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实验室用可拆卸沥青移液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7447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验室用可拆卸沥青移液管,利用金属内管的吸头部分,将吸头伸入流动沥青,通过驱动结构将沥青吸入内管中,吸取完成后,将移液管转移到模具处,再通过驱动结构挤出金属内管中的沥青;在此过程中,实验人员挤出沥青时,可控制吸头的位置,防止沥青落在模具外或粘在模具上,影响实验的精确度。同时利用隔热绝缘的保护套,可对实验人员进行保护,防止烫伤或因漏电导致的伤害,进一步,沥青吸入内管后,利用电热丝可对内管中的沥青进行加热,防止沥青由于温度下降,黏性增大而堵塞吸头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用可拆卸沥青移液管
本领域属于公路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用可拆卸沥青移液管。
技术介绍
沥青是一种常见的道路工程材料,用沥青修筑的路面具有承载能力强、抗变形能力出色、有良好的减震性、维修养护简单等优点。沥青的路用性质包括黏滞性、低温性能、感温性、加热稳定性等。为了研究这些性质,需要进行一系列实验,探究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性、脆性等。实验室内进行沥青试验时,首先需要制备热沥青试样,将沥青放入广口的金属锅或瓷坩埚中,再放入烘箱加热至流动状态。室内沥青试验常常需要将融化为液体的沥青倒入各种细小的模具或盛样皿中。例如延度试验时将沥青倒入八字形的延度模具,或者在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需要将35g±0.5g的沥青倒入瓶口细小的玻璃盛样皿中。在实验过程中,将沥青样品倒入模具或盛样皿中是由实验人员手动倒入,而实验人员往往不能很好的把握所倒入的沥青量,导致沥青倒在模具上或者溢出模具。并且流动状态下的沥青温度通常在100℃以上,如此高温的沥青在转移的过程中如果溅出,可能对实验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室用可拆卸沥青移液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验室用可拆卸沥青移液管,包括金属内管、驱动结构、加热装置和保护套,其中,保护套套装在金属内管上;金属内管的内腔分为两部分,分别是沥青液体盛放腔和驱动结构安装腔;所述用于吸、放液体沥青的驱动结构安装在驱动结构安装腔内;所述沥青液体盛放腔的端部设置有吸头部分,所述吸头部分与沥青液体盛放腔相通,且其自由端伸出保护套置于外侧;同时,所述沥青液体盛放腔的外壁连接有用于对金属内腔进行加热保温的加热装置。优选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活塞、活塞立杆和压杆,其中,所述活塞置于金属内管的内腔中,其一端与活塞立杆连接,所述活塞立杆的自由端与压杆铰接连接;所述保护套的端部设置有立杆,所述立杆的自由端端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压杆配合,且铰接连接,形成杠杆结构。优选地,所述活塞和金属内管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装在活塞立杆上。优选地,所述活塞的另一端端部设置有环形切片。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热丝,所述电热丝通过导线与外接设备连接。优选地,所述保护套和金属内管之间设置有金属外管。优选地,所述金属外管为二阶台阶轴结构,其小端上开设由外螺纹,所述小端螺纹连接有管套;所述金属外管的大端端部设置有安装端,所述安装端配合安装有螺母。优选地,所述金属外管的小端和其大端为分体式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验室用可拆卸沥青移液管,利用金属内管的吸头部分,将吸头伸入流动沥青,通过驱动结构将沥青吸入内管中,吸取完成后,将移液管转移到模具处,再通过驱动结构挤出金属内管中的沥青;在此过程中,实验人员挤出沥青时,可控制吸头的位置,防止沥青落在模具外或粘在模具上,影响实验的精确度。同时利用隔热绝缘的保护套,可对实验人员进行保护,防止烫伤或因漏电导致的伤害。进一步,沥青吸入内管后,利用电热丝可对内管中的沥青进行加热,防止沥青由于温度下降,黏性增大而堵塞吸头部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涉及的移液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涉及的金属外管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涉及的管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验室用可拆卸沥青移液管,包括压杆1、保护套2、管盖3、电热丝4、电线5、螺母6、活塞立杆7、弹簧8、活塞9、金属外管10、环形切片11、金属内管12,其中,保护套2套装在金属外管10上,所述金属外管10套装在金属内管12上。所述金属内管12的内腔分为两部分,分别是沥青液体盛放腔和驱动结构安装腔。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活塞9、活塞立杆7和压杆1,其中,所述活塞9置于金属内管12的内腔中,其一端与活塞立杆7连接,所述活塞立杆7的自由端与压杆1铰接连接。所述保护套2的端部设置有立杆201,所述立杆201的自由端端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压杆1配合,且铰接连接,形成杠杆结构。所述活塞9和金属内管12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弹簧8,所述弹簧8套装在活塞立杆7上。所述活塞9的另一端端部设置有环形切片11。所述沥青液体盛放腔的端部设置有吸头部分1201,所述吸头部分1201与沥青液体盛放腔相通;所述吸头部分1201的自由端伸出保护套置于外侧。所述金属内管12上还缠绕有电热丝4,所述电热丝4通过导线5与外接设备连接,实现金属内管12的加热保温。所述电热丝4置于沥青液体盛放腔一侧。所述金属外管10为二阶台阶轴结构,其小端上开设由外螺纹,所述小端螺纹连接有管套3。所述管套3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封闭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活塞立杆7的自由端穿过该安装孔置于外侧。所述金属外管的大端端部设置有安装端,所述安装端配合安装有螺母6。所述保护套2是通过橡胶、隔热硅胶或其他隔热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管盖3为圆柱形的螺母状,顶部封闭但中间有小口供活塞立杆7穿过,在管盖3边缘焊接一根立杆201与压杆1形成杠杆结构。优选的,金属外管可对半分开,以达到可拆卸的目的,上部及下部有螺纹,呈螺栓状,通过管盖及螺母进行固定。优选的,环形刀片固定在活塞底部。优选的,金属内管前端带有细长的吸头部。其中,金属内管12用于盛放通过活塞9吸入的液体沥青,电热丝4放置在金属内管12外,通电之后会对金属内管12进行加热,保持里面的沥青温度,防止因沥青温度下降而固化,电热丝4通过电线5可与电源及外置的温度控制装置连接,用来控制加热的温度。金属外管10可对半分开,便于拆卸内管进行清洗;上部及下部制成螺栓状,通过管盖3及螺母6将其固定。保护套2包裹住管体,起隔热绝缘作用,保护实验人员。通过活塞9在金属内管12中的移动将沥青吸入内管中。环形刀片11安置在活塞9底部,当把沥青推出金属内管时,用来刮去内壁的沥青。活塞立杆固定在活塞9上,与压杆1相接,当按下压杆1时,可以使活塞9上移,从而内管得以吸入沥青。在活塞9与装置顶部之间设置一个弹簧8,当松开压杆时,弹簧8回落将沥青推出。金属内管可制成多种规格的,以满足不同实验的要求,相应的各部分进行放大即可。本装置也可去除压杆和弹簧,直接推动活塞杆来吸取及排出沥青。在沥青延度试验时,需要将沥青倒入黄铜制成的延度仪试模中。使用本技术时,首先将电线外接至温度控制装置及电源,对金属内管进行预热。从烘箱中取出融化至流动状态的沥青。将金属内管的吸头部分伸进沥青中,按下压杆,由于压杆与活塞立杆之间的连接,会带动活塞上移,从而将沥青吸入金属内管中,此时保持按下压杆的状态,将移液管整体移动到模具上方,松开压杆,由于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室用可拆卸沥青移液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内管(12)、驱动结构、加热装置和保护套(2),其中,保护套(2)套装在金属内管(12)上;金属内管(12)的内腔分为两部分,分别是沥青液体盛放腔和驱动结构安装腔;所述用于吸、放液体沥青的驱动结构安装在驱动结构安装腔内;所述沥青液体盛放腔的端部设置有吸头部分,所述吸头部分与沥青液体盛放腔相通,且其自由端伸出保护套(2)置于外侧;同时,所述沥青液体盛放腔的外壁连接有用于对金属内腔进行加热保温的加热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用可拆卸沥青移液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内管(12)、驱动结构、加热装置和保护套(2),其中,保护套(2)套装在金属内管(12)上;金属内管(12)的内腔分为两部分,分别是沥青液体盛放腔和驱动结构安装腔;所述用于吸、放液体沥青的驱动结构安装在驱动结构安装腔内;所述沥青液体盛放腔的端部设置有吸头部分,所述吸头部分与沥青液体盛放腔相通,且其自由端伸出保护套(2)置于外侧;同时,所述沥青液体盛放腔的外壁连接有用于对金属内腔进行加热保温的加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可拆卸沥青移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活塞(9)、活塞立杆(7)和压杆(1),其中,所述活塞(9)置于金属内管(12)的内腔中,其一端与活塞立杆(7)连接,所述活塞立杆(7)的自由端与压杆(1)铰接连接;所述保护套(2)的端部设置有立杆(201),所述立杆(201)的自由端端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压杆(1)配合,且铰接连接,形成杠杆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可拆卸沥青移液管,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峰温雅噜代佳胜傅珍金彦鑫郭兴隆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