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减震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7353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音减震楼板,涉及预制构件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减震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板体包括固定板及活动板,固定板顶壁设有容置孔,活动板插设至容置孔内,活动板底壁与容置孔孔底之间设有橡胶垫,橡胶垫的顶壁及底壁分别与活动板底壁及容置孔孔底相抵接,隔音棉位于固定板内部且位于容置孔下方。利用橡胶垫实现对活动板的支撑,这样,活动板发生的震动,可一定程度上被橡胶垫吸能,此后再由橡胶垫向固定板传递震动的过程中,震感明显减弱,从而实现了板体的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音减震楼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构件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隔音减震楼板。
技术介绍
楼板是一种现浇成一块平板,四周直接支承在墙上的一种板体。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1620501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隔音楼板,自上至下包括:木质地板、石膏板、构造用三合板以及天花板。在构造用三合板和天花板之间的空心部位均匀地设有钢制龙骨和楼面搁栅。在构造用三合板和天花板之间的空心部还填充有隔音棉,隔音棉可使得楼板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其仅能实现隔音功效,但是减震效果较差,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音减震楼板,其具有隔音减震效果均较好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音减震楼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内部预埋有隔音棉,所述板体包括固定板及活动板,所述固定板顶壁设有容置孔,所述活动板插设至容置孔内,所述活动板底壁与容置孔孔底之间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顶壁及底壁分别与活动板底壁及容置孔孔底相抵接,所述隔音棉位于固定板内部且位于容置孔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板体分为固定板及活动板,利用橡胶垫实现对活动板的支撑,这样,活动板发生的震动,可一定程度上被橡胶垫吸能,此后再由橡胶垫向固定板传递震动的过程中,震感明显减弱,从而实现了板体的减震效果。此外,在固定板内部预埋有隔音棉,从而可使得板体上方的声音传递至板体下方的过程中,大部分被有效阻断,从而使得传递至板体下方的声音将有效减弱。因此,整体上,具有隔音减震效果均较好的优势。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垫顶壁边缘沿其周向设有柔性的延伸条,所述延伸条围成环状,所述延伸条套设在活动板外侧,所述延伸条的两侧壁分别抵接活动板侧壁及容置孔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条可对活动板侧壁及容置孔侧壁之间的间隙处进行填充,避免活动板侧壁与容置孔侧壁进行碰撞,从而进一步降低活动板震动对固定板的影响。进一步地,所述延伸条两侧壁均设有若干柔性的插块,所述活动板侧壁及容置孔侧壁均设有若干供插块适配插设的插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先将活动板置于延伸条围成的环状结构内,并使得插块插设至活动板侧壁的若干插孔内,即可完成活动板与延伸条的连接,此后再将活动板及橡胶垫与延伸条整体放置于容置孔内,此时延伸条先被压缩发生形变,当安装至最终位置后,恢复形变,延伸条外侧的插块分别插设至容置孔内壁相应的若干插孔内,此后即可完成延伸条与容置孔内壁的连接,此后利用延伸条及若干插块、插孔的配合关系可使得活动板可更稳定的位于容置孔内,提升了活动板与固定板位置状态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容置孔内侧壁的底部贯穿设有排气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活动板放置于容置孔内的过程中,排气孔可及时将容置孔内多余的气体排出,提升活动板安装过程中的便捷性。进一步地,所述容置孔内侧壁的底部贯穿设有进气孔,所述活动板及橡胶垫整体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内螺纹连接有调节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置孔内壁易积存少量积水或潮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工转动调节杆,通过螺纹作用实现调节杆相对于调节孔下行,以使得调节杆底部伸出调节孔并与容置孔内壁相抵,即可使得橡胶垫底壁与容置孔底壁形成间隙,此后利用进气孔进行送风,并最终自排气孔排出,以实现容置孔底壁与橡胶垫底壁间隙处的通风,便于恢复容置孔内的干燥状态。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孔及排气孔内部均设有防尘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需使用进气孔及排气孔时,利用防尘塞封堵进气孔及排气孔,从而可减少外界灰尘进入进气孔及排气孔内,便于维持进气孔、排气孔及容置孔内部的整洁度。进一步地,两所述防尘塞分别与进气孔及排气孔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得防尘塞不易沿其轴向自行滑脱进气孔或排气孔,即防尘塞安装完成后的稳定性更高。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孔顶部开口处的一段设有与其同轴心的让位孔,所述调节杆顶部一段位于让位孔内,所述让位孔内适配插设有盖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利用盖板对让位孔顶部开口处进行封盖,使得调节杆位于让位孔内部,即调节杆不影响活动板顶壁的平整度,当需要调整调节杆时,可将盖板取出让位孔内后即可实现对调节杆的调整,操作方便。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顶壁设有助力杆,所述盖板侧壁设有供助力杆适配插设的助力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盖板取出让位孔内后,可将助力杆插设至助力孔内,此后转动盖板即可实现对调节杆的转动,有效利用了盖板,无需借助额外的辅助工具,提升了转动调节杆过程中的操控便捷性。进一步地,所述盖板顶壁固定连接有持握块,所述持握块侧壁沿其周向设有嵌置环槽。盖板外壁光滑且整体插设至让位孔内,不易取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盖板抽离让位孔时,将指端甚至嵌置环槽内即可更稳定的实现盖板的提升,且手部不易滑脱,提高了操控稳定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采用了板体包括固定板及活动板,固定板顶壁设有容置孔,活动板插设至容置孔内,活动板底壁与容置孔孔底之间设有橡胶垫,橡胶垫的顶壁及底壁分别与活动板底壁及容置孔孔底相抵接,隔音棉位于固定板内部且位于容置孔下方。将板体分为固定板及活动板,利用橡胶垫实现对活动板的支撑,这样,活动板发生的震动,可一定程度上被橡胶垫吸能,此后再由橡胶垫向固定板传递震动的过程中,震感明显减弱,从而实现了板体的减震效果。此外,在固定板内部预埋有隔音棉,从而可使得板体上方的声音传递至板体下方的过程中,大部分被有效阻断,从而使得传递至板体下方的声音将有效减弱。因此,整体上,具有隔音减震效果均较好的优势。2、采用了橡胶垫顶壁边缘沿其周向设有柔性的延伸条,延伸条围成环状,延伸条套设在活动板外侧,延伸条的两侧壁分别抵接活动板侧壁及容置孔侧壁。延伸条可对活动板侧壁及容置孔侧壁之间的间隙处进行填充,避免活动板侧壁与容置孔侧壁进行碰撞,从而进一步降低活动板震动对固定板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固定板与活动板连接关系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助力杆与助力孔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板体;11、固定板;110、容置孔;12、活动板;120、让位孔;13、盖板;14、隔音棉;2、橡胶垫;21、延伸条;22、插块;220、插孔;3、防尘塞;31、进气孔;32、排气孔;4、调节杆;40、调节孔;41、助力杆;410、助力孔;5、持握块;50、嵌置环槽;51、嵌置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隔音减震楼板,其包括由固定板11及活动板12组成的板体1,固定板11顶壁设有容置孔110,活动板12间隙配合的插设至容置孔110内,且活动板12顶壁与固定板11顶壁位于同一平面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音减震楼板,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内部预埋有隔音棉(14),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包括固定板(11)及活动板(12),所述固定板(11)顶壁设有容置孔(110),所述活动板(12)插设至容置孔(110)内,所述活动板(12)底壁与容置孔(110)孔底之间设有橡胶垫(2),所述橡胶垫(2)的顶壁及底壁分别与活动板(12)底壁及容置孔(110)孔底相抵接,所述隔音棉(14)位于固定板(11)内部且位于容置孔(110)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音减震楼板,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内部预埋有隔音棉(14),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包括固定板(11)及活动板(12),所述固定板(11)顶壁设有容置孔(110),所述活动板(12)插设至容置孔(110)内,所述活动板(12)底壁与容置孔(110)孔底之间设有橡胶垫(2),所述橡胶垫(2)的顶壁及底壁分别与活动板(12)底壁及容置孔(110)孔底相抵接,所述隔音棉(14)位于固定板(11)内部且位于容置孔(110)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减震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2)顶壁边缘沿其周向设有柔性的延伸条(21),所述延伸条(21)围成环状,所述延伸条(21)套设在活动板(12)外侧,所述延伸条(21)的两侧壁分别抵接活动板(12)侧壁及容置孔(110)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音减震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条(21)两侧壁均设有若干柔性的插块(22),所述活动板(12)侧壁及容置孔(110)侧壁均设有若干供插块(22)适配插设的插孔(2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减震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孔(110)内侧壁的底部贯穿设有排气孔(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勇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易家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