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隐蔽移动结构的幼教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181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隐蔽移动结构的幼教机器人,包括机身、底座和电机,所述机身的底端设置有底座,且底座内部均等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内部皆焊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另一端皆固定在移动块上,所述移动块套接在丝杆上,且丝杆的顶端连接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丝杆的上下两端皆通过轴承连接在底座的内侧壁上,所述电机固定在底座顶端,所述机身前侧右上部设置有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装置具备隐蔽移动结构的机构,提高幼教机器人使用安全性,避免幼儿直接碰触到滚轮,杜绝滚轮摩擦幼儿手指的问题,提高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提高了防护板的实用性,使得隐蔽结构使用时更加稳定,进一步提供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隐蔽移动结构的幼教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幼教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具有隐蔽移动结构的幼教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行业的机器人的应用逐步广泛,为了提高幼儿教育的趣味性和针对性,幼教机器人应势而出,幼教机器人也随之逐步完善,基本满足人们的需求,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中国专利授权号公告号为CN201621291596.6,的一种服务机器人用全方位移动机构,其底部具有一个全方位移动机构,全方位移动机构通过智能机器人控制移动,全方位移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机身底部的主板主板呈三角形,其三个角均叠加设置一块转动板,转动板的底部均安装有一个移动用的万向支撑轮,而且其具有一个全方位的移动机构,能够实现各个方位的快速移动,没有任何障碍,平稳性高,结构简单,且具有缓冲防摔倒的功能,但其移动滚轮暴露在外,使得机器人在使用时,幼儿可能会因为好奇触摸滚轮,导致滚轮摩擦幼儿手指,容易造成安全隐患,部分幼教机器人的万向轮隐藏在机身内部,但其万向轮固定隐藏在防护机构内,由于万向轮磨损较大,容易发生损坏,需要及时维修或更换,其固定在防护隐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隐蔽移动结构的幼教机器人,包括机身(1)、底座(2)和电机(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的底端设置有底座(2),且底座(2)内部均等设置有防护板(3),所述防护板(3)内部皆焊接有连接杆(4),且连接杆(4)的另一端皆固定在移动块(5)上,所述移动块(5)套接在丝杆(6)上,且丝杆(6)的顶端连接在电机(7)的输出端上,所述丝杆(6)的上下两端皆通过轴承连接在底座(2)的内侧壁上,所述电机(7)固定在底座(2)顶端,所述机身(1)前侧右上部设置有开关(10),所述开关(10)外侧的机身(1)上开设有放置腔(11),所述开关(10)前侧的放置腔(11)内对称设置有移动板(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隐蔽移动结构的幼教机器人,包括机身(1)、底座(2)和电机(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的底端设置有底座(2),且底座(2)内部均等设置有防护板(3),所述防护板(3)内部皆焊接有连接杆(4),且连接杆(4)的另一端皆固定在移动块(5)上,所述移动块(5)套接在丝杆(6)上,且丝杆(6)的顶端连接在电机(7)的输出端上,所述丝杆(6)的上下两端皆通过轴承连接在底座(2)的内侧壁上,所述电机(7)固定在底座(2)顶端,所述机身(1)前侧右上部设置有开关(10),所述开关(10)外侧的机身(1)上开设有放置腔(11),所述开关(10)前侧的放置腔(11)内对称设置有移动板(12),且移动板(12)的上下两端皆固定有第二滑块(14),所述放置腔(11)内部皆开设有与第二滑块(14)配合的第二滑槽(13),且第二滑槽(13)与第二滑块(14)的侧壁上皆固定有弹簧(15),所述移动板(12)的前侧皆固定有转轴(16),且转轴(16)内部皆套接有转动杆(17),左侧所述转动杆(17)外侧固定有第一卡环(18),右侧所述转动杆(17)外侧固定有第二卡环(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隐蔽移动结构的幼教机器人,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业仇飞鲍明文刘海兵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晓庄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