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供电,尤其涉及一种供电系统和供电方法。
技术介绍
1、电网供电系统是由变电、输电、配电各个部分组成的整体,主要任务是输送与分配电能。
2、目前,电网供电系统为用户提供电能,在电能传输过程中,通常采用交流传输的方式,导致传输损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供电系统和供电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能传输损耗较大的问题。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供电系统,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光伏模块和储能模块;
3、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设置于电网侧,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交流/直流逆变器,所述交流/直流逆变器用于将电网侧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4、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通过直流线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直流/交流逆变器,所述直流/交流逆变器用于将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为用户供电;
5、所述光伏模块连接在所述直流线路上,所述储能模块连接在所述直流线路上,所述光伏模块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光伏模块和储能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模块的容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将所述储能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所述储能模块的容量不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光伏模块的输出功率大于第二预设值时,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将所述光伏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所述光伏模块的输出功率不大于第二预设值时,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锁相单元、第一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光伏模块和储能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模块的容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将所述储能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所述储能模块的容量不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光伏模块的输出功率大于第二预设值时,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将所述光伏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所述光伏模块的输出功率不大于第二预设值时,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锁相单元、第一调节单元、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一整流单元,所述第一锁相单元的输入端接入所述交流电,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锁相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整流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整流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直流线路连接,所述第一锁相单元用于对所述交流电进行采样,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锁相单元输出的第一采样信号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第一驱动信号,所述第一整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输出所述直流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脉宽调制单元,所述第一脉宽调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脉宽调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一脉宽调制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进行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锁相单元、第二调节单元、第二驱动单元和第二整流单元,所述第二锁相单元的输入端接入所述直流电,所述第二调节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锁相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单元的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红梅,卢山峰,郑宇,刘昌,黄育平,戴志伟,江健健,张跃,谢伟东,尹仕豪,陈耀廷,许晓春,宋友文,王刚,姚鹏,韦园清,汤正宇,郑岳,曾丽丽,林丽红,李柯睿,袁昊哲,许迪宇,杨静琪,沈鑫皓,卢验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