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热管道中的自动补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2730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热管道中的自动补水装置,包括底板与供热管道本体,底板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补水罐,补水罐的顶部设置有罐盖,补水罐通过其上设置的出水管固定连接有排水管,底板顶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底板的顶部且位于补水罐与控制器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补水泵。该供热管道中的自动补水装置,通过排水管、补水泵、控制器、超声波水位传感器与补水罐的配合使用,从而可实现对供热管道本体进行自动补水,有助于提高供热网络的稳定性,通过加热盘管、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加水装置的配合使用,从而可使补水罐内部的水一直处于饱和的状态,且可使补水罐内部的水温一直处于设定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热管道中的自动补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补水装置,具体是一种供热管道中的自动补水装置。
技术介绍
供热是一种保暖措施。目前我国主要采取的措施是集供热就是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利用集中热源,向该区域的工厂及民用建筑供应生产、生活和采暖用热。集中供热,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由于它具有节约燃料、减少城市污染等优点,所以发展速度很快。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采用集中供热。法规规定供热用水必须使用干净水以利于人民健康。供热用水必须使用干净水以利于环境。供热用水必须使用干净水以利于供热企业形象。城市集中供热管道的补水定压方式有补水泵定压、膨胀水箱定压、氮气定压、空气定压、蒸汽定压等方式。但是,目前市面上传统的供热管道中的自动补水装置,其结构不够优化、设计不够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热管道中的自动补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供热管道中的自动补水装置,包括底板与供热管道本体,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补水罐,所述补水罐的顶部设置有罐盖,所述补水罐通过其上设置的出水管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底板顶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补水罐与控制器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补水泵,且补水泵的一侧与排水管固定连接,所述供热管道本体上固定安装有卡紧机构,所述卡紧机构上设置有超声波水位传感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超声波水位传感器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第二螺纹杆,所述固定箱通过其顶部镶嵌安装的轴承转动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第二螺纹杆之间通过齿轮传动件传动连接,所述固定箱底部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滑道,所述第二螺纹杆上设置有传动板,且传动板的底部通过滑道延伸至固定箱外,所述传动板位于固定箱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固定块。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静止弧形固定座,所述固定框的一侧穿插设置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侧设置有活动弧形固定座,所述活动弧形固定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导杆,且限位导杆的一侧贯穿固定框内壁的一侧并延伸至固定框外。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罐盖内壁顶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与液位传感器,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水装置,且加水装置的一侧与补水罐固定连接,所述补水罐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盘管。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板上贯穿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杆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传动板通过螺纹孔与第二螺纹杆传动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框上贯穿开设有与第一螺纹杆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固定框通过螺纹孔与第一螺纹杆传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通过排水管、补水泵、控制器、超声波水位传感器与补水罐的配合使用,从而可实现对供热管道本体进行自动补水,有助于提高供热网络的稳定性,通过加热盘管、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加水装置的配合使用,从而可使补水罐内部的水一直处于饱和的状态,且可使补水罐内部的水温一直处于设定的温度,通过固定框、静止弧形固定座、活动弧形固定座与限位导杆的配合使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对超声波水位传感器进行安装与更换,方便维修,通过固定箱、旋转轴、齿轮传动件、第二螺纹杆、滑道、传动板与弧形固定块的配合使用,大大的降低了对超声波水位传感器安装的难度,简化了安装流程,从而便于将超声波水位传感器固定在供热管道本体上,且采用可拆卸连接,可重复使用,实用性强,其结构更加优化、设计更加合理。附图说明图1为供热管道中的自动补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供热管道中的自动补水装置中卡紧机构的俯视图。图3为供热管道中的自动补水装置中固定箱的侧视图。图中:底板1、排水管2、补水泵3、控制器4、供热管道本体5、卡紧机构6、超声波水位传感器7、加热盘管8、补水罐9、罐盖10、温度传感器11、液位传感器12、加水装置13、固定箱14、固定框15、静止弧形固定座16、活动弧形固定座17、限位导杆18、第一螺纹杆19、旋转轴20、齿轮传动件21、第二螺纹杆22、滑道23、传动板24、弧形固定块2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供热管道中的自动补水装置,包括底板1与供热管道本体5,底板1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补水罐9,补水罐9的顶部设置有罐盖10,补水罐9通过其上设置的出水管固定连接有排水管2,底板1顶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4,控制器4包括PLC单片机,PLC单片机的型号为S7-1200,由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出产销售,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补水罐9与控制器4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补水泵3,且补水泵3的一侧与排水管2固定连接,供热管道本体5上固定安装有卡紧机构6,卡紧机构6上设置有超声波水位传感器7,超声波水位传感器7的型号为SIN-DP,由杭州联测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出产销售,超声波水位传感器7包括固定箱14,固定箱14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第二螺纹杆22,固定箱14通过其顶部镶嵌安装的轴承转动安装有旋转轴20,且旋转轴2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把手,旋转轴20与第二螺纹杆22之间通过齿轮传动件21传动连接,齿轮传动件21由两个伞形齿轮组成,且两个伞形齿轮相适配,固定箱14底部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滑道23,第二螺纹杆22上设置有传动板24,且传动板24的底部通过滑道23延伸至固定箱14外,传动板24位于固定箱14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固定块25,固定箱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框15,固定框15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静止弧形固定座16,固定框15的一侧穿插设置有第一螺纹杆19,第一螺纹杆19的一侧设置有活动弧形固定座17,活动弧形固定座17通过其一侧安装的轴承与第一螺纹杆19转动连接,第一螺纹杆19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活动弧形固定座1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导杆18,且限位导杆18的一侧贯穿固定框15内壁的一侧并延伸至固定框15外,罐盖10内壁顶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1与液位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1的型号为MIK-AL,由杭州米科传感技术有限公司生产销售,液位传感器12的型号为JY-P260,由广州佳仪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生产销售,底板1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水装置13,且加水装置13的一侧与补水罐9固定连接,加水装置13的另一侧连接有水箱,加水装置13包括水泵,水泵的型号为IRG25-160,由上海冠丰泵业制造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与水泵出水口连接的出水管,与水泵进水口连接的进水管,补水罐9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盘管8,传动板24上贯穿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杆22相适配的螺纹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热管道中的自动补水装置,包括底板(1)与供热管道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补水罐(9),所述补水罐(9)的顶部设置有罐盖(10),所述补水罐(9)通过其上设置的出水管固定连接有排水管(2),所述底板(1)顶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4),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补水罐(9)与控制器(4)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补水泵(3),且补水泵(3)的一侧与排水管(2)固定连接,所述供热管道本体(5)上固定安装有卡紧机构(6),所述卡紧机构(6)上设置有超声波水位传感器(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热管道中的自动补水装置,包括底板(1)与供热管道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补水罐(9),所述补水罐(9)的顶部设置有罐盖(10),所述补水罐(9)通过其上设置的出水管固定连接有排水管(2),所述底板(1)顶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4),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补水罐(9)与控制器(4)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补水泵(3),且补水泵(3)的一侧与排水管(2)固定连接,所述供热管道本体(5)上固定安装有卡紧机构(6),所述卡紧机构(6)上设置有超声波水位传感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管道中的自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水位传感器(7)包括固定箱(14),所述固定箱(14)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第二螺纹杆(22),所述固定箱(14)通过其顶部镶嵌安装的轴承转动安装有旋转轴(20),所述旋转轴(20)与第二螺纹杆(22)之间通过齿轮传动件(21)传动连接,所述固定箱(14)底部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滑道(23),所述第二螺纹杆(22)上设置有传动板(24),且传动板(24)的底部通过滑道(23)延伸至固定箱(14)外,所述传动板(24)位于固定箱(14)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固定块(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古柏余清何章毅谭艳徐隆慧骆功喜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和融热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