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空接线杆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7753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空接线杆的装置,包括调节单元、壳体单元和支撑单元,壳体单元将调节单元包裹在内,支撑单元设置于壳体单元下方。调节单元控制高空接线杆的旋转和升降,支撑单元支撑整个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高空接线杆的装置配合使用的接线杆,包括搭接单元、夹头单元、接头单元和导线固定单元,夹头单元设置于所述搭接单元的顶端,接头单元设置于所述搭接单元的底端。搭接单元用于增加整个装置的长度,夹头单元夹紧在需测试装置的接线端上,接头单元与测试器连接进行测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装置高空接线杆结构简单,能灵活加长变短,安装便捷且便于收放运输,通过与其配合使用的高空接线杆装置可以实现将高空接线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空接线杆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设备检测
,特别是一种高空接线杆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较大的有TD-1168型高空接线钳,该技术能够进行高空接线,可选择任何可夹持的位置进行测试,并能够适应不同角度的接线需要。缺点是:1、试验线与钳口接触部位在高空接线时受力较大,受力方向复杂,容易磨损折断。造成测试数据异常,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时间;2、高空接线时,试验线悬挂在空中,在强风作用下容易来回移动,容易误碰其他设备;3、在接线钳携带与存放时,需要将测试线取下,单独存放,十分不便于运输携带;4、每次接线前,需要将测试线接回钳口,造成重复性操作,影响工作效率;5、每次在进行测试时,需要将接线杆挂在需测试装置的接线端上时,需要人举着接线杆进行搭接,人手臂会非常劳累。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空接线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调节单元(100),包括升降件(101),以及与所述升降件(101)配合的旋转件(102),所述升降件(101)包括第一蜗杆(101a)、设置于所述第一蜗杆(101a)一端的第一手柄(101b),以及与所述第一蜗杆(101a)配合的涡轮(101c),所述旋转件(102)包括与所述第一蜗杆(101a)旋转配合的涡轮转轴(102a)、与所述涡轮转轴(102a)配合的第二蜗杆(102b)、设置于所述第二蜗(102b)一端的第二手柄(102c),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一蜗杆(101a)旋转配合并且另一端与所述涡轮转轴(102a)固定配合的固定件(102d),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空接线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节单元(100),包括升降件(101),以及与所述升降件(101)配合的旋转件(102),所述升降件(101)包括第一蜗杆(101a)、设置于所述第一蜗杆(101a)一端的第一手柄(101b),以及与所述第一蜗杆(101a)配合的涡轮(101c),所述旋转件(102)包括与所述第一蜗杆(101a)旋转配合的涡轮转轴(102a)、与所述涡轮转轴(102a)配合的第二蜗杆(102b)、设置于所述第二蜗(102b)一端的第二手柄(102c),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一蜗杆(101a)旋转配合并且另一端与所述涡轮转轴(102a)固定配合的固定件(102d),所述固定件(102d)与所述涡轮(101c)配合;
壳体单元(200),将所述调节单元(100)包裹在内,包括与所述固定件(102d)配合的第一壳体(201),以及与所述旋转件(102)配合的第二壳体(202),所述第一壳体(201)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202)内;
支撑单元(300),设置于所述壳体单元(200)下方,包括与所述第二壳体(202)底面铰接的支撑腿(301),以及分别与各个所述支撑腿(301)铰接的的支撑架(3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接线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杆(101a)在与所述涡轮转轴(102a)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凹槽(101a-1),所述涡轮转轴(102a)通过轴承(101e)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01a-1)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接线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101c)上下两面均设置有环形凹槽第二凹槽(101c-1),内侧面设置有螺纹,所述固定件(102d)与所述第二凹槽(101c-1)配合,所述固定件(102d)的一侧与所述涡轮转轴(102a)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一蜗杆(101a)旋转配合。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高空接线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01)内设置有限位部(201a),所述固定件(102d)被所述限位部(201a)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201)内部;所述第二壳体(202)包括顶面设置的第三凹槽(202a),以及侧面与底面设置的矩形孔第一孔(202b),所述第一壳体(201)设置于所述第三凹槽(202a)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空接线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301)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撑架(302)包括设置于多个所述支撑腿(301)中间的圆筒(302a),以及分别与各个所述撑腿(301)和所述圆筒(302a)进行铰接的铰接杆(302b)。


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高空接线杆的装置配合使用的接线杆,其特征在于:搭接单元(400),包括加长杆(401)、与所述加长杆(401)螺纹连接的连接件(402),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方潘国熙龙武高钰胡菊邓冠聂星孙静冉涛刘志斌王涛林若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