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纤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725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天然植物油脂的聚酰胺纤维,其中含有占聚酰胺纤维总量0.1~15.0wt%的天然植物油脂,以及占聚酰胺纤维总量0.1~15.0wt%的分散剂改性热塑性聚合物。由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聚酰胺纤维中,天然植物油脂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酰胺纤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酰胺纤维,具体的涉及一种以聚酰胺为主要原料并含有天然植物油脂的聚酰胺纤维。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进步,合成纤维产业日新月异,聚酰胺纤维以其特有的强度大、耐磨、耐腐蚀、耐疲劳、回弹性好等优点,在衣料服装、产业、装饰地毯等三大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是,聚酰胺纤维也存在吸水性差、抗静电性不好等缺点。为了克服上述缺点,现有技术中可在聚酰胺纤维中加入上述天然植物油脂。天然植物油脂是由植物压榨提炼得到的主要产品,为液态环保型油脂,可以显著提高聚酰胺纤维的保湿性和抗静电性,聚酰胺纤维的手感更柔软,亲肤性也得到提高,并且十分环保。将天然植物油脂添加到聚酰胺纤维中,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将天然植物油脂添加到后加工整理剂中,使天然植物油脂在织物的后加工整理过程中以涂层的形式添加到织物中,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经过多次洗涤,天然植物油脂涂层易剥落、耐久性差。中国专利CN103547619A公开了将天然油脂添加到各种聚酯中,但在具体实施时仅使用了聚丙烯和天然油脂混合。而天然植物油脂与聚酰胺的相容性较差,分散性不良,应用范围受到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均匀分散的天然植物油脂的聚酰胺纤维。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聚酰胺纤维,含有占聚酰胺纤维总量0.1~15.0wt%的天然植物油脂,以及占聚酰胺纤维总量0.1~15.0wt%的分散剂改性热塑性聚合物。所述天然植物油脂优选橄榄油。所述分散剂改性热塑性聚合物中优选含有含磺酸盐基团的间苯二甲酸结构单元和聚烷基二醇结构单元。所述分散剂改性热塑性聚合物中含磺酸盐基团的间苯二甲酸结构单元的含量相对于全部二元酸成分优选1.0~20.0mol%。所述分散剂改性热塑性聚合物中聚烷基二醇结构单元的含量相对于热塑性聚合物优选0.5~20.0wt%。所述聚烷基二醇结构单元优选聚乙二醇结构单元、聚丙二醇结构单元或聚丁二醇结构单元。所述聚烷基二醇结构单元的数均分子量优选300~10000g/mol。所述分散剂改性热塑性聚合物优选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改性聚酰胺。所述聚酰胺纤维的横截面上天然植物油脂的分散径/单丝纤维直径的比值优选在0.20以下。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聚酰胺中添加热塑性聚合物作为分散剂,使得天然植物油脂分散均匀,天然植物油脂在聚酰胺中的分散经小,聚酰胺的保湿亲肤性良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提高聚酰胺纤维的保湿性能,在聚酰胺纤维中添加了天然植物油脂。同时,添加天然植物油脂后,聚酰胺纤维表面形成许多微小的凹凸,所制成的面料在和人体皮肤接触时,会有一种亲肤滑爽的感觉,穿着起来也会更加舒适。所述天然植物油脂可以是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玉米油、棉籽油、向日葵油、橄榄油等。其中,橄榄油极佳的美容功效、保护皮肤、对骨骼具有很大益处,还具有抗癌、防辐射、抗衰老等功能。添加到聚酰胺纤维中,可以显著改善聚酰胺纤维的柔软性、湿润感和滑爽感,并且十分环保。因此,本专利技术中的天然植物油脂优选橄榄油。本专利技术所述聚酰胺纤维中,天然植物油脂的含量占聚酰胺纤维总量的0.1~15.0wt%。天然植物油脂的含量低于0.1wt%的话,聚酰胺纤维的保湿性得不到提高,亲肤性也不好;天然植物油脂的含量高于15.0wt%的话,则聚酰胺和天然植物油脂的混合物制备纤维时的成纤性不好。从纤维的亲肤性和成纤性两方面综合方面考虑,本专利技术所述纤维中天然植物油脂的含量优选占聚酰胺纤维总量的2.0~10.0wt%。由于天然植物油脂与聚酰胺的界面相容性不好,导致天然植物油脂在聚酰胺中分散性不好,添加后纤维的成纤性不是太好。为了提高天然植物油脂在聚酰胺纤维中的分散性,本专利技术在聚酰胺中加入了分散剂,具体为改性热塑性聚合物。聚酰胺纤维中分散剂改性热塑性聚合物占聚酰胺纤维总量的0.1~15.0wt%。分散剂改性热塑性聚合物的含量低于0.1wt%的话,达不到提高天然植物油脂分散性的目的;分散剂改性热塑性聚合物的含量高于15.0wt%的话,会产生一定的增塑效果,降低聚酰胺纤维的物性。所述分散剂改性热塑性聚合物中优选含有含磺酸盐基团的间苯二甲酸结构单元和聚烷基二醇结构单元。含磺酸集团的间苯二甲酸结构单元不仅可以与聚酰胺较好的结合,并且其乳化作用可以提高天然植物油脂的分散性;聚烷基二醇结构单元与天然植物油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天然植物油脂在聚酰胺中的分散性。分散剂改性热塑性聚合物中含磺酸盐基团的间苯二甲酸结构单元的含量相对于全部二元酸成分为1.0~20.0mol%。含磺酸盐基团的间苯二甲酸结构单元的含量太低的话,达不到提高天然植物油脂在聚酰胺中分散的效果;含磺酸盐基团的间苯二甲酸结构单元的含量太高的话,含磺酸盐基团的间苯二甲酸成分的增粘会导致纺丝初期压力高,同时含磺酸盐基团的间苯二甲酸成分的低聚物也会导致纺丝过程中滤压上升。分散剂改性热塑性聚合物中聚烷基二醇结构单元的含量相对于热塑性聚合物为0.5~20.0wt%。聚烷基二醇结构单元不仅可以提高天然植物油脂在聚酰胺中分散性,其长直链的结构也可以有效缓解含磺酸盐基团的间苯二甲酸的增粘。聚烷基二醇结构单元的含量太低的话,既不能有效防止发挥其减粘效果,抑制含磺酸基团的间苯二甲酸成分的增粘作用,也不能有效的提高天然植物油脂在聚酰胺中的分散性;聚烷基二醇结构单元的含量太高的话,会对聚酰胺的物性带来较大影响。所述聚烷基二醇结构单元可以是聚乙二醇结构单元、聚丙二醇结构单元、聚丁二醇结构单元、聚十二烷基二醇结构单元等。其中优选聚乙二醇结构单元、聚丙二醇结构单元或聚丁二醇结构单元。所述聚烷基二醇结构单元的数均分子量为300~10000g/mol。聚烷基二醇结构单元的数均分子量太低的话,纺丝中低聚物会导致纺丝过程中滤压上升,纺丝稳定性差;聚烷基二醇结构单元的数均分子量太高的话,不能有效的提高天然植物油脂在聚酰胺中的分散。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分散剂改性热塑性聚合物优选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改性聚酰胺。本专利技术所述聚酰胺纤维,为了保证纺丝过程中良好的成纤性,聚酰胺纤维的横截面上天然植物油脂的分散径/单丝纤维直径的比值在0.20以下。本专利技术的聚酰胺纤维,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制备得到:先将聚酰胺聚合物和天然植物油脂制成母粒,然后将聚酰胺聚合物切片和母粒一起投入料仓,经混料器混合后喂入螺杆挤出机,最后经纺丝得到聚酰胺纤维;或者先将热塑性聚合物切片投入料仓,然后通过液体添加设备在螺杆挤出机切片进料口添加天然植物油脂,在切片熔融后均匀混合后喂入螺杆挤出机,最后经纺丝得到聚酰胺纤维。在制备上述聚酰胺聚合物和天然植物油脂的母粒时,天然植物油脂和聚酰胺聚合物的重量可以是为20~50:80~50。上述纺丝方法可以采用任何公知的熔融纺丝法,如一步法牵伸丝、二步法加工丝等。由于天然植物油脂的存在,本专利技术的聚酰胺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该聚酰胺纤维中含有占聚酰胺纤维总量0.1~15.0wt%的天然植物油脂,以及占聚酰胺纤维总量0.1~15.0wt%的分散剂改性热塑性聚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该聚酰胺纤维中含有占聚酰胺纤维总量0.1~15.0wt%的天然植物油脂,以及占聚酰胺纤维总量0.1~15.0wt%的分散剂改性热塑性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植物油脂为橄榄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改性热塑性聚合物中含有含磺酸盐基团的间苯二甲酸结构单元和聚烷基二醇结构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改性热塑性聚合物中含磺酸盐基团的间苯二甲酸结构单元的含量相对于全部二元酸成分为1.0~20.0mol%。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改性热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杰吉宫隆之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