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化多因子网络的电源点接入线路优化方法和技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网架建设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智能化多因子网络的电源点接入线路优化方法和技术系统。
技术介绍
在配电网网架建设滞后的大背景下,配电不停电作业是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最直接技术手段。配电带电作业是供电局的核心技术,在保供电、运维检修、基建工程、用户安装工程中,带电作业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由于城市道路网络、现场环境的复杂性,电源点接入线路优化一直是个困扰工程人员的难题,由于经验选择简单粗放,无法综合考虑各种因子包括道路网络结构,道路条件,交通限制等条件,常常造成极高施工难度,甚至引发新的公共安全问题、扰民、甚至道路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化多因子网络的电源点接入线路优化方法和技术系统,实现了不停电作业施工路径自动规划,解决了车辆入场评估的难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化多因子网络的电源点接入线路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多因子网络的电源点接入线路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用户确定停电点,首先利用GIS空间位置查询搜索停电位置附近的多个电源点;/n步骤二,判断是否有附近可用电源点;/n如果没有,根据道路信息,包括道路级别和道路宽度,确定供电车到停电点的最近可停靠位置的路线规划,并计算可停靠位置与停电点位置的距离;/n如果有可用电源点,系统给出各电源点各自到终点的多种不同路径方案;/n步骤三,有可用电源点时,根据多种不同路径方案,用户可查看和选择不同的路线规划的影响因子,MO-Dijk路径优化算法将动态生成规划线路,并根据系统计算得到的多个优化路线及长度信息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智能化多因子网络的电源点接入线路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户确定停电点,首先利用GIS空间位置查询搜索停电位置附近的多个电源点;
步骤二,判断是否有附近可用电源点;
如果没有,根据道路信息,包括道路级别和道路宽度,确定供电车到停电点的最近可停靠位置的路线规划,并计算可停靠位置与停电点位置的距离;
如果有可用电源点,系统给出各电源点各自到终点的多种不同路径方案;
步骤三,有可用电源点时,根据多种不同路径方案,用户可查看和选择不同的路线规划的影响因子,MO-Dijk路径优化算法将动态生成规划线路,并根据系统计算得到的多个优化路线及长度信息,确定最终的布线线路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多因子网络的电源点接入线路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路径优化算法的影响因子包括路径长度及施工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多因子网络的电源点接入线路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O-Dijk路径优化算法的影响因子还包括布线马路道路穿越次数,道路拥堵情况,道路宽度等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多因子网络的电源点接入线路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点为规划路径后的规划路线起点。
技术研发人员:蔡晓军,杨帆,谢佩熹,李伟新,蔡俊宇,廖志华,孟瑞,陈宇宏,彭伟,林月庆,陈绳酉,李琦,陈坰烽,潘小山,陈志勇,张世国,姚启才,蔡家祥,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亿力吉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集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