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变散热器排气阀渗油处理专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132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变散热器排气阀渗油处理专用工具,包括套筒操作杆、防护罩、固定件和密封圈操作杆,所述防护罩的侧壁上设有透明有机玻璃,防护罩的上端连有套筒操作杆,所述套筒操作杆的下端设有套筒,所述套筒设于防护罩内,套筒操作杆与防护罩之间密封连接,所述防护罩的侧壁上密封连有密封圈操作杆,所述防护罩的下端密封连有防护罩底板,所述防护罩底板上设有用于固定的固定件,所述防护罩底板上设有与防护罩连通的配合孔。该装置实现了安全高效地更换排气阀密封圈,全方位的密封能保证变压器油在更换过程中损耗降到极低,且不会污染工作环境,防止更换过程中零部件掉落,增加了安全性,借助该工具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变散热器排气阀渗油处理专用工具
本技术涉及电力工具
,具体为一种主变散热器排气阀渗油处理专用工具。
技术介绍
变压器是变电站的主要设备,由于密封圈热胀冷缩、胶圈老化等情况,会出现主变散热器排通排气阀渗漏油的缺陷,而因套管底座高或储油箱阀门关合不紧,消缺时会造成大量变压器油泄露,严重时需要重新补油和滤油,增加了停电时间及生产成本。传统消缺模式由于变压器油污染工作场地,容易造成高空坠落的情况,作业风险高、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主变散热器排气阀渗油处理专用工具,实现了安全高效地更换排气阀密封圈,全方位的密封能保证变压器油在更换过程中损耗降到极低,且不会污染工作环境,防止更换过程中零部件掉落,增加了安全性,借助该工具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该装置通用性强,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成本低、通用性强、易于推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主变散热器排气阀渗油处理专用工具,包括套筒操作杆、防护罩、固定件和密封圈操作杆,所述防护罩的侧壁上设有透明有机玻璃,防护罩的上端连有套筒操作杆,所述套筒操作杆的下端设有套筒,所述套筒设于防护罩内,套筒操作杆与防护罩之间密封连接,所述防护罩的侧壁上密封连有密封圈操作杆,所述防护罩的下端密封连有防护罩底板,所述防护罩底板上设有用于固定的固定件,所述防护罩底板上设有与防护罩连通的配合孔。优选的,所述套筒操作杆与防护罩之间设有第二操作杆密封圈。优选的,所述密封圈操作杆的数量为两根,密封圈操作杆与防护罩之间设有第一操作杆密封圈。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为U型螺栓,所述U型螺栓通过螺母与防护罩底座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卡板,所述卡板与防护罩底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护罩与透明有机玻璃之间设有密封垫。优选的,所述防护罩与防护罩底板之间螺栓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实现了安全高效地更换排气阀密封圈,全方位的密封能保证变压器油在更换过程中损耗降到极低,且不会污染工作环境,防止更换过程中零部件掉落,增加了安全性,借助该工具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该装置通用性强,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成本低、通用性强、易于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防护罩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使用流程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套筒操作杆;2-防护罩;3-排油阀;4-第一操作杆密封圈;5-防护罩底座;501-配合孔;6-固定件;601-卡板;7-第二操作杆密封圈;8-透明有机玻璃;9-密封垫;10-套筒;11-密封圈操作杆;12-旧密封圈;13-新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主变散热器排气阀渗油处理专用工具,包括套筒操作杆1、防护罩2、固定件6和密封圈操作杆11,所述防护罩2的侧壁上设有透明有机玻璃8,防护罩2的上端连有套筒操作杆1,所述套筒操作杆1的下端设有套筒10,所述套筒设于防护罩2内,套筒操作杆1与防护罩2之间密封连接,所述防护罩2的侧壁上密封连有密封圈操作杆11,所述防护罩2的下端密封连有防护罩2底板,所述防护罩2底板上设有用于固定的固定件6,如图2所示,所述防护罩2底板上设有与防护罩2连通的配合孔501。具体措施为:所述套筒操作杆1与防护罩2之间设有第二操作杆密封圈7。为了增加操作的便利性,所述密封圈操作杆11的数量为两根,密封圈操作杆11与防护罩2之间设有第一操作杆密封圈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6为U型螺栓,所述U型螺栓通过螺母与防护罩底座5连接。所述防护罩2与透明有机玻璃8之间设有密封垫9。所述防护罩2与防护罩2底板之间螺栓连接。具体使用过程为:如图3所示,防护罩2与防护罩底座5密封连接之前向将新的密封圈放入防护罩2内,然后通过配合孔501,将防护罩2套在散热器排气阀上,并将防护罩底座5与排气阀之间装有密封垫9,将U行螺栓套在散热器连通管上并与防护罩底座5连接固定,透过透明有机玻璃8,操作套筒操作杆1,将排油阀3或排气阀的螺丝旋出,操作密封圈操作杆11,将旧密封圈12从螺丝上取下,此时会有少量的变压器油液进入防护罩2内,然后通过密封圈操作杆11将新密封圈13移动到排油阀3或排气阀中,通过套筒操作杆1将螺丝拧入并拧紧,拆除专用工具,打开防护罩2清理变压器油。通过密封垫9与防护罩2卡紧的设计形式,使更换过程中变压器油的损耗保证在极低的范围内,且不会污染工作环境;通过设置密封圈操作杆11、套筒操作杆1,实现快速完好地更换损坏的密封圈;设置设置透明的观察窗,能观察和控制整个装置的工作流程,提高便利性。该装置实现了安全高效地更换排气阀密封圈,全方位的密封能保证变压器油在更换过程中损耗降到极低,且不会污染工作环境,防止更换过程中零部件掉落,增加了安全性,借助该工具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该装置通用性强,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成本低、通用性强、易于推广。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6与实施例一不同,所述固定件6包括卡板601,所述卡板601与防护罩2底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当处理方型油管排气阀(排油阀3),通过长螺栓将防护罩2底板与卡板601之间连接固定即可,其余操作与实施例一相同。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变散热器排气阀渗油处理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操作杆、防护罩、固定件和密封圈操作杆,所述防护罩的侧壁上设有透明有机玻璃,防护罩的上端连有套筒操作杆,所述套筒操作杆的下端设有套筒,所述套筒设于防护罩内,套筒操作杆与防护罩之间密封连接,所述防护罩的侧壁上密封连有密封圈操作杆,所述防护罩的下端密封连有防护罩底板,所述防护罩底板上设有用于固定的固定件,所述防护罩底板上设有与防护罩连通的配合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变散热器排气阀渗油处理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操作杆、防护罩、固定件和密封圈操作杆,所述防护罩的侧壁上设有透明有机玻璃,防护罩的上端连有套筒操作杆,所述套筒操作杆的下端设有套筒,所述套筒设于防护罩内,套筒操作杆与防护罩之间密封连接,所述防护罩的侧壁上密封连有密封圈操作杆,所述防护罩的下端密封连有防护罩底板,所述防护罩底板上设有用于固定的固定件,所述防护罩底板上设有与防护罩连通的配合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变散热器排气阀渗油处理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操作杆与防护罩之间设有第二操作杆密封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变散热器排气阀渗油处理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柏林赖家文李维立黎作明曾刚黎阳羊鲁承才温伟光吴昆泰李川陈尚选冯映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