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悬浮场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8410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声悬浮场测量装置,技术特征在于:在激光器发出的光路中设置形成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的分束镜;在第一光束的光路中,依次设置扩束装置和全反射镜,待测超声场位于光路中设置在扩束装置和全反射镜之间,在扩束装置与待测超声场之间设置一个将物光反射到与第一光束方向垂直的另外一侧的半透半反镜;在第二光束的光路中,设置一个将光束变为平行参考光的扩束装置;在与半透半反镜平行位置处设置一个将物光和参考光形成的干涉光的凸透镜,以及记录数字全息图的面阵CCD1。本测量装置运用倍增光路,从而可以探测声场扰动使空气产生的微小折射率变化造成的干涉条纹分布,使测量结果更加直观、精确。(*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超声悬浮场测量装置,利用数字全息技术实现超声悬浮场的
技术介绍
由于超声悬浮场是声波在空气中形成的驻波场,不能直接用眼睛或视频装置接收, 加上探测过程不能干扰声场,使得常规探测仪器无法使用。又由于引入测量器件后,会对声悬浮场产生影响且难于实现全场测量。所以,到FI前为止,对超声悬浮场的研 究工作多集中于声悬浮理论的数值计算。西北工业大学张琳等人用传统光学全息方法 首次对声悬浮场分布进行了测量(张琳,李恩普,冯伟,洪振宇,解文军,马仰华, 声悬浮过程的激光全息干涉研究,物理学报,54(5)(2005))。不过,由于其方法的局限 性,测量结果比较粗糙,该方法以全息千板作为记录介质,需要经过复杂的物理和湿 化学处理过程,记录的信息和记录效果极易受到人为操作的影响,而且信息处理手段 有限,不能解调出干涉场的相位信息;随后,张琳等人(张琳,声悬浮过程的激光今 息干涉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工业大学,(2005)进一步应用数字全息方法并采用 双共聚焦光路对超声悬浮场进行了测量,由于其光路结构的限制,测量弱相位场的灵 敏度低,且测量范围固定不可调,测量过程较复杂,难以做到定量分析。'总之,由于超声悬浮场在弱相位场测量过程中灵敏度低,所以现有的侧量测量过 程较复杂,且测量范围固定不可调。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出一种超声悬浮场测量装置,可以 克服超声悬浮场在弱相位场测量过程中灵敏度低,且测量范围固定不可调,测量过程 较复杂的问题。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在于装置包括激光器ll,衰减器12,全反射镜3、 7、10,分束装置5,扩束装置6,半透半反镜4、 9,凸透镜2和面阵CCD1;在激光器 11发出的光路中设置衰减器12和改变光路方向的全反射镜7,之后设置扩束装置6 和形成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的分束装置5;在第一光束的光路中,依次为待测超声场 和全反射镜3,在扩束装置5与待测超声场之间设置一个将物光反射到与第一光束方 向垂直的另外一侧的半透半反镜(4);在第二光束的光路中,设置一个全反射镜10 和半透半反镜9;在两束光以一定倾角发生千涉后形成的光路中,依次设置将干涉图样成像的凸透镜2和记录数字全息图的面阵CCD1 。所述的分束镜5的透反比为7:3。所述的扩束装置6为扩束镜,或透镜组。所述的线阵CCD1为一面阵列分布的电荷耦合器件。有益效果相比现有技术的优越性在于(1)由于在利用本测量装置对超声场进行测量的过 程中没有仪器探头等扰动流场,光束通过待测超声悬浮场后并不对其造成干扰,从而 避免由此而产生误差;(2)由于光线的无惯性,本测量装置可用来研究超声场的瞬态 过程,实现其瞬时记录;(3)本测量装置运用倍增光路,从而可以探测声场扰动使空 气产生的微小折射率变化造成的干涉条纹分布,使测量结果更加直观、精确。附图说明图l:测量装置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l-面阵CCD; 2-凸透镜;3-全反射镜;4-半透半反镜;5-分束镜;6-扩束准直器; 7-全反射镜;8-计算机;9-半透半反镜;10-全反射镜;ll-气体激光器;12-衰减器;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图所示测量装置包括气体激光器ll、衰减器12、全反射镜3、 7、 10,分束镜5、扩束准直器6、半透半反镜4、 9,凸透镜2和面阵CCD 1,以及包含于其 中的待测超声场A。衰减器12为可调通光衰减器,其设置在气体激光器11所发出光束的光路上,为 了使成在CCD上的像不至于过亮,起到衰减光强的作用。全反射镜7将衰减后的光反 射至扩束准直器6扩束并准直后成平行光,然后由分束镜5,透反比为7: 3;将该光束分成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第一光束穿过超声悬浮场A后被全反射镜3沿原路返回, 再由半透半反镜4反射,透过半透半反镜9后被述凸透镜2成像在面阵CCD1上。其 中,待测超声悬浮场A为一透明状态的透射型场。第二束光被全反射镜10和半透半反镜9反射,凋整夹角形成干涉区域,经凸透镜 2成像在CCD 1上。调节凸透镜2和CCD1与待测超声悬浮场A三者之间的距离,使待测超声悬浮场 A经过凸透镜2后清晰成像在CCD1上。在CCD1记录范围内调节第一、二光束之间 的夹角,使得记录图像频谱可以分离,然后分别拍摄不加超声悬浮场和加超声悬浮场 两种情况下的数字全息干涉图,最后,将两种情况的数字仝息图由计算机13通过快速 傅里叶变换算法和数字图像处理等手段进行数值重构,即可以获得声悬浮场的数字全 息再现像。本实施方式采用先扩束准直,再分光,节省了光学器件的同时也减少了测 量误差。权利要求1.一种超声悬浮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激光器(11),衰减器(12),全反射镜(3)、(7)、(10),分束装置(5),扩束装置(6),半透半反镜(4)、(9),凸透镜(2)和面阵CCD(1);在激光器(11)发出的光路中设置衰减器(12)和改变光路方向的全反射镜(7),之后设置扩束装置(6)和形成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的分束装置(5);在第一光束的光路中,依次为待测超声场和全反射镜(3),在扩束装置(5)与待测超声场之间设置一个将物光反射到与第一光束方向垂直的另外一侧的半透半反镜(4);在第二光束的光路中,设置一个全反射镜(10)和半透半反镜(9);在两束光以一定倾角发生干涉后形成的光路中,依次设置将干涉图样成像的凸透镜(2)和记录数字全息图的面阵CCD(1)。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超声悬浮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束装置(5) 的透反比为7:3。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超声悬浮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束装置(6) 为扩束镜,或透镜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超声悬浮场测量装置,技术特征在于在激光器发出的光路中设置形成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的分束镜;在第一光束的光路中,依次设置扩束装置和全反射镜,待测超声场位于光路中设置在扩束装置和全反射镜之间,在扩束装置与待测超声场之间设置一个将物光反射到与第一光束方向垂直的另外一侧的半透半反镜;在第二光束的光路中,设置一个将光束变为平行参考光的扩束装置;在与半透半反镜平行位置处设置一个将物光和参考光形成的干涉光的凸透镜,以及记录数字全息图的面阵CCD1。本测量装置运用倍增光路,从而可以探测声场扰动使空气产生的微小折射率变化造成的干涉条纹分布,使测量结果更加直观、精确。文档编号G01H9/00GK201181238SQ200720311338公开日2009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1日专利技术者李恩普, 赵建林, 邸江磊, 郑普超 申请人:西北工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声悬浮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激光器(11),衰减器(12),全反射镜(3)、(7)、(10),分束装置(5),扩束装置(6),半透半反镜(4)、(9),凸透镜(2)和面阵CCD(1);在激光器(11)发出的光路中设置衰减器(12)和改变光路方向的全反射镜(7),之后设置扩束装置(6)和形成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的分束装置(5);在第一光束的光路中,依次为待测超声场和全反射镜(3),在扩束装置(5)与待测超声场之间设置一个将物光反射到与第一光束方向垂直的另外一侧的半透半反镜(4);在第二光束的光路中,设置一个全反射镜(10)和半透半反镜(9);在两束光以一定倾角发生干涉后形成的光路中,依次设置将干涉图样成像的凸透镜(2)和记录数字全息图的面阵CCD(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恩普赵建林郑普超邸江磊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