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仪器用自动控制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7544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测量仪器用自动控制支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下部设有第一电机和第一稳压电源,第一安装板上部设有第一U形夹、第一减速箱和控制盒,第一U形夹内部设有第一锥齿轮,第一U形夹、第一锥齿轮和第一安装板内部设有升降杆;升降杆上端设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上部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稳压电源、第二减速箱、第二锥齿轮和转向杆;转向杆上部设有第三电机、第三安装板和齿条;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工作精度高和操作建议等优点,可有效的节省使用人员的时间与精力,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测绘工程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量仪器用自动控制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测绘工程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测量仪器用自动控制支架。
技术介绍
在测绘过程中,需要人力对测绘仪器进行多次调整,同时测绘仪器往往相隔较远,因此需要多组人员同时操作,人员之间也需要使用通信设备实时交流沟通,尤其是外界环境复杂,例如自然环境不稳固或者是施工环境,都会导致测绘仪器产生误差,因此研发一种测量仪器用自动控制支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测量仪器用自动控制支架,包括沿水平方向设有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部设有第一电机和第一稳压电源,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部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一U形夹、第一减速箱和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内部设有陀螺仪传感器、倾角传感器和微型控制器,所述第一U形夹的内部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U形夹、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内部沿纵向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上端设置在所述U形夹的上部,所述升降杆的下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部,所述第一电机可带动所述第一减速箱转动,所述第一减速箱可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锥齿轮可带动所述升降杆沿纵向运动;所述升降杆的上端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部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稳压电源、第二减速箱、第二锥齿轮和转向杆,所述第二锥齿轮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转向杆沿纵向设置,所述转向杆的下部活动插接在所述第二锥齿轮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内部,所述第二电机可带动所述第二减速箱转动,所述第二减速箱可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锥齿轮可带动所述转向杆转动;所述转向杆的上部设有第三电机、第三安装板和呈弧形的齿条,所述第三安装板的下部与所述转向杆的上端枢轴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板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齿条沿纵向设置,所述齿条和所述第三电机均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板的下部,所述第三电机可带动所述齿条转动,所述齿条可带动所述第三安装板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稳压电源与所述第一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二稳压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三电机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盒还设有若干数据接口和若干按键。进一步地,所述数据接口包括USB数据接口。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板呈三角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三角处沿纵向设有支撑杆。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稳压电源包括若干锂电池。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稳压电源包括若干锂电池。进一步地,所述微型控制器包括STM32单片机。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安装板的上部设有若干燕尾槽和若干螺丝通孔。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陀螺仪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可有效感知记忆设备的工作高度和角度,并为设备补正误差带来可靠的数据;(2)升降杆、转向杆、齿条、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减速箱、第二减速箱、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可相互配合,从而调整第三安装板的位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立体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立体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二A部分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三;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四;如图所示:1-燕尾槽,2-第三保护外壳,3-转向杆,4-第二保护外壳,5-第一保护外壳,6-控制盒,7-第一稳压电源,8-第一电机,9-升降杆,10-支撑杆,11-紧固螺栓,12-第一安装板,13-第三安装板,14-第三电机,15-第二稳压电源,16-第二锥齿轮,17-第一锥齿轮,18-第一U形夹,19-第一减速箱,20-第二安装板,21-第二减速箱,22-第二电机,23-齿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需要声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字、科学技术名词以及工艺方法等,只是为了更好的描述解释本
技术实现思路
,并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此。如图1~7所示,测量仪器用自动控制支架,包括沿水平方向设有的第一安装板12,第一安装板12的下部使用螺栓固定设有第一电机8和第一稳压电源7,第一安装板12的上部沿水平方向使用螺栓固定设有第一U形夹18、第一减速箱19和控制盒6,控制盒6的内部设有陀螺仪传感器、倾角传感器和微型控制器,第一U形夹18的内部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一锥齿轮17,第一U形夹18、第一锥齿轮17和第一安装板12的内部沿纵向设有升降杆9,升降杆9的上端设置在U形夹的上部,升降杆9的下端设置在第一安装板12的下部,第一电机8可带动第一减速箱19转动,第一减速箱19可带动第一锥齿轮17转动,第一锥齿轮17可带动升降杆9沿纵向运动;第一安装板12的上部使用螺栓固定设有第一保护外壳5,第一保护外壳5将第一U形夹18和第一锥齿轮17包覆在其中;升降杆9的上端沿水平方向使用螺栓固定设有第二安装板20,第二安装板20的上部设有使用螺栓固定第二电机22、第二稳压电源15、第二减速箱21、第二锥齿轮16和转向杆3,第二锥齿轮16沿水平方向设置,转向杆3沿纵向设置,转向杆3的下部活动插接在第二锥齿轮16和第二安装板20的内部,第二电机22可带动第二减速箱21转动,第二减速箱21可带动第二锥齿轮16转动,第二锥齿轮16可带动转向杆3转动;第二安装板20的上部使用螺栓固定设有第二保护外壳4,第二保护外壳4将第二电机22、第二稳压电源15、第二减速箱21和第二锥齿轮16包覆在其中;转向杆3的上部使用第二U形夹固定设有第三电机14、第三安装板13和呈弧形的齿条23,第三安装板13的下部与转向杆3的上端枢轴连接,第三安装板13沿水平方向设置,齿条23沿纵向设置,齿条23和第三电机14均设置在第三安装板13的下部,第三电机14可带动齿条23转动,齿条23可带动第三安装板13转动;第三安装板13的上部设有若干用于连接仪器燕尾槽1和螺丝通孔;第三安装板13的下部使用螺栓固定设有第三保护外壳2,第三保护外壳2将第三电机14和齿条23包覆在其中。控制盒6的还设有若干数据接口和若干按键,数据接口包括USB数据接口。第一安装板12呈三角形。第一安装板12的三角处沿纵向设有支撑杆10,支撑杆10的上部与第一安装板12枢轴连接,支撑安与第一安装板12的连接处设有紧固螺栓11,支撑杆10的下端呈锥形,锥形的结构可使支撑杆10更稳固的插接在地面上。第一稳压电源7与第一电机8电连接,第二稳压电源15分别与第二电机22和第三电机14电连接;第一稳压电源7包括若干锂电池;第二稳压电源15包括若干锂电池。微型控制器包括STM32单片机。在使用时,将测绘仪器通过燕尾槽1或是螺丝通孔安装在第三安装板13的上部,并通过数据接口与控制盒6信号连接,随后根据使用需求将本装置放置在相应位置上,调整好测绘仪器的高度和测绘角度,数据将会传送至控制盒6内,控制盒6控制第一电机8、第二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测量仪器用自动控制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水平方向设有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部设有第一电机和第一稳压电源,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部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一U形夹、第一减速箱和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内部设有陀螺仪传感器、倾角传感器和微型控制器,所述第一U形夹的内部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U形夹、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内部沿纵向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上端设置在所述U形夹的上部,所述升降杆的下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部,所述第一电机可带动所述第一减速箱转动,所述第一减速箱可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锥齿轮可带动所述升降杆沿纵向运动;/n所述升降杆的上端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部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稳压电源、第二减速箱、第二锥齿轮和转向杆,所述第二锥齿轮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转向杆沿纵向设置,所述转向杆的下部活动插接在所述第二锥齿轮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内部,所述第二电机可带动所述第二减速箱转动,所述第二减速箱可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锥齿轮可带动所述转向杆转动;/n所述转向杆的上部设有第三电机、第三安装板和呈弧形的齿条,所述第三安装板的下部与所述转向杆的上端枢轴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板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齿条沿纵向设置,所述齿条和所述第三电机均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板的下部,所述第三电机可带动所述齿条转动,所述齿条可带动所述第三安装板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测量仪器用自动控制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水平方向设有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部设有第一电机和第一稳压电源,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部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一U形夹、第一减速箱和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内部设有陀螺仪传感器、倾角传感器和微型控制器,所述第一U形夹的内部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U形夹、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内部沿纵向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上端设置在所述U形夹的上部,所述升降杆的下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部,所述第一电机可带动所述第一减速箱转动,所述第一减速箱可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锥齿轮可带动所述升降杆沿纵向运动;
所述升降杆的上端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部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稳压电源、第二减速箱、第二锥齿轮和转向杆,所述第二锥齿轮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转向杆沿纵向设置,所述转向杆的下部活动插接在所述第二锥齿轮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内部,所述第二电机可带动所述第二减速箱转动,所述第二减速箱可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锥齿轮可带动所述转向杆转动;
所述转向杆的上部设有第三电机、第三安装板和呈弧形的齿条,所述第三安装板的下部与所述转向杆的上端枢轴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板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齿条沿纵向设置,所述齿条和所述第三电机均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板的下部,所述第三电机可带动所述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