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铰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739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擦铰链装置,包括:第一铰链元件,其联接到枢转对象;第二铰链元件,其联接到固定对象;摩擦轴,其枢转地连接第一铰链元件和第二铰链元件;和摩擦引导件,其与摩擦轴摩擦地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擦铰链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于2019年2月22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9-0021158的优先权的权益,其
技术实现思路
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擦铰链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将枢转对象摩擦地保持在期望位置或预定位置并且在枢转对象的枢转期间给予咔哒感觉,从而改善易用性和设计自由度的摩擦铰链装置。
技术介绍
铰链装置构造成枢转诸如门、盖子、覆盖物或扶手的枢转对象。例如,用于车辆的仪表板扶手可允许扶手通过铰链装置相对于仪表板箱枢转。仪表板箱具有用于存放各种小物品的空间,并且当扶手枢转时仪表板箱的顶部开口打开和关闭。铰链装置包括联接到诸如扶手的枢转对象的第一铰链元件,联接到诸如仪表板箱的固定对象的第二铰链元件,设置在第一铰链元件和第二铰链元件之间的枢转轴销,安装在枢转轴销上的扭转弹簧,以及用于锁定或解锁第一铰链元件的枢转位置的锁定结构。第一铰链元件可构造成通过扭转弹簧的弹力相对于第二铰链元件弹性地枢转。然而,传统的铰链装置由于扭转弹簧和锁定结构而具有复杂的结构,这增加了制造成本并降低了设计的自由度。传统的铰链装置不能将枢转对象适当地保持在使用者的期望位置,并且在第一铰链元件的枢转操作中没有咔哒感觉,导致枢转对象的操作感降低,并且不能适当调整枢转对象的开度。提供在该
技术介绍
部分中描述的上述信息是为了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构思的背景,并且可以包括不被认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技术构思。
技术实现思路
提出本专利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同时完整保持现有技术实现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摩擦铰链装置,其能够将枢转对象摩擦地保持在期望位置或预定位置并且在枢转对象的枢转操作期间给予咔哒感,从而改善操作感、易用性以及设计的自由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摩擦铰链装置可包括:第一铰链元件,联接到枢转对象;第二铰链元件,联接到固定对象;摩擦轴,枢转地连接第一铰链元件和第二铰链元件;和摩擦引导件,与摩擦轴摩擦地接触。摩擦轴可以具有第一摩擦表面,并且摩擦引导件可以具有与第一摩擦表面接触的第二摩擦表面。摩擦轴可包括头部和从头部延伸的圆柱部分,第一摩擦表面可形成在圆柱部分的外周面上。摩擦引导件可以具有摩擦孔,摩擦轴的圆柱部分容纳在该摩擦孔中,并且第二摩擦表面可以形成在摩擦孔的内周面上。摩擦轴可以具有第三摩擦表面,并且摩擦引导件可以具有与第三摩擦表面摩擦地接触的第四摩擦表面。第三摩擦表面可以形成在头部上,第四摩擦表面可以形成在摩擦引导件的外表面上。摩擦引导件还可包括润滑槽,润滑剂施加到该润滑槽上,并且润滑槽可围绕摩擦孔形成。第一铰链元件可包括第一安装支架和从第一安装支架延伸的第一铰链臂,第二铰链元件可包括第二安装支架和从第二安装支架延伸的第二铰链臂。第一铰链臂可以具有第一枢转凸耳,第二铰链臂可以具有第二枢转凸耳,并且第一枢转凸耳可以通过摩擦轴枢转地连接到第二枢转凸耳。摩擦轴可以固定到第二枢转凸耳上,并且摩擦引导件可以固定到第一枢转凸耳上。第二枢转凸耳可具有朝向第一铰链元件延伸的止动件,并且第一铰链臂可具有止动表面,当第一枢转凸耳枢转时,止动表面与止动件接触。第二枢转凸耳可以具有朝向第一铰链元件延伸的止动件,并且摩擦引导件可以具有第一止动突起和第二止动突起,当第一枢转凸耳枢转时,第一止动突起和第二止动突起与止动件接触。摩擦铰链装置还可包括垫圈,垫圈置于第一枢转凸耳和第二枢转凸耳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摩擦铰链装置可包括:第一铰链元件,其联接到枢转对象;第二铰链元件,联接到固定对象;枢转轴,枢转地连接第一铰链元件和第二铰链元件;摩擦轴和摩擦引导件,在第一铰链元件和第二铰链元件之间产生摩擦力。摩擦轴可以具有第一摩擦表面,并且摩擦引导件可以具有与第一摩擦表面摩擦地接触的第二摩擦表面。摩擦轴和枢转轴可以彼此平行。摩擦轴可包括圆柱部分,并且第一摩擦表面可形成在圆柱部分的外周面上。摩擦轴可以固定到第一铰链元件,并且当第一铰链元件枢转时摩擦轴可以围绕枢转轴旋转。摩擦引导件可以具有引导摩擦轴的运动的摩擦槽,并且第二摩擦表面可以形成在摩擦槽的内周面上。第一铰链元件可包括第一安装支架和从第一安装支架延伸的第一铰链臂,第二铰链元件可包括第二安装支架和从第二安装支架延伸的第二铰链臂。第一铰链臂可以具有第一枢转凸耳,第二铰链臂可以具有第二枢转凸耳,并且第一枢转凸耳可以通过枢转轴枢转地连接到第二枢转凸耳。摩擦轴可以固定到第一枢转凸耳,并且摩擦引导件可以固定到第二枢转凸耳。第二枢转凸耳可具有朝向第一铰链元件延伸的止动件,并且第一铰链臂可具有止动表面,当第一枢转凸耳枢转时,止动表面与止动件接触。摩擦引导件可具有限制摩擦轴的运动的止动表面。摩擦铰链装置还可包括垫圈,垫圈置于第一枢转凸耳和第二枢转凸耳之间。附图说明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摩擦铰链装置的透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摩擦铰链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3示出了图2的B部分的放大视图;图4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摩擦轴的放大视图;图5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摩擦引导件的放大视图;图6示出了沿着图1的箭头A的方向的处于第一铰链元件在第一位置的状态下的侧视图;图7示出了第一铰链元件在第二位置的状态;图8示出了第一铰链元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的状态;图9示出了沿图6的C-C线的剖视图;图10示出了图9的部分D的放大视图;图11示出了对图5的实施例的修改;图12示出了对图9的实施例的修改;图1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摩擦铰链装置的透视图;图1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摩擦铰链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15示出了图14的F部分的放大视图;图16示出了图14的G部分的放大视图;图17示出了图14中所示的摩擦引导件的放大视图;图18示出了图14中所示的摩擦轴的放大视图;图19示出了沿图13的箭头E的方向的处于第一铰链元件在第一位置的状态下侧视图;图20示出了第一铰链元件在第二位置的状态;图2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摩擦铰链装置的平面图;图22示出了沿图21的线H-H截取的剖视图;和图23示出了图22的K部分的放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枢转对象2:固定对象10:第一铰链元件11:第一安装支架12:第一铰链臂13:第一枢转凸耳14:联接孔15:第一枢转孔16:指状物17:间隙20:第二铰链元件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擦铰链装置,包括:/n第一铰链元件,其联接到枢转对象;/n第二铰链元件,其联接到固定对象;/n摩擦轴,其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一铰链元件和所述第二铰链元件;和/n摩擦引导件,其与所述摩擦轴摩擦地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22 KR 10-2019-00211581.一种摩擦铰链装置,包括:
第一铰链元件,其联接到枢转对象;
第二铰链元件,其联接到固定对象;
摩擦轴,其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一铰链元件和所述第二铰链元件;和
摩擦引导件,其与所述摩擦轴摩擦地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铰链装置,其中,所述摩擦轴具有第一摩擦表面,并且
所述摩擦引导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摩擦表面接触的第二摩擦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铰链装置,其中,所述摩擦轴包括头部和从所述头部延伸的圆柱部分,并且
所述第一摩擦表面形成在所述圆柱部分的外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擦铰链装置,其中,所述摩擦引导件具有摩擦孔,所述摩擦轴的圆柱部分容纳在所述摩擦孔中,并且
所述第二摩擦表面形成在所述摩擦孔的内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擦铰链装置,其中,所述摩擦轴具有第三摩擦表面,
所述摩擦引导件具有与所述第三摩擦表面摩擦地接触的第四摩擦表面,
所述第三摩擦表面形成在所述头部上,并且
所述第四摩擦表面形成在所述摩擦引导件的外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擦铰链装置,其中,所述摩擦引导件还包括润滑槽,润滑剂施加到所述润滑槽上,并且
所述润滑槽围绕所述摩擦孔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铰链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铰链元件包括第一安装支架和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延伸的第一铰链臂,并且
所述第二铰链元件包括第二安装支架和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延伸的第二铰链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擦铰链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铰链臂具有第一枢转凸耳,
所述第二铰链臂具有第二枢转凸耳,并且
所述第一枢转凸耳通过所述摩擦轴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枢转凸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摩擦铰链装置,其中,所述摩擦轴固定在所述第二枢转凸耳上,并且
所述摩擦引导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枢转凸耳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摩擦铰链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枢转凸耳具有朝向所述第一铰链元件延伸的止动件,并且
所述第一铰链臂具有止动表面,当所述第一枢转凸耳枢转时,所述止动表面与所述止动件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摩擦铰链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枢转凸耳具有朝向所述第一铰链元件延伸的止动件,并且
所述摩擦引导件具有第一止动突起和第二止动突起,当所述第一枢转凸耳枢转时,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禹桢薰郑益溱权玟佑林佯默崔奉柱金载珉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利富高韩国株式会社瑞延理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