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站及泵站的综合减振降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4971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减振降噪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换热站及泵站的综合减振降噪装置。其包括站体,站体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柱,支柱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内部活动连接有管道;管道外壁活动连接有多个外壳,外壳内部为中空结构,两个相对称的外壳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两个外壳前后两端之间设有拼接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管道放置在夹持组件内部,通过支柱对夹持组件与管道进行支撑,提高管道稳定性,从而减少管道振动,通过固定组件将两个外壳包裹在管道外壁,通过拼接组件将多组外壳拼接,从而对不同长度的管道外壁进行包裹,通过外壳内部的真空结构从而对管道内部的噪音进行隔音处理。内部的噪音进行隔音处理。内部的噪音进行隔音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站及泵站的综合减振降噪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减振降噪装置
,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换热站及泵站的综合减振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换热站是供热系统中热网与热用户的连接场所,作用是将热能从热网转移到热用户系统内,提供用户需求,并将热网输送的热媒参数加以调节,变换到用户设备所要求的参数和数量,控制用户最佳的经济运行状态。
[0003]针对换热站来说,现有技术就有很多,例如:
[0004]中国专利公开号CN2898670Y公开了一种箱式换热站包括换热器、调节阀、循环泵、补水泵、联接管路,其特征是调节阀与换热器的一次侧入口管联接,循环泵接在换热器二次侧入口管和回水管之间,补水泵接在回水管和补水水源水管之间,构成换热机组,整个换热机组设置于一个可移动的箱体内。其优点是:可直接安装在室外,可减轻用户对换热站的设计、设备采购、安装、运行的负担,用户只需根据采暖对象直接选型箱式换热站,无需对换热站内的换热器、循环水泵、补水泵、调节阀进行选型及安装,箱式换热站整体定位后,用户只需进行箱式换热站外管道施工和箱式换热站整体供电施工。
[0005]由此可知,在供热设备运行时,设备以及管道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音问题,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而大多数换热站的减振降噪方法,是在换热机组的底部铺设槽钢制备的底座,同时墙体内壁加设吸音材料,不方便对管道内部产生的振动和噪音问题进行处理。
[0006]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站及泵站的综合减振降噪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缺点,并提供一种能够对设备管道产生的振动和噪音问题进行处理的减振降噪装置。
[0008]通过将管道放置在夹持组件内部,通过支柱对夹持组件进行支撑,通过固定组件将两个外壳包裹在管道外壁,通过拼接组件将多组外壳拼接,从而对不同长度的管道外壁进行包裹,通过外壳内部的真空结构从而对管道内部的噪音进行隔音处理,同时在支柱对夹持组件进行支撑的同时对夹持组件内部的管道进行支撑,从而提高管道稳定性,减少管道振动。
[0009]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站及泵站的综合减振降噪装置,其包括站体,所述站体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内部活动连接有管道;
[0010]所述管道外壁活动连接有多个外壳,所述外壳内部为中空结构,两个相对称的所述外壳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两个所述外壳前后两端之间设有拼接组件,所述拼接组件用于将多个外壳首位相连。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夹板,两个所述夹板之间靠近两端处固定连接有弹性件,其中一个所述夹板外壁固定连接在支柱顶部。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另一个所述夹板外壁固定连接有气缸活塞杆,所述气缸固定连接在站体内部,所述气缸带动另一个夹板上下移动。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支板,所述支板固定连接在外壳外壁靠近两端处,两个所述外壳上的支板之间活动连通有支杆,所述支杆穿出两个支板外壁处均活动连通有螺母。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拼接组件包括凸杆,所述凸杆固定连接在外壳端部处,所述外壳另一端设有凹槽,其中一个所述外壳上的凸杆活动连接在另一个外壳上的凹槽内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通过将管道放置在夹持组件内部,通过支柱对夹持组件与管道进行支撑,提高管道稳定性,从而减少管道振动,通过固定组件将两个外壳包裹在管道外壁,通过拼接组件将多组外壳拼接,从而对不同长度的管道外壁进行包裹,通过外壳内部的真空结构从而对管道内部的噪音进行隔音处理。
附图说明
[0017]下面,参考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夹持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1、站体;11、管道;12、支柱;13、夹持组件;130、夹板;131、弹性件;14、气缸;15、外壳;16、固定组件;160、支板;161、支杆;162、螺母;17、拼接组件;170、凸杆;17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在换热站供热设备运行时,设备以及管道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音问题,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而大多数换热站的减振降噪方法,是在换热机组的底部铺设槽钢制备的底座,同时墙体内壁加设吸音材料,不方便对管道内部产生的振动和噪音问题进行处理。
[0023]如图1

3所示,该装置包括站体1,站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柱12,支柱12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持组件13,夹持组件13内部活动连接有管道11;
[0024]管道11外壁活动连接有多个外壳15,外壳15内部为中空结构,两个相对称的外壳15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16,两个外壳15前后两端之间设有拼接组件17,拼接组件17用于将多个外壳15首尾相连;
[0025]首先对夹持组件13的具体结构进行公开,夹持组件13包括两个夹板130,两个夹板130之间靠近两端处固定连接有弹性件131,其中一个夹板130外壁固定连接在支柱12顶部,通过弹性件131自身弹力带动其中一个夹板130自动向另一个夹板130处收缩,从而将管道11夹紧在两个夹板130之间,方便支柱12对其中一个夹板130支撑的同时对管道11进行支撑;
[0026]根据上述对固定组件16的具体结构进行公开,固定组件16包括支板160,支板160固定连接在外壳15外壁靠近两端处,两个外壳15上的支板160之间活动连通有支杆161,支杆161穿出两个支板160外壁处均活动连通有螺母162,通过将支杆161从两个外壳15上的支板160之间穿过,通过螺母162拧紧在支杆161外壁,对两个支板160进行固定,从而将两个外壳15固定,使外壳15包裹在管道11外壁;
[0027]根据上述对拼接组件17的具体结构进行公开,拼接组件17包括凸杆170,凸杆170固定连接在外壳15端部处,外壳15另一端设有凹槽171,其中一个外壳15上的凸杆170活动连接在另一个外壳15上的凹槽171内部,通过将其中一个外壳15端部的凸杆170活动连接到另一个外壳15端部的凹槽171内部,对两个外壳15进行拼接,从而多个外壳15包裹在管道11外壁,根据管道11的长度调节外壳15的数量,方便将外壳15包裹在不同长度的管道11上。
[0028]而本实施例改进之处在于:通过弹性件131自身弹力带动其中一个夹板130自动向另一个夹板130处收缩,从而将管道11夹紧在两个夹板130之间,方便支柱12对其中一个夹板130支撑的同时对管道11进行支撑,提高管道11稳定性,从而减少管道11振动,通过将支杆161从两个外壳15上的支板160之间穿过,通过螺母162拧紧在支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站及泵站的综合减振降噪装置,包括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站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柱(12),所述支柱(12)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持组件(13),所述夹持组件(13)内部活动连接有管道(11);所述管道(11)外壁活动连接有多个外壳(15),所述外壳(15)内部为中空结构,两个相对称的所述外壳(15)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16),两个所述外壳(15)前后两端之间设有拼接组件(17),所述拼接组件(17)用于将多个外壳(15)首尾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站及泵站的综合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13)包括两个夹板(130),两个所述夹板(130)之间靠近两端处固定连接有弹性件(131),其中一个所述夹板(130)外壁固定连接在支柱(12)顶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站及泵站的综合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古柏徐隆慧骆功喜李明初建港王生平曹延涛孙义昕程万王威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和融热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