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磁能单元及螺旋磁场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712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磁能单元,属于磁相关的医疗保健器具的技术领域;其包括非导磁材料制成的转动盘和磁铁组件,磁铁组件包括至少一对以转动盘中心线对称分布的磁铁,该磁铁由不同极性的两部分组成,且其磁性分界面与水平面呈非90°的夹角设置;同对的两磁铁上端面的磁性呈不同极性状态设置,且不同对的相邻两磁铁上端面呈不同极性状态设置;还提供了一种螺旋磁场发生装置,包括高效磁能单元、电机及金属主轴,金属主轴上固定有同轴的塑料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产生或者释放高强度的磁能,且该磁能磁力线呈发散型状态散发而提升磁能磁力线的拱高,另利用该高效磁能单元的磁场发生装置产生螺旋磁场,增强磁场强度及提升保健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磁能单元及螺旋磁场发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磁相关的医疗保健器具的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磁能单元及采用该高效磁能单元的螺旋磁场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多年的临床试验证实利用磁场对一些疾病的治疗具有突出的疗效,磁能是目前所发现唯一能够同步均匀穿透贯通人体全身而不造成伤害的物理能量,为此而研发了旋磁治疗机,通过磁场不断变化使细胞产生振动,从而提高细胞活性,提高人体免疫力及保健效果。现有旋磁治疗机大多仅有一组磁铁或者仅有设置在治疗床上下两侧的一对磁铁,由于磁铁的大小有限及磁力线分布不合理,磁铁本身产生的空间磁场强度、区域均比较小,对人体产生的刺激还不能达到较好的磁疗保健效果,另外,当磁性物体转到人体某个部位时,也不能完全对该部位产生足够强的磁保健效果,有较多的盲点,不能全方位地刺激到各个经络,不能达到较好的活络经脉、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功能等效果,进而导致磁疗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磁能单元,其可产生或者释放高强度的磁能,且该磁能磁力线呈发散型状态散发而提升磁能磁力线的拱高,另外,利用该高效磁能单元的磁场发生装置产生螺旋磁场,增强了磁场强度及提升了保健效果。该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磁能单元,包括非导磁材料制成的转动盘和设于该转动盘上的磁铁组件;较佳地,所述磁铁组件包括至少一对以所述转动盘中心线对称分布的磁铁,该磁铁由不同极性的两部分组成,且其磁性分界面与水平面呈非90°的夹角设置;同对的两所述磁铁上端面的磁性呈不同极性状态设置,且不同对的相邻两所述磁铁上端面呈不同极性状态设置;所述磁铁采用此结构,实现磁能磁力线呈磁性分界面与水平面呈非90°的状态散发,达到扩展发散范围的目的,实现磁疗区域较现行的磁疗范围更广的效果。较佳地,所述磁铁的磁性分界面与水平面呈30°~60°设置;使得磁能磁力线的拱度增高,穿透深度和辐射面积增加。较佳地,两两相邻的所述磁铁底部之间设有导向磁条,该导向磁条导通两两相邻的所述磁铁底部的磁能磁力线;其目的是形成一个闭合磁场,减少漏磁现象的发生。较佳地,所述导向磁条呈弧线形凸台结构,其凸台部的高度与所述磁铁的高度比值范围为0.4~0.6;该设置的目的是强化形成闭合磁场的导磁效果,可达到较高的高斯强度。较佳地,所述导向磁条的弧线形底座部的弧线长度介于两两相邻所述磁铁的外侧边之间弧线长度及其内侧边之间弧线长度;该设置的目的是强化形成闭合磁场的导磁效果,可达到较高的高斯强度。较佳地,所述转动盘上端面挖设有吻合安置所述磁铁的置物槽,及其下端面挖设有吻合安置所述导向磁条的避让槽;所述磁铁对应嵌入安装在所述置物槽内,所述导向磁条对应嵌入安装在所述避让槽内。较佳地,所述转动盘的材料为包括但不限于铝、铁或塑胶的材料。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螺旋磁场发生装置,包括上述的所述高效磁能单元、电机及金属主轴;较佳地,所述金属主轴上固定有同轴的塑料轴,该塑料轴沿着轴向向外延伸,所述高效磁能单元固定在所述塑料轴外端部并以所述塑料轴轴心作为旋转轴心;采用所述塑料轴延伸当轴心旋转,可减少磁场损耗。较佳地,所述电机通过变速箱连接所述金属主轴;所述变速箱侧方设有所述金属主轴,两所述金属主轴分别同轴固定有所述塑料轴。较佳地,所述变速箱为涡轮蜗杆变速箱;采用该涡轮蜗杆变速箱作为动力源传动,传动平稳,扭矩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较传统的旋磁治疗机具有如下有点:1、采用包括至少一对以所述转动盘中心线对称分布磁铁的所述磁铁组件,该磁铁由不同极性的两部分组成,且其磁性分界面与水平面呈非90°的夹角设置;同对的两所述磁铁上端面的磁性呈不同极性状态设置,且不同对的相邻两所述磁铁上端面呈不同极性状态设置;所述磁铁采用此结构,实现磁能磁力线呈磁性分界面与水平面呈非90°的状态散发,达到扩展发散范围的目的,实现磁疗区域较现行的磁疗范围更广的效果,避免传统磁铁本身产生的区域较小,对人体产生的刺激达不到较好的磁疗保健效果。2、通过在两两相邻的所述磁铁底部之间设有导向磁条,所述导向磁条呈弧线形凸台结构,其凸台部分的高度与所述磁铁的高度比值范围为0.4~0.6,并且其弧线形底座部分的弧线长度介于两两相邻所述磁铁的外侧边之间弧线长度及其内侧边之间弧线长度;该导向磁条的设置实现其与导通的相邻两磁铁端部形成闭合磁场,磁能磁力线从一个磁铁经该导向磁条达到另一磁铁,防止发生漏磁现象,可以有效避免磁场的损失,提高了磁能的利用率和保健效果;另外,通过相关参数设置,其目的是强化形成闭合磁场的导磁效果,可达到较高的高斯强度。3、采用电机通过变速箱连接金属主轴,金属主轴上固定有同轴的塑料轴,高效磁能单元固定在塑料轴外端部并以塑料轴轴心作为旋转轴心,且变速箱为涡轮蜗杆变速箱;一是避免传统金属轴在极性相反的磁铁中间穿过,对于高强磁磁场损耗太大的情况;二是采用该涡轮蜗杆变速箱作为动力源传动,使其具有传动平稳、扭矩大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高效磁能单元主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向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高效磁能单元另一实施例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高效磁能单元另一实施例结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螺旋磁场发生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螺旋磁场发生装置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高效磁能单元、11-转动盘、12-磁铁组件、13-导向磁条、14-磁铁、15-置物槽、16-避让槽、17-凸台部、18-弧线形底座部、20-电机、30-金属主轴、31-塑料轴、40-变速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高效磁能单元10,包括非导磁材料制成的转动盘11和设于该转动盘上的磁铁组件12,具体地,所述转动盘11的材料为包括但不限于铝、铁或塑胶的材料;较佳地;优选地,所述磁铁组件12包括至少一对以所述转动盘11中心线对称分布的磁铁14,该磁铁14由不同极性的两部分组成,且其磁性分界面与水平面呈非90°的夹角设置;同对的两所述磁铁14上端面的磁性呈不同极性状态设置,且不同对的相邻两所述磁铁14上端面呈不同极性状态设置;本实施例中,采用一对所述磁铁组件12,其中,所述磁铁14由不同极性的两部分组成,且其磁性分界面与水平面呈非90°的夹角设置,使得同对的两所述磁铁14在所述转动盘11端面部位产生的磁能磁力线呈磁性分界面与水平面呈非90°的状态散发,达到扩展发散范围的目的,实现磁疗区域较现行的磁疗范围更广的效果,避免传统磁铁本身产生的区域较小,对人体产生的刺激达不到较好的磁疗保健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磁铁14的磁性分界面与水平面呈30°~60°设置,使得磁能磁力线的拱度增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磁能单元,包括非导磁材料制成的转动盘和设于该转动盘上的磁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组件包括至少一对以所述转动盘中心线对称分布的磁铁,该磁铁由不同极性的两部分组成,且其磁性分界面与水平面呈非90°的夹角设置;同对的两所述磁铁上端面的磁性呈不同极性状态设置,且不同对的相邻两所述磁铁上端面呈不同极性状态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磁能单元,包括非导磁材料制成的转动盘和设于该转动盘上的磁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组件包括至少一对以所述转动盘中心线对称分布的磁铁,该磁铁由不同极性的两部分组成,且其磁性分界面与水平面呈非90°的夹角设置;同对的两所述磁铁上端面的磁性呈不同极性状态设置,且不同对的相邻两所述磁铁上端面呈不同极性状态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磁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的磁性分界面与水平面呈30°~60°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磁能单元,其特征在于:两两相邻的所述磁铁底部之间设有导向磁条,该导向磁条导通两两相邻的所述磁铁底部的磁能磁力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磁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磁条呈弧线形凸台结构,其凸台部的高度与所述磁铁的高度比值范围为0.4~0.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磁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磁条的弧线形底座部的弧线长度介于两两相邻所述磁铁的外侧边之间弧线长度及其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银磁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