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集成式快速成型类产品初成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7424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快速成型类产品初成型系统,包括盛料罐、输料管、载物台、供板部、倒模部、载板部、推车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节省场地空间和稳定快捷的实现载板的推送,在供板部采用了电动伸缩杆实现供板,在推车部结合了载板的设计特点和载板部的弹簧推板结构,设计了一种相适应的独特推车结构;通过将供板部、倒模部、载板部和推车部集成设计于同一载物台上,实现自左向右、自上而下的流水线运作,并可根据不同产品更换不同的模具,节省了场地资源;通过电机和控制器分别控制载板和模具的推送,实现机电一体化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并节省了人力,最终通过以上设计实现了成本的节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快速成型类产品初成型系统
本技术涉及快速成型类产品的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集成式快速成型类产品初成型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快速成型类产品生产加工需要由于工序较多,加工过程固定、重复,需要占用较多的人力资源和场地资源,不利于节约资源,增加了制造成本。另外,当需要生产其他快速成型类产品时,需要对部分生产环节进行重新规划和更改。因此,设计一种集成度高、且能结合机电一体化提高生产效率的生产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的技术问题及不足,提供一种集成度高、且能结合机电一体化提高生产效率的初成型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式快速成型类产品初成型系统,包括盛料罐(1)、输料管(2)、载物台(3)、供板部(4)、倒模部(5)、载板部(6)、推车部(7),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料罐(1)下端设有若干贯通孔,与所述输料管(2)的上端口相连;所述输料管(2)的下端口与所述倒模部(5)的孔道(57)连接;所述倒模部(5)的升降块(51)分为平板部分和竖直部分,且均为空心结构;所述平板部分内部有若干个贯通竖直向下的竖直通道口,连接所述孔道(57)和模具(52),所述贯通孔、所述输料管(2)、所述孔道(57)和所述模具(52)的个数与所述竖直通道口一一匹配;所述模具(52)顶部设有一通道,连接所述模具(52)中部内腔室和所述竖直通道口;所述竖直部分内部装有控制器,定时控制所述竖直通道口的关闭与开启;所述升降块(51)的竖直部分上端与电动伸缩杆(54)相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54)与电机模块(56)置于底座(55)上,支撑杆(53)上端固定于所述底座(55)上,所述支撑杆(53)下端固定于所述载物台(3)上;所述供板部(4)设置于以所述平板部分为对称中心、所述竖直部分的对侧,所述供板部(4)在所述载物台(3)上一端设有一电动伸缩推杆(45),所述电动伸缩推杆(45)与推杆电机模块(44)置于推杆底座(43)上,另一端设有若干根档杆(42),所述档杆(42)中部放置有载板(41);所述载板部(6)位于所述平板部分下方,其底部为载板部载物台(61),所述载板部载物台(61)顶部两侧设有贯通的沟槽(62),所述沟槽(62)置有两推板(63),所述推板(63)呈“工”字型且由弹簧(64)连接,所述推板(63)靠近所述供板部(4)一块固定于所述沟槽(62)上,另一块无固定,所述推板(63)上方置有载板(41);所述推车部(7)位于所述竖直部分一侧,其整体平置于所述载物台(3)上,有两个车轮(75)的一端靠近所述载板部(6),两所述车轮(75)由中间轴(711)连接,所述中间轴(711)通过轴承嵌于横梁(712)中,所述横梁(712)前端面上设有横推板(76),上端面设有固定轴(710),所述固定轴(710)上连有两转动板(79),两所述转动板(79)中间有一转动轮(77),所述转动轮(77)通过横轴与所述转动板(79)相连,所述横梁(712)后端面连有推车伸缩板(73),所述推车伸缩板(73)与所述转动板(79)连有一推车弹簧(78),所述推车伸缩板(73)与推车电机模块(72)同置于电机底座(71)上,所述推车伸缩板(73)上固定有若干个载板凸台(74)。所述载板(41)上表面为平面,下表面有两贯通的窄凹槽(411)分别位于两边,且与所述推板(63)的凸起部分相匹配;所述载板(41)下表面中部有一贯通的宽凹槽(412),所述宽凹槽(412)靠近所述供板部(4)一侧设有深沟槽(413),且所述深沟槽(413)底面与所述宽凹槽(412)底面平行,所述宽凹槽(412)另一侧有切槽(414),且所述切槽(414)底面与所述宽凹槽(412)底面成45°夹角。所述模具(52)不局限于一种,其形状根据产品的不同而采用不同形状的模具。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为节省场地空间和稳定快捷的实现载板的推送,在供板部采用了电动伸缩杆实现供板,在推车部结合了载板的设计特点和载板部的弹簧推板结构,设计了一种相适应的独特推车结构;通过将供板部、倒模部、载板部和推车部集成设计于同一载物台上,实现自左向右、自上而下的流水线运作,并可根据不同产品更换不同的模具,节省了场地资源;通过电机和控制器分别控制载板和模具的推送,实现机电一体化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并节省了人力,最终通过以上设计实现了成本的节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供板部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供板部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倒模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倒模部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载板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载板部细节图。图8为本技术的载板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弹簧推板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推车部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推车部细节图。图12为本技术的推车细节图(无车轮)。图中:1-盛料罐;2-输料管;3-载物台;4-供板部;41-载板;411-窄凹槽;412-宽凹槽;413-深沟槽;414-切槽;42-档杆;43-推杆底座;44-推杆电机模块;45-电动伸缩推杆;5-倒模部;51-升降块;52-模具;53-支撑杆;54-电动伸缩杆;55-底座;56-电机模块;57-孔道;6-载板部;61-载板部载物台;62-沟槽;63-推板;64-弹簧;7-推车部;71-电机底座;72-推车电机模块;73-推车伸缩板;74-载板凸台;75-车轮;76-横推板;77-转动轮;78-推车弹簧;79-转动板;710-固定轴;711-中间轴;712-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请参阅附图1-12,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集成式快速成型类产品初成型系统,包括盛料罐(1)、输料管(2)、载物台(3)、供板部(4)、倒模部(5)、载板部(6)、推车部(7),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料罐(1)下端设有若干贯通孔,与所述输料管(2)的上端口相连;所述输料管(2)的下端口与所述倒模部(5)的孔道(57)连接;所述倒模部(5)的升降块(51)分为平板部分和竖直部分,且均为空心结构;所述平板部分内部有若干个贯通竖直向下的竖直通道口,连接所述孔道(57)和模具(52),所述贯通孔、所述输料管(2)、所述孔道(57)和所述模具(52)的个数与所述竖直通道口一一匹配;所述模具(52)顶部设有一通道,连接所述模具(52)中部内腔室和所述竖直通道口;所述竖直部分内部装有控制器,定时控制所述竖直通道口的关闭与开启;所述升降块(51)的竖直部分上端与电动伸缩杆(54)相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54)与电机模块(56)置于底座(55)上,支撑杆(53)上端固定于所述底座(55)上,所述支撑杆(53)下端固定于所述载物台(3)上;所述供板部(4)设置于以所述平板部分为对称中心、所述竖直部分的对侧,所述供板部(4)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快速成型类产品初成型系统,包括盛料罐(1)、输料管(2)、载物台(3)、供板部(4)、倒模部(5)、载板部(6)、推车部(7),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料罐(1)下端设有若干贯通孔,与所述输料管(2)的上端口相连;所述输料管(2)的下端口与所述倒模部(5)的孔道(57)连接;所述倒模部(5)的升降块(51)分为平板部分和竖直部分,且均为空心结构;所述平板部分内部有若干个贯通竖直向下的竖直通道口,连接所述孔道(57)和模具(52),所述贯通孔、所述输料管(2)、所述孔道(57)和所述模具(52)的个数与所述竖直通道口一一匹配;所述模具(52)顶部设有一通道,连接所述模具(52)中部内腔室和所述竖直通道口;所述竖直部分内部装有控制器,定时控制所述竖直通道口的关闭与开启;所述升降块(51)的竖直部分上端与电动伸缩杆(54)相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54)与电机模块(56)置于底座(55)上,支撑杆(53)上端固定于所述底座(55)上,所述支撑杆(53)下端固定于所述载物台(3)上;/n所述供板部(4)设置于以所述平板部分为对称中心、所述竖直部分的对侧,所述供板部(4)在所述载物台(3)上一端设有一电动伸缩推杆(45),所述电动伸缩推杆(45)与推杆电机模块(44)置于推杆底座(43)上,另一端设有若干根档杆(42),所述档杆(42)中部放置有载板(41);/n所述载板部(6)位于所述平板部分下方,其底部为载板部载物台(61),所述载板部载物台(61)顶部两侧设有贯通的沟槽(62),所述沟槽(62)置有两推板(63),所述推板(63)横截面呈“工”字型由弹簧(64)连接,所述推板(63)靠近所述供板部(4)一块固定于所述沟槽(62)上,另一块无固定,所述推板(63)上方置有载板(41);/n所述推车部(7)位于所述竖直部分一侧,其整体平置于所述载物台(3)上,有两个车轮(75)的一端靠近所述载板部(6),两所述车轮(75)由中间轴(711)连接,所述中间轴(711)通过轴承嵌于横梁(712)中,所述横梁(712)前端面上设有横推板(76),上端面设有固定轴(710),所述固定轴(710)上连有两转动板(79),两所述转动板(79)中间有一转动轮(77),所述转动轮(77)通过横轴与所述转动板(79)相连,所述横梁(712)后端面连有推车伸缩板(73),所述推车伸缩板(73)与所述转动板(79)连有一推车弹簧(78),所述推车伸缩板(73)与推车电机模块(72)同置于电机底座(71)上,所述推车伸缩板(73)上固定有若干个载板凸台(7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快速成型类产品初成型系统,包括盛料罐(1)、输料管(2)、载物台(3)、供板部(4)、倒模部(5)、载板部(6)、推车部(7),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料罐(1)下端设有若干贯通孔,与所述输料管(2)的上端口相连;所述输料管(2)的下端口与所述倒模部(5)的孔道(57)连接;所述倒模部(5)的升降块(51)分为平板部分和竖直部分,且均为空心结构;所述平板部分内部有若干个贯通竖直向下的竖直通道口,连接所述孔道(57)和模具(52),所述贯通孔、所述输料管(2)、所述孔道(57)和所述模具(52)的个数与所述竖直通道口一一匹配;所述模具(52)顶部设有一通道,连接所述模具(52)中部内腔室和所述竖直通道口;所述竖直部分内部装有控制器,定时控制所述竖直通道口的关闭与开启;所述升降块(51)的竖直部分上端与电动伸缩杆(54)相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54)与电机模块(56)置于底座(55)上,支撑杆(53)上端固定于所述底座(55)上,所述支撑杆(53)下端固定于所述载物台(3)上;
所述供板部(4)设置于以所述平板部分为对称中心、所述竖直部分的对侧,所述供板部(4)在所述载物台(3)上一端设有一电动伸缩推杆(45),所述电动伸缩推杆(45)与推杆电机模块(44)置于推杆底座(43)上,另一端设有若干根档杆(42),所述档杆(42)中部放置有载板(41);
所述载板部(6)位于所述平板部分下方,其底部为载板部载物台(61),所述载板部载物台(61)顶部两侧设有贯通的沟槽(62),所述沟槽(62)置有两推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帅申航宇宋文晨李婧涵
申请(专利权)人:西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