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引流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7041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引流袋,现有的引流袋在将导流管插入膀胱内部时容易脱落,且容易出现尿液流出外侧弄脏衣物的情况,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第一导尿管、挡尿圈、接尿袋、第二导尿管、导出装置和调节装置;第一导尿管进尿口处设置成球囊管头,球囊管头的下端安装有挡尿圈,挡尿圈套接在第一导尿管的外周,挡尿圈底端外壁安装有两组第一挂片,第一挂片上套接有橡胶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挡尿圈的安装将其紧密贴附在尿到外侧,从而阻挡尿液直接流入使用者的衣物或者床单上将其弄脏的情况,两组橡胶绳的可挂套在两腿的臀部上,有利于挡尿圈进一步紧密贴附在尿到外侧,也能使球囊管头紧密贴合在尿道内部,防止其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引流袋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引流袋。
技术介绍
在临床医学中,需要对患者做完手术之后,需要使用到引流袋预防血液、消化液、渗出液等在腹腔内或手术野内积聚,以免组织损伤,也能够排除腹腔脓液和坏死组织,防止感染。引流袋一般是供体外收集临床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液或者尿液而使用。在使用引流袋过程中需要使导尿管插入膀胱内部不易脱落,在对引流袋中的尿液或者废液进行数据读取时,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6275901U)一种新型导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尿管主体和真丝固定胶带,所述真丝固定胶带固定于所述导尿管主体的球囊充气口与所述导尿管主体连接的管道上;其中,所述真丝固定胶带垂直于所述管道向两侧延伸,且所述真丝固定胶带的粘性面粘有与所述粘性面吻合的离型纸;所述真丝固定胶带外侧固定有一用于夹住所述导尿管主体的引流袋接口管的导尿管夹,所述导尿管夹可拆卸于所述真丝固定胶带。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现有的引流袋在将导流管插入膀胱内部时容易脱落,且容易出现尿液流出外侧弄脏衣物的情况;2.现有的引流袋在进行尿液或者废液含有量数据读取时,接尿袋容易发生轻微倾斜导致数据读取不精确,从而影响数据读取错误。本申请通过挡尿板提高了导尿管的紧密贴附性和阻挡尿液流出外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引流袋,解决了尿液易流出外侧、尿液读取不精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引流袋,包括第一导尿管、挡尿圈、接尿袋、第二导尿管、导出装置和调节装置;第一导尿管进尿口处设置成球囊管头,球囊管头的下端安装有挡尿圈,挡尿圈套接在第一导尿管的外周,挡尿圈底端外壁安装有两组第一挂片,第一挂片上套接有橡胶绳,橡胶绳的尾端穿过调节固定柱,调节固定柱套接在橡胶绳的首尾端的外周,第一导尿管的出尿管端连接有接尿袋,接尿袋为矩形结构,接尿袋的外周侧边均设置有四组刻度线,接尿袋左右两侧靠近上端安装有两组第二挂片;第二导尿管的进尿口端固定连接在接尿袋的侧面底端,第二导尿管的尾端安装有导出装置,导出装置由固定头、连接圈、导出头、挂绳和盖帽组成,固定头固定贯穿入第二导尿管的尾端内部,固定头的尾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圈,连接圈的尾端固定连接有导出头,连接圈的外壁上连接有挂绳,挂绳的另一端连接有盖帽,第二导尿管中间套接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是由外壳和滚轮组成,外壳内部设置有矩形槽轨,第二导尿管穿过外壳位于矩形槽轨的内部,矩形槽轨内安装有滚轮。优选的,接尿袋通过透明塑料材质制成。优选的,球囊管头通过天然乳胶制成。优选的,盖帽的内径等于连接圈的外径。优选的,第一挂片和第二挂片均通过软塑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安装的球囊管头通过天然乳胶制成,塞入尿道时会减轻使用者的不适感,避免使用者带来痛苦,进行尿液导出时,有时会出现尿液流到外面弄脏衣服和床单等情况,造成使用者尴尬的同时,也不易于衣物的清洗,通过挡尿圈的安装将其紧密贴附在尿到外侧,从而阻挡尿液直接流入使用者的衣物或者床单上,提高了使用者的实用性。2、本技术通过两组橡胶绳的可挂套在两腿的臀部上,有利于挡尿圈进一步紧密贴附在尿到外侧,对挡尿圈有一定的拉力作用,同时也能使球囊管头紧密贴合在尿道内部,防止其脱落,影响尿液引流的正常进行橡胶绳首尾两端穿过调节固定柱,调节固定柱可根据使用者臀部大小随意调节橡胶绳的长短,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3、本技术将接尿袋设置成矩形结构,有利于对接尿袋中的尿液进行测量时,可将接尿袋水平放置,避免倾斜放置引起数据去读错误,影响后期检查的结果,在接尿袋侧面设置有四组刻度线,可通过刻度线精确读取接尿袋中的尿液含量,且四组刻度线之间的精确对比可避免出现尿液倾斜的情况出现,提高了尿液含量读取的精确性。4、本技术通过在第二导尿管尾端安装有导出装置,可通过导出装置将接尿袋中的尿液引流出来,方便快捷,且不会弄脏手,当不需要引流时,可通过盖帽包住导出头套在连接圈的外周,避免导出头长期露在外面滋生细菌,影响后期尿液的检测结果,在第二导尿管中间安装有调节装置,可通过调节装置调节尿液导出时的流量大小,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引流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导出装置和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导尿管;2、球囊管头;3、挡尿圈;4、第一挂片;5、橡胶绳;6、调节固定柱;7、接尿袋;8、刻度线;9、第二挂片;10、第二导尿管;11、导出装置;1101、固定头;1102、连接圈;1103、导出头;1104、挂绳;1105、盖帽;12、调节装置;1201、外壳;1202、矩形槽轨;1203、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新型引流袋,包括第一导尿管1、挡尿圈3、接尿袋7、第二导尿管10、导出装置11和调节装置12;第一导尿管1进尿口处设置成球囊管头2,球囊管头2的下端安装有挡尿圈3,挡尿圈3套接在第一导尿管1的外周,挡尿圈3底端外壁安装有两组第一挂片4,第一挂片4上套接有橡胶绳5,橡胶绳5的尾端穿过调节固定柱6,调节固定柱6套接在橡胶绳5的首尾端的外周,第一导尿管1的出尿管端连接有接尿袋7,接尿袋7为矩形结构,接尿袋7的外周侧边均设置有四组刻度线8,接尿袋7左右两侧靠近上端安装有两组第二挂片9;第二导尿管10的进尿口端固定连接在接尿袋7的侧面底端,第二导尿管10的尾端安装有导出装置11,导出装置11由固定头1101、连接圈1102、导出头1103、挂绳1104和盖帽1105组成,固定头1101固定贯穿入第二导尿管10的尾端内部,固定头1101的尾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圈1102,连接圈1102的尾端固定连接有导出头1103,连接圈1102的外壁上连接有挂绳1104,挂绳1104的另一端连接有盖帽1105,第二导尿管10中间套接有调节装置12,调节装置12是由外壳1201和滚轮1203组成,外壳1201内部设置有矩形槽轨1202,第二导尿管10穿过外壳1201位于矩形槽轨1202的内部,矩形槽轨1202内安装有滚轮1203。其中,接尿袋7通过透明塑料材质制成。其中,球囊管头2通过天然乳胶制成。其中,盖帽1105的内径等于连接圈1102的外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引流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尿管(1)、挡尿圈(3)、接尿袋(7)、第二导尿管(10)、导出装置(11)和调节装置(12);/n第一导尿管(1)进尿口处设置成球囊管头(2),球囊管头(2)的下端安装有挡尿圈(3),挡尿圈(3)套接在第一导尿管(1)的外周,挡尿圈(3)底端外壁安装有两组第一挂片(4),第一挂片(4)上套接有橡胶绳(5),橡胶绳(5)的尾端穿过调节固定柱(6),调节固定柱(6)套接在橡胶绳(5)的首尾端的外周,第一导尿管(1)的出尿管端连接有接尿袋(7),接尿袋(7)为矩形结构,接尿袋(7)的外周侧边均设置有四组刻度线(8),接尿袋(7)左右两侧靠近上端安装有两组第二挂片(9);/n第二导尿管(10)的进尿口端固定连接在接尿袋(7)的侧面底端,第二导尿管(10)的尾端安装有导出装置(11),导出装置(11)由固定头(1101)、连接圈(1102)、导出头(1103)、挂绳(1104)和盖帽(1105)组成,固定头(1101)固定贯穿入第二导尿管(10)的尾端内部,固定头(1101)的尾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圈(1102),连接圈(1102)的尾端固定连接有导出头(1103),连接圈(1102)的外壁上连接有挂绳(1104),挂绳(1104)的另一端连接有盖帽(1105),第二导尿管(10)中间套接有调节装置(12),调节装置(12)由外壳(1201)和滚轮(1203)组成,外壳(1201)内部设置有矩形槽轨(1202),第二导尿管(10)穿过外壳(1201)位于矩形槽轨(1202)的内部,矩形槽轨(1202)内安装有滚轮(12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引流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尿管(1)、挡尿圈(3)、接尿袋(7)、第二导尿管(10)、导出装置(11)和调节装置(12);
第一导尿管(1)进尿口处设置成球囊管头(2),球囊管头(2)的下端安装有挡尿圈(3),挡尿圈(3)套接在第一导尿管(1)的外周,挡尿圈(3)底端外壁安装有两组第一挂片(4),第一挂片(4)上套接有橡胶绳(5),橡胶绳(5)的尾端穿过调节固定柱(6),调节固定柱(6)套接在橡胶绳(5)的首尾端的外周,第一导尿管(1)的出尿管端连接有接尿袋(7),接尿袋(7)为矩形结构,接尿袋(7)的外周侧边均设置有四组刻度线(8),接尿袋(7)左右两侧靠近上端安装有两组第二挂片(9);
第二导尿管(10)的进尿口端固定连接在接尿袋(7)的侧面底端,第二导尿管(10)的尾端安装有导出装置(11),导出装置(11)由固定头(1101)、连接圈(1102)、导出头(1103)、挂绳(1104)和盖帽(1105)组成,固定头(1101)固定贯穿入第二导尿管(10)的尾端内部,固定头(1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蕾
申请(专利权)人:蒲江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