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架、样本分析装置及样本分析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7746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在样本分析装置中防止容器的摇晃和位置偏移的发生且成本低的容器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记载的容器架(1)能够设置在样本分析装置(100)的架设置部(110)。容器架(1)具备:具有复数个使容器(A)的主体通过并安放容器(A)的头部的安放孔(20)的安放部(10)、支撑安放部(10),从安放部(10)设置到相较于安放在安放孔(20)的容器(A)而言的下方的脚部(11)。在仰视图中,脚部(11)使安放孔(20)的容器(A)露出。容器架(1)设置在样本分析装置(100)的架设置部(110)时,通过架设置部(110)限制安放在安放孔(20)的容器(A)的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容器架、样本分析装置及样本分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容器架、样本分析装置及样本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血液凝固分析和血液免疫分析等血液分析通常使用样本分析装置进行。一般,该样本分析装置在架设置部设置安放复数个空的容器的容器架,该容器架的容器被运送臂取出并运送到样本注入部,在样本注入部向容器注入样本,这之后将容器运送到分析部,对样本进行分析。上述容器架例如有像专利文献1公开的容器架。专利文献1的容器架能够自由安装在样本分析装置并能够拆下,如图22所示具备:将吸头(容器)700从插入口701插入并安放吸头700的头部的安放板702、支撑安放板702的箱状的基座板703。但是,上述容器架只支撑从插入口701插入的吸头700的头部,因此在样本分析装置中容器有可能会摇晃或出现位置偏移。这个情况下,在样本分析装置中运送臂有可能会没抓住容器,因此容器的运送不稳定。在此,如图23所示,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容器架具备支撑容器的底部的支撑部800。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1-32634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7-16685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容器架具备支撑容器的底部的支撑部800的情况下,部件件数变多,结构变得繁杂,因此容器架的成本就会变高。另外,支撑部800决定容器运入样本分析装置时的高度,因此对支撑部800的尺寸精度有要求,从这一点来看容器架的成本也会变高。特别是想使容器架为一次性容器架的情况下,该成本会成为大问题。本专利技术考虑到相关几点,以提供能够防止在样本分析装置中容器的摇晃和位置偏移的发生且成本低的容器架、能设置容器架的样本分析装置、使用容器架的样本分析方法为目的之一。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如图1及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涉及的容器架(1)安放复数个容器(A),且能设置在样本分析装置(100)的架设置部(110),该容器架(1)具备:具有使容器(A)的主体通过且安放容器(A)的头部的复数个安放孔(20)的安放部(10)、支撑安放部(10)且从安放部(10)设置到相对于安放在安放孔(20)的容器(A)而言的下方的脚部(11),其中,在仰视图中,脚部(11)使得安放孔(20)的容器(A)露出,容器架(1)设置在样本分析装置(100)的架设置部(110)时,通过架设置部(110)限制安放在安放孔(20)的容器(A)的活动。根据本技术方案,容器架(1)具备安放部(10)和脚部(11),在仰视图中,脚部(11)使得安放孔(20)的容器(A)露出,容器架(1)设置在样本分析装置(100)的架设置部(110)时,通过架设置部(110)限制安放在安放孔(20)的容器(A)的活动。这样,容器架(1)就具有简单的结构,也无高尺寸精度要求,因此可以实现容器架(1)的低成本化。能够防止样本分析装置(100)中容器架(1)的容器(A)的摇晃和位置偏移的发生。如图6及图11所示,可以为以下技术方案:容器架(1)设置在样本分析装置(100)的架设置部(110)时,安放在安放孔(20)的容器(A)插入架设置部(110)的分别针对每个容器(A)设置的插入孔(170),限制容器(A)的活动。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有效地防止样本分析装置(100)中容器架(1)的容器(A)的摇晃和位置偏移的发生。如图6及图9所示,可以为以下技术方案:容器架(1)设置在样本分析装置(100)的架设置部(110)时,架设置部(110)的基座(160、161)支撑安放在安放孔(20)的容器(A)的底,限制容器(A)的活动。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恰当地防止样本分析装置(100)中容器架(1)的容器(A)的摇晃和位置偏移的发生。如图9所示,可以为以下技术方案:在容器架(1)中,容器(A)的底被架设置部(110)的基座(160、161)所支撑时,相对于安放孔(20)而言,容器(A)被相对地托至上方。如图6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样本分析装置(100)的运送部(111)易于从横向安放容器(A),能够稳定地进行容器(A)的安放和运送。如图6及图9所示,可以为以下技术方案:容器架(1)设置在样本分析装置(100)的架设置部(110)时,脚部(11)被架设置部(110)所支撑。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稳定地将容器架(1)设置在架设置部(110)。如图6及图19所示,可以为以下技术方案:脚部(11)相对于样本分析装置(100)的架设置部(110)来说为特定朝向时会嵌入架设置部(110)并被其支撑,为特定朝向以外的朝向时不会嵌入架设置部(110)且不被其支撑。根据本实施方式,用户不会弄错容器架(1)的朝向,能够简单地将容器架(1)设置在架设置部(110)。如图1及图3所示,脚部(11)可以是包围安放部(10)的下部空间(C)的周围的侧壁(30~33)。如图1及图6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脚部(11)能够稳定地支撑容器架(1)的安放部(10)。这样,样本分析装置(100)中容器(A)的位置稳定并能够使运送部(111)对容器(A)的运送稳定。如图1、图2及图6所示,可以为以下技术方案:侧壁(30~33)具有在上下方向有凹凸的侧壁下部(30a~33a),容器架(1)设置在样本分析装置(100)的架设置部(110)时,侧壁下部(30a~33a)中只有向下凸的部分(35)接触架设置部(110)并被其支撑。根据本实施方式,脚部(11)与架设置部(110)接触的面积减小,因此将容器架(1)设置在架设置部(110)时能够防止容器架(1)的晃动。这样,能够使样本分析装置(100)中运送部(111)对容器(A)的运送稳定。另外,仅考虑凸的部分(35)的尺寸精度即可,因此能够降低容器架(1)的成本。如图1及图21所示,可以为以下技术方案:安放部(10)的上侧面具备能够与同样结构的其他容器架(1)的侧壁下部(30a~33a)的向下凸的部分(35)嵌合的嵌合部(660)。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利用侧壁下部(30a~33a)的向下凸的部分(35)重叠复数个容器架(1)。如图1及图2所示,可以为以下技术方案:容器架(1)还具备将容器架(1)定位于样本分析装置(100)的架设置部(110)的架定位部(50)。如图1及图6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相对于架设置部(110)将容器架(1)固定在所希望的位置,这样就能够使样本分析装置(100)中运送部(111)对容器(A)的运送稳定。如图1及图8所示,可以为以下技术方案:架定位部(50)具有:分别从安放部(10)向左右突出的突出部(40、41)、设在突出部(40、41)且会被样本分析装置(100)的架设置部(110)的被阻留部(200、201)阻留的阻留部(42、43)。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地进行容器架(1)的定位。如图5所示,可以为以下技术方案:左右中的一侧的突出部(40)的阻留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容器架,其安放复数个容器且能够设置在样本分析装置的架设置部中,其具备:/n具有复数个使所述容器的主体通过且安放所述容器的头部的安放孔的安放部;/n支撑所述安放部,从所述安放部设置到相较于安放在所述安放孔的所述容器而言的下方的脚部,其中,/n在仰视图中,所述脚部使所述安放孔的容器露出,/n容器架设置在所述样本分析装置的所述架设置部时,通过所述架设置部限制安放在所述安放孔的所述容器的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22 JP 2019-0301361.一种容器架,其安放复数个容器且能够设置在样本分析装置的架设置部中,其具备:
具有复数个使所述容器的主体通过且安放所述容器的头部的安放孔的安放部;
支撑所述安放部,从所述安放部设置到相较于安放在所述安放孔的所述容器而言的下方的脚部,其中,
在仰视图中,所述脚部使所述安放孔的容器露出,
容器架设置在所述样本分析装置的所述架设置部时,通过所述架设置部限制安放在所述安放孔的所述容器的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架设置在所述样本分析装置的所述架设置部时,安放在所述安放孔的所述容器插入所述架设置部的分别针对每个所述容器设置的插入孔,限制所述容器的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架设置在所述样本分析装置的所述架设置部时,所述架设置部的基座支撑安放在所述安放孔的所述容器的底,限制所述容器的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容器架中,所述容器的底被所述架设置部的所述基座所支撑时,相对于所述安放孔而言,所述容器被相对地向上方托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架设置在所述样本分析装置的所述架设置部时,所述脚部被所述架设置部所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器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脚部相对于所述样本分析装置的所述架设置部来说为特定朝向时会嵌入所述架设置部并被其支撑,为所述特定朝向以外的朝向时不会嵌入所述架设置部且不被其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器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脚部是包围所述安放部的下部空间的周围的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器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壁具有在上下方向有凹凸的侧壁下部,
在所述容器架设置在所述样本分析装置的所述架设置部时,所述侧壁下部中,只有向下凸的部分接触所述架设置部并被其支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容器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放部的上侧面具备能够与同样结构的其他容器架的侧壁下部的向下凸的部分嵌合的嵌合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容器架,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将所述容器架定位于所述样本分析装置的架设置部的架定位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容器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定位部具有:
分别从所述安放部向左右突出的突出部;
设在所述突出部且会被所述样本分析装置的所述架设置部的被阻留部阻留的阻留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容器架,其特征在于:
左右中一侧的所述突出部的阻留部为长孔,另一侧的所述突出部的阻留部为圆孔。


13.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其是分析收容在容器中的样本的样本分析装置,其具备:
架设置部,其能够设置容器架,该容器架具备具有复数个使所述容器的主体通过并安放所述容器的头部的安放孔的安放部和支撑所述安放部且从所述安放部设置到相对于安放在所述安放孔的所述容器而言的下方的脚部;
分析部,其分析从所述架设置部的容器架运送的容器所收容的样本;
其中,所述架设置部具有限制安放在所述容器架的所述安放孔的所述容器的活动的容器限制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安放并运送所述架设置部的所述容器架的所述容器的运送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限制部具有安放在所述架设置部的所述容器架的供所述容器分别插入的插入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限制部具有支撑安放在所述架设置部的所述容器架的所述容器的底的基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支撑所述容器的底时,相对于所述安放孔而言,将该容器相对地托至上方。


18.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村健治芝正树
申请(专利权)人: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