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太阳帆板电流信息的对日定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6814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8
一种基于太阳帆板电流信息的对日定向方法,基于太阳翼电流信息实现卫星对日定向,利用太阳帆板的电流信息来控制星体转动,使帆板对日角度控制在要求范围内,解决了传统的在轨使用的太阳敏感器在安装后容易发生异常且无法实现对日的问题,在不提升敏感器安装数量和成本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对日定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太阳帆板电流信息的对日定向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太阳帆板电流信息的对日定向方法,属于航天器姿态确定领域。
技术介绍
三轴对地卫星在能源安全模式下通常先将太阳翼转动到指定角度,再通过星体或太阳翼上的太阳敏感器控制卫星姿态使太阳翼的法线尽量指向太阳,以保证卫星能源,而太阳翼实际输出电流=太阳翼理论最大电流*cosθ,θ是太阳翼法线与太阳光矢量的夹角,取值范围0-180度。当θ≥90度时太阳翼的实际输出电流为0。在轨常使用的太阳敏感器有0-1式太阳敏感器、数字式太阳敏感器、模拟式太阳敏感器。这些敏感器虽然体积不大,重量较轻,功耗也很小,但卫星必须配置有这些敏感器且在敏感器安装过程中需考虑卫星结构避免发生遮挡问题。当安装的敏感器发生异常后卫星也将无法实现对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在轨使用的太阳敏感器在安装后容易发生异常且无法实现对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太阳帆板电流信息的对日定向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基于太阳帆板电流信息的对日定向方法,步骤如下:(1)进入对日搜索流程,测量星体初始姿态下帆板的电流值,对卫星运行参数进行初始化,并记录当前时刻星体初始姿态数据;(2)判断步骤(1)测得星体初始姿态下电流值是否大于预设搜索电流阈值,若大于等于预设电流阈值,则进入太阳快速捕获流程,捕获完成后进入步骤(3);若小于等于预设电流阈值,则进入太阳360度捕获流程,捕获完成后进入步骤(3);(3)获取对日搜索流程完成后的星体待定向姿态下电流值,记录星体待定向姿态数据,并控制卫星保持在完成对日搜索后帆板最大电流位置对应的待定向姿态,完成对日搜索,进入对日定向流程;(4)将步骤(3)所得星体待定向姿态数据中包含的电流值与预设定向电流阈值进行比较,若小于预设定向电流阈值,则进入对日定向快速捕获流程,否则不进行对日定向快速捕获,于当前星体运行周期内保持卫星漂浮状态直至之后任一星体运行周期内待定向姿态下电流值小于等于预设定向电流阈值时,进入对日定向快速捕获流程,完成星体对日定向。所述步骤(2)中,太阳快速捕获流程步骤具体为:(2-1)利用卫星陀螺敏感器及星上执行机构控制星体以特定角速度绕X轴正向转动,每转动特定角度则将卫星当前姿态作为一个测量点,于每个测量点对太阳帆板电流进行测量并记录,同时与上一个测量点记录电流数据进行比较;(2-2)若当前测量点测量电流数据大于上一个测量点的测量电流数据,则继续进行转动,若当前测量点测量电流数据不大于上一个测量点的测量电流数据,则判断上一个测量点是否为星体初始姿态的第一个测量点,若不是则将上一个测量点的测量电流数据作为星体绕X轴转动的最大电流点,并进入步骤(2-4);否则改变星体转动方向,控制星体绕X轴反向转动,每转动特定角度则将卫星当前姿态作为一个测量点,于每个测量点对太阳帆板电流进行测量并记录,同时与上一个测量点记录电流数据进行比较;(2-3)在步骤(2-2)基础上,若当前测量点测量电流数据大于上一个测量点的测量电流数据,则继续进行转动,若当前测量点测量电流数据不大于上一个测量点的测量电流数据,则将上一个测量点的测量电流数据作为星体绕X轴转动的最大电流点;(2-4)利用卫星陀螺敏感器及星上执行机构控制星体以特定角速度绕Y轴正向转动,每转动特定角度则将卫星当前姿态作为一个测量点,于每个测量点对太阳帆板电流进行测量并记录,同时与上一个测量点记录电流数据进行比较;(2-5)若当前测量点测量电流数据大于上一个测量点的测量电流数据,则继续进行转动,若当前测量点测量电流数据不大于上一个测量点的测量电流数据,则判断上一个测量点是否为星体绕X轴转动的最大电流点对应的位置,若不是则将上一个测量点的测量电流数据作为星体绕Y轴转动的最大电流点,即找到星体绕X轴、Y轴转动的最大电流点,将星体转动至最大电流点对应的位置,完成对日搜索流程;否则改变星体转动方向,控制星体绕Y轴反向转动,每转动特定角度则将卫星当前姿态作为一个测量点,于每个测量点对太阳帆板电流进行测量并记录,同时与上一个测量点记录电流数据进行比较;(2-6)在步骤(2-5)基础上,若当前测量点测量电流数据大于上一个测量点的测量电流数据,则继续进行转动,若当前测量点测量电流数据不大于上一个测量点的测量电流数据,则将上一个测量点的测量电流数据作为星体绕Y轴转动的最大电流点,找到星体绕X轴、Y轴转动的最大电流点后完成对日搜索流程。所述步骤(2)中,太阳360度捕获流程步骤具体为:(2-7)控制星体绕X轴转动360度,记录各角度对应的太阳帆板电流值;(2-8)于步骤(2-7)记录的电流值中确定最大电流值,并重新控制星体转动至该最大电流值对应角度;(2-9)控制星体绕Y轴转动360度,记录各角度对应的太阳帆板电流值;(2-10)于步骤(2-9)记录的电流值中确定最大电流值,并重新控制星体转动至该最大电流值对应角度,找到星体太阳帆板最大电流值对应位置,完成对日搜索。所述对日定向快速捕获流程与太阳快速捕获流程相同。所述步骤(2)内对日搜索流程的预设搜索电流阈值与步骤(4)内对日定向流程的预设定向电流阈值均根据卫星任务需求确定。所述快速捕获流程中,星体转动的特定角速度根据陀螺测量范围确定,范围在-5度/s~+5度/s范围内。所述快速捕获流程中,所述星体转动的特定角度范围根据整星能源需求确定,范围在-45度~+45度范围内。所述快速捕获流程中,测量点数量根据帆板对日精度要求确定,范围为18~180个。所述360度捕获流程中,测量点数量根据帆板对日精度要求确定,范围为36~360个。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太阳帆板电流信息的对日定向方法,利用太阳帆板的电流信息来控制星体转动,使帆板对日角度控制在要求范围内,基于太阳翼电流信息实现卫星对日定向,可以不使用其它敏感器实现对日,采用该算法可以减少卫星上敏感器的配置数量,或者在敏感器出现异常时也能保证太阳翼对日,甚至帆板在无法转动至指定角度的情况下也可实现对日,提高卫星的安全性,在不提升敏感器安装数量和成本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对日定向。附图说明图1为专利技术提供的对日搜索流程图;图2为专利技术提供的X轴快速捕获太阳流程图;图3为专利技术提供的Y轴快速捕获太阳流程图;图4为专利技术提供的X轴360度捕获太阳流程图;图5为专利技术提供的Y轴360度捕获太阳流程图;图6为专利技术提供的对日定向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基于太阳帆板电流信息的对日定向方法,主要包括对日搜索与对日定向两部分,电流值均为太阳帆板的电流值,对日搜索部分为在卫星星体初始位置能见到太阳且星体初始姿态电流值不满足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快速捕获流程或360度捕获流程进行帆板对日操作的过程,能够减少对日定向的时间;而在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太阳帆板电流信息的对日定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n(1)进入对日搜索流程,测量星体初始姿态下帆板的电流值,对卫星运行参数进行初始化,并记录当前时刻星体初始姿态数据;/n(2)判断步骤(1)测得星体初始姿态下电流值是否大于预设搜索电流阈值,若大于等于预设电流阈值,则进入太阳快速捕获流程,捕获完成后进入步骤(3);若小于等于预设电流阈值,则进入太阳360度捕获流程,捕获完成后进入步骤(3);/n(3)获取对日搜索流程完成后的星体待定向姿态下电流值,记录星体待定向姿态数据,并控制卫星保持在完成对日搜索后帆板最大电流位置对应的待定向姿态,完成对日搜索,进入对日定向流程;/n(4)将步骤(3)所得星体待定向姿态数据中包含的电流值与预设定向电流阈值进行比较,若小于预设定向电流阈值,则进入对日定向快速捕获流程,否则不进行对日定向快速捕获,于当前星体运行周期内保持卫星漂浮状态直至之后任一星体运行周期内待定向姿态下电流值小于等于预设定向电流阈值时,进入对日定向快速捕获流程,完成星体对日定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太阳帆板电流信息的对日定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进入对日搜索流程,测量星体初始姿态下帆板的电流值,对卫星运行参数进行初始化,并记录当前时刻星体初始姿态数据;
(2)判断步骤(1)测得星体初始姿态下电流值是否大于预设搜索电流阈值,若大于等于预设电流阈值,则进入太阳快速捕获流程,捕获完成后进入步骤(3);若小于等于预设电流阈值,则进入太阳360度捕获流程,捕获完成后进入步骤(3);
(3)获取对日搜索流程完成后的星体待定向姿态下电流值,记录星体待定向姿态数据,并控制卫星保持在完成对日搜索后帆板最大电流位置对应的待定向姿态,完成对日搜索,进入对日定向流程;
(4)将步骤(3)所得星体待定向姿态数据中包含的电流值与预设定向电流阈值进行比较,若小于预设定向电流阈值,则进入对日定向快速捕获流程,否则不进行对日定向快速捕获,于当前星体运行周期内保持卫星漂浮状态直至之后任一星体运行周期内待定向姿态下电流值小于等于预设定向电流阈值时,进入对日定向快速捕获流程,完成星体对日定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帆板电流信息的对日定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太阳快速捕获流程步骤具体为:
(2-1)利用卫星陀螺敏感器及星上执行机构控制星体以特定角速度绕X轴正向转动,每转动特定角度则将卫星当前姿态作为一个测量点,于每个测量点对太阳帆板电流进行测量并记录,同时与上一个测量点记录电流数据进行比较;
(2-2)若当前测量点测量电流数据大于上一个测量点的测量电流数据,则继续进行转动,若当前测量点测量电流数据不大于上一个测量点的测量电流数据,则判断上一个测量点是否为星体初始姿态的第一个测量点,若不是则将上一个测量点的测量电流数据作为星体绕X轴转动的最大电流点,并进入步骤(2-4);否则改变星体转动方向,控制星体绕X轴反向转动,每转动特定角度则将卫星当前姿态作为一个测量点,于每个测量点对太阳帆板电流进行测量并记录,同时与上一个测量点记录电流数据进行比较;
(2-3)在步骤(2-2)基础上,若当前测量点测量电流数据大于上一个测量点的测量电流数据,则继续进行转动,若当前测量点测量电流数据不大于上一个测量点的测量电流数据,则将上一个测量点的测量电流数据作为星体绕X轴转动的最大电流点;
(2-4)利用卫星陀螺敏感器及星上执行机构控制星体以特定角速度绕Y轴正向转动,每转动特定角度则将卫星当前姿态作为一个测量点,于每个测量点对太阳帆板电流进行测量并记录,同时与上一个测量点记录电流数据进行比较;
(2-5)若当前测量点测量电流数据大于上一个测量点的测量电流数据,则继续进行转动,若当前测量点测量电流数据不大于上一个测量点的测量电流数据,则判断上一个测量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晋鹏陈超陆栋宁雷拥军谢鸣宇关宏施海燕黄碳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