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阀、循环增压热水器及热水器循环增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7552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切换阀、循环增压热水器及热水器循环增压系统,该切换阀包括壳体,壳体具有第一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壳体内部还设有导流通道,导流通道从第一流体入口延伸至流体出口;切换阀还包括活动栓,活动栓设置于壳体内,并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在第一位置,活动栓堵塞第一流体入口和导流通道的流体进口,在第二位置,活动栓堵塞第二流体入口;活动栓能够在第一流体从第一流体入口朝向流体出口流动时,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运动。该切换阀通过在外壳内部设置活动栓,当第一流体从第一流体入口朝向流体出口流动时,自动封闭第二流体入口,并开启导流通道来实现切换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切换阀、循环增压热水器及热水器循环增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水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切换阀、循环增压热水器及热水器循环增压系统。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无回水管循环热水器其主要功能是利用循环泵11’将管路中的冷水(回水)抽回到热水器12’进行加热,使用户一开水就是热水。当利用其循环泵11’对水流进行增压时因为有循环回路的影响导致增压效果不明显。当用水端13’打开热水时,冷水进入热水器12’,此时循环泵11’打开,由于有回水路,一部分热水被抽回到热水器12’,导致增压效果不明显,用水端13’出的热水增加不多,同时由于部分热水抽回热水器12’导致进水的温度变高,影响热水器的温度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切换阀、循环增压热水器及热水器循环增压系统。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切换阀,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述壳体内部还设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从所述第一流体入口延伸至所述流体出口;以及活动栓,所述活动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活动栓堵塞所述第一流体入口和所述导流通道的流体进口,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活动栓堵塞所述第二流体入口;所述活动栓能够在第一流体从所述第一流体入口朝向所述流体出口流动时,从所述第一位置朝向所述第二位置运动。在本方案中,切换阀通过设置导流通道和活动栓,来实现第一流体自第一流体入口向流体出口的导流,并且可在导流过程中通过活动栓的移动自动封闭第二流体入口,关闭回水路径,因此实现导流的同时还起到增压作用。优选地,所述切换阀用于循环增压热水器,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用于连接所述循环增压热水器的冷水口,所述第二流体入口用于连接所述循环增压热水器的回水口,所述流体出口用于连接所述循环增压热水器的加热部件的进水口。切换阀用于循环增压热水器,即通过其对第二流体入口的阻挡作用,起到切换热水器的循环方式的作用。优选地,所述活动栓包括第一遮挡部和第二遮挡部,所述第一遮挡部用于堵塞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的开口处,所述第二遮挡部用于堵塞所述第二流体入口,所述第二遮挡部的延伸方向沿所述第二流体入口的开口表面方向。在本方案中,第一遮挡部和第二遮挡部均位于活动栓上,从而实现使活动栓在移动的过程中,对第一流体入口进行开启的同时,对第二流体入口进行关闭,达到同时控制两个流体入口的效果,并且第二遮挡部的延伸方向沿第二流体入口的开口表面方向设置,以起到更好的封闭效果。优选地,所述活动栓为套筒结构,所述套筒结构的筒底部分形成所述第一遮挡部,所述套筒结构的部分环形侧壁形成所述第二遮挡部。优选地,所述第二流体入口和所述导流通道的流体进口分别形成于所述外壳的不同位置处,所述套筒结构的部分环形侧壁形成所述第二遮挡部,所述套筒结构的另一部分环形侧壁形成所述导流通道的入口遮挡部。在本方案中,活动栓的部分侧壁形成导流通道的入口遮挡部,和第一遮挡部以及第二遮挡部共同配合,实现在第一流体入口开启的同时开启导流通道,达到冷水循环的目的。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导向壁,所述导向壁的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二流体入口的开口面延伸方向,所述活动栓抵靠于所述导向壁并沿所述导向壁的延伸方向进行移动。导向臂的设置保证了活动栓的移动方向,控制其不会产生偏向移动而影响堵塞或开启效果。优选地,所述切换阀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壁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远离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当所述第二遮挡部完全堵塞所述第二流体入口时,所述活动栓卡设于所述限位槽内。在本方案中,限位部的设置是为了使活动栓移动到第二遮挡部能够完全堵塞主第二流体入口的位置后限制其移动,使其位置保持不变。优选地,所述活动栓的材料密度大于所述第一流体的密度。在本方案中,活动栓的材料密度需要大于第一流体的密度,这样能够在初始状态下堵塞第一流体入口时不会发生移动,当第一流体推动活动栓向上运动时,导流通道连通。一种循环增压热水器,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切换阀。优选地,所述循环增压热水器还包括:相互连通的加热部件和循环泵,所述切换阀设置于所述加热部件的上游,所述流体出口连接于所述加热部件的进水口,所述第一流体入口连接于所述循环增压热水器的冷水口,所述第二流体入口连接于所述循环增压热水器的回水口。一种热水器循环增压系统,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循环增压热水器。优选地,所述热水器循环增压系统还包括用水端以及冷水供应口;所述用水端具有冷水接口和热水接口;所述热水循环增压系统具有热水循环线路,所述循环增压热水器设于所述热水循环线路中;所述冷水接口连接于冷水供应口,所述热水接口连接于所述热水循环线路。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该切换阀通过在外壳内部设置活动栓结构,实现对第一流体入口和第二流体入口的开启或关闭,通过当第一流体从第一流体入口朝向流体出口流动时,自动封闭第二流体入口,并且开启导流通道来实现切换效果,其也可以用作循环增压热水器的切换阀,在用水端出水时,关闭回水路径,从而避免回水路径的热水被抽回热水器。具有该切换阀的循环增压热水器及热水器循环增压系统具有上述相同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热水器循环增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热水器循环增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切换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切换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切换阀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切换阀处于第二状态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循环泵11’热水器12’用水端13’热水器循环增压系统100热水循环线路101冷水供应口102用水端103冷水接口105热水接口106循环增压热水器110加热部件111循环泵112热水口113回水口114冷水口115出水温度传感器116进水温度传感器117回水流量传感器118进水流量传感器119切换阀200壳体210第一流体入口211第二流体入口212流体出口213导流通道220活动栓221第一遮挡部222第二遮挡部223导向臂224限位槽22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如图2所示,热水器循环增压系统100包括循环增压热水器110、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述壳体内部还设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从所述第一流体入口延伸至所述流体出口;以及/n活动栓,所述活动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n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活动栓堵塞所述第一流体入口和所述导流通道的流体进口,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活动栓堵塞所述第二流体入口;/n所述活动栓能够在第一流体从所述第一流体入口朝向所述流体出口流动时,从所述第一位置朝向所述第二位置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述壳体内部还设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从所述第一流体入口延伸至所述流体出口;以及
活动栓,所述活动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活动栓堵塞所述第一流体入口和所述导流通道的流体进口,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活动栓堵塞所述第二流体入口;
所述活动栓能够在第一流体从所述第一流体入口朝向所述流体出口流动时,从所述第一位置朝向所述第二位置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用于循环增压热水器,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用于连接所述循环增压热水器的冷水口,所述第二流体入口用于连接所述循环增压热水器的回水口,所述流体出口用于连接所述循环增压热水器的加热部件的进水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栓包括第一遮挡部和第二遮挡部,所述第一遮挡部用于堵塞所述第一流体入口,所述第二遮挡部用于堵塞所述第二流体入口,所述第二遮挡部的延伸方向沿所述第二流体入口的开口表面方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栓为套筒结构,所述套筒结构的筒底部分形成所述第一遮挡部,所述套筒结构的部分环形侧壁形成所述第二遮挡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体入口和所述导流通道的流体进口分别形成于所述壳体的不同位置处,所述套筒结构的部分环形侧壁形成所述第二遮挡部,所述套筒结构的另一部分环形侧壁形成所述导流通道的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