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取出层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取出层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如今,具有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已在各领域中广泛应用。显示面板中发光部件发出的光线需要经过多个膜层后进入外部环境(例如空气),然而这些膜层之间存在折射率差异且这些膜层与空气之间存在折射率差异,使得部分光线在这些膜层中发生反射而造成光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取出层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能够减少光损失,提高出光效率。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取出层,包括:衬底;图案化的第一界定层,设置于衬底,第一界定层包括在平行于衬底的平面内分布的多个第一凹槽;介质单元,至少填充于第一凹槽内且具有背向衬底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包括曲面;平坦化层,设置于第一界定层背向衬底一侧的表面并覆盖第一表面;介质单元的折射率小于平坦化层的折射率。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显示层,设置于基板且具有背向基板的出光面,显示层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子像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取出层,其特征在于,包括:/n衬底;/n图案化的第一界定层,设置于所述衬底,所述第一界定层包括在平行于所述衬底的平面内分布的多个第一凹槽;/n介质单元,至少填充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具有背向所述衬底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曲面;/n平坦化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界定层背向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并覆盖所述第一表面;/n所述介质单元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平坦化层的折射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取出层,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
图案化的第一界定层,设置于所述衬底,所述第一界定层包括在平行于所述衬底的平面内分布的多个第一凹槽;
介质单元,至少填充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具有背向所述衬底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曲面;
平坦化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界定层背向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并覆盖所述第一表面;
所述介质单元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平坦化层的折射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取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单元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界定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一界定层小于所述平坦化层的折射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取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单元为流体,且所述介质单元的折射率为1.0至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取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界定层还包括位于相邻所述第一凹槽之间的镂空区域,所述平坦化层填充于所述镂空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取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为贯穿所述第一界定层的镂空结构,所述第一界定层包括多个挡墙,各所述挡墙围绕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且相邻所述挡墙之间通过所述镂空区域间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取出层,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衬底且过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线的截面内,所述挡墙的形状呈腰为弧线的倒梯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取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在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凹槽在过自身中心线上的横截面形状为正梯形、倒梯形、矩形及曲边梯形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取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中的曲面为球面、抛物面、双曲面及椭球面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取出层,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衬底且过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线的截面内,所述第一表面背向所述衬底凸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取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具有疏水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取出层,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衬底且过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线的截面内,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衬底凹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取出层,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雨,于泉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