,施加5~30公斤力/平方米压力于电极前驱体上,在混合气氛下加热至500~700摄氏度保温时间为3~6小时,升温速率为2~5摄氏度/分钟,获得碱金属离子电池电极;/n所述混合气氛为氮气或氩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其中氮气或氩气的体积占比为80~99%,氢气为1~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碱金属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方法步骤包括
其特征在于:
(1)电极浆料制备
按聚合物碳源︰电极活性材料质量比为1.4~2,称取聚合物碳源和电极活性材料;先将聚合物碳源溶解到溶剂中,在30~50摄氏度恒温油浴中搅拌3~6小时,形成浓度为0.1~0.25毫克/毫升的聚合物碳源溶液,然后将电极活性材料分散到上述聚合物碳源溶液中,继续在30~50摄氏度恒温油浴中搅拌3~9小时,制得活性材料浆液;按照正硅酸乙酯或钛酸四丁酯︰活性材料浆液体积比0.05~0.2︰1,量取正硅酸乙酯或钛酸四丁酯加入活性材料浆液,在30~50摄氏度恒温油浴搅拌3~6小时,制备获得电极浆料;
所述聚合物碳源是分子量为130万~150万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量为20万~25万的聚乙烯醇、分子量为8万~12万的聚丙烯腈、分子量为3万~5万的聚苯醚、分子量为6.3万~10万的聚苯砜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所述有机混合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乙醇、水、丙酮或氮-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溶剂;
所述电极活性材料为锡、锑金属单质、过渡金属锡、锑、铁、钴或镍等的氧化物,过渡金属碳酸盐或氯化物等作为电极活性材料,颗粒粒径尺寸为50纳米~1微米;
(2)碱金属离子电池电极前驱体的制备
先将金属集流体平铺于收集板上,用无水乙醇溶液清洗擦拭,去除表面油渍和杂质,再将步骤(1)所得的电极浆料在10~15kV电压、25~40摄氏度、相对湿度10%~25%条件下,静电喷涂在金属集流体上,获得电极前驱体;喷液速率为0.1~0.5毫升/小时;喷嘴与收集板距离为12~18厘米;喷嘴横向移动速度为5~10毫米/分钟,反复移动距离40~80厘米;每间隔15-20小时收集板纵向移动10~40厘米;
所述金属集流体为铜箔、铝箔、钛箔或泡沫;
(3)碱金属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
将步骤(2)所得电极前驱体置于两块刚玉或石英板中间,施加5~30公斤力/平方米压力于电极前驱体上,在混合气氛下加热至500~700摄氏度保温时间为3~6小时,升温速率为2~5摄氏度/分钟,获得碱金属离子电池电极;
所述混合气氛为氮气或氩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其中氮气或氩气的体积占比为80~99%,氢气为1~2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碱金属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的步骤(1)~(3):
(1)电极浆料制备
常温下,按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量130万)︰平均粒径为400纳米的SnO2质量比为1.4,称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SnO2;先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到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在40摄氏度恒温油浴中搅拌3小时,形成浓度为0.14毫克/毫升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然后将SnO2分散到上述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中,继续在40摄氏度恒温油浴中搅拌6小时,制得活性材料浆液;按照正硅酸乙酯︰活性材料浆液体积比0.16︰1,量取正硅酸乙酯加入活性材料浆液,在40摄氏度恒温油浴搅拌3小时,制备获得到电极浆料;
(2)碱金属离子电池电极前驱体的制备
先将金属集流体平铺于收集板上,用无水乙醇溶液清洗擦拭,去除表面油渍和杂质,再将步骤(1)所得的电极浆料在15kV电压、40摄氏度、相对湿度10%的条件下,静电喷涂在金属集流体上,获得到电极前驱体;喷液速率为0.3毫升/小时;喷嘴与收集板距离为15厘米;喷嘴横向移动速度为5毫米/分钟,反复移动距离40厘米;每间隔20小时收集板纵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炜鲁冰魏子栋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