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碱玻璃纤维布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720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碱玻璃纤维布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无碱玻璃球通过加球机加入到熔化炉中熔化,加入润滑剂和水,在纤维表面涂覆浸润剂,拉丝机对其进行拉丝处理,拉丝处理后再对其进行烘干,产生水蒸汽,烘干之后对其进行捻线,捻线之后单丝平织,得到基础玻纤布,将基础玻纤布置于浆料中,得到预成型玻纤布,以玻璃纤维单丝经平行集束得到原丝,将原丝切割,并将其随机均匀铺设于预成型玻纤布上,接着涂覆粘结剂,加热固化,得到基材,对基材进行热处理和酸处理,水洗后烘干即得无碱玻璃纤维布。本工艺能够非常有效的提高玻璃纤维布表面活性、耐温性、耐酸碱性、多孔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碱玻璃纤维布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碱玻璃纤维布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玻璃纤维布具有耐高温、耐烧蚀、绝热、防火等优点,在较高温度下具有稳定的热性能和介电性能。玻璃纤维制品同玻璃一样,性脆,容易断裂;而且,耐磨性差,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其损坏,一旦有尖锐物品在其表面刮划,会造成无法修复的磨损。通常需要借助辅助粘接剂来提高光催化剂在玻璃纤维布表面的附着力,导致光催化剂活性的降低,影响了光催化效果。因此要对无碱玻璃布的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制造出较高硬度、防水性能佳的玻璃纤维布。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碱玻璃纤维布生产工艺,制造出较高硬度、防水性能佳的无碱玻璃纤维布。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碱玻璃纤维布生产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无碱玻璃球通过加球机加入到熔化炉中熔化,加入润滑剂和水,在纤维表面涂覆浸润剂,拉丝机对其进行拉丝处理,拉丝处理后再对其进行烘干,产生水蒸汽,烘干之后对其进行捻线,捻线之后包装形成无碱玻璃纤维纱成品,捻线之后单丝平织,得到基础玻纤布,将基础玻纤布置于浆料中,得到预成型玻纤布,以玻璃纤维单丝经平行集束得到原丝,将原丝切割,并将其随机均匀铺设于预成型玻纤布上,接着涂覆粘结剂,加热固化,得到基材,对基材进行热处理和酸处理,水洗后烘干即得无碱玻璃纤维布。第一步热处理过程:玻璃纤维布在460~500℃温度条件下保温40~60min;第二步酸处理:玻璃纤维布在92~100℃的盐酸和硝酸混合溶液中浸泡1-2小时;第三步水洗烘干:水洗后的玻璃纤维布,通过烘干烧结一体炉进行第一次升温100~120℃和第二次升温120~140℃,去除水份并烧结定型,得无碱玻璃布。进一步的,浆料中含合成树脂乳液和空心玻璃微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专利技术玻璃纤维预处理工艺制得的预处理玻璃纤维布:1)、纤维由原来的光滑纤维成为孔径10~20μm的多孔结构纤维;2)、纤维比表面积由原来的10-202/g提高到70m2/g以上,从而大大提高了纤维的表面活性;3)、大大提高了玻璃纤维布的耐温性能(耐温性能1000℃以上)和化学稳定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碱玻璃纤维布生产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无碱玻璃球通过加球机加入到熔化炉中熔化,加入润滑剂和水,在纤维表面涂覆浸润剂,拉丝机对其进行拉丝处理,拉丝处理后再对其进行烘干,产生水蒸汽,烘干之后对其进行捻线,捻线之后包装形成无碱玻璃纤维纱成品,捻线之后单丝平织,得到基础玻纤布,将基础玻纤布置于浆料中,得到预成型玻纤布,以玻璃纤维单丝经平行集束得到原丝,将原丝切割,并将其随机均匀铺设于预成型玻纤布上,接着涂覆粘结剂,加热固化,得到基材,对基材进行热处理和酸处理,水洗后烘干即得无碱玻璃纤维布。第一步热处理过程:玻璃纤维布在460℃温度条件下保温40min;第二步酸处理:玻璃纤维布在92℃的盐酸和硝酸混合溶液中浸泡1小时;第三步水洗烘干:水洗后的玻璃纤维布,通过烘干烧结一体炉进行第一次升温100℃和第二次升温120℃,去除水份并烧结定型,得无碱玻璃布。产品性能分析结果:多孔结构平均孔径14.5μm;比表面积101m2/g;耐温1000℃以上。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碱玻璃纤维布生产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无碱玻璃球通过加球机加入到熔化炉中熔化,加入润滑剂和水,在纤维表面涂覆浸润剂,拉丝机对其进行拉丝处理,拉丝处理后再对其进行烘干,产生水蒸汽,烘干之后对其进行捻线,捻线之后包装形成无碱玻璃纤维纱成品,捻线之后单丝平织,得到基础玻纤布,将基础玻纤布置于浆料中,得到预成型玻纤布,以玻璃纤维单丝经平行集束得到原丝,将原丝切割,并将其随机均匀铺设于预成型玻纤布上,接着涂覆粘结剂,加热固化,得到基材,对基材进行热处理和酸处理,水洗后烘干即得无碱玻璃纤维布。第一步热处理过程:玻璃纤维布在480℃温度条件下保温50min;第二步酸处理:玻璃纤维布在97℃的盐酸和硝酸混合溶液中浸泡1.5小时;第三步水洗烘干:水洗后的玻璃纤维布,通过烘干烧结一体炉进行第一次升温110℃和第二次升温130℃,去除水份并烧结定型,得无碱玻璃布。产品性能分析结果:多孔结构平均孔径17.2μm;比表面积102m2/g;耐温1000℃以上。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碱玻璃纤维布生产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无碱玻璃球通过加球机加入到熔化炉中熔化,加入润滑剂和水,在纤维表面涂覆浸润剂,拉丝机对其进行拉丝处理,拉丝处理后再对其进行烘干,产生水蒸汽,烘干之后对其进行捻线,捻线之后包装形成无碱玻璃纤维纱成品,捻线之后单丝平织,得到基础玻纤布,将基础玻纤布置于浆料中,得到预成型玻纤布,以玻璃纤维单丝经平行集束得到原丝,将原丝切割,并将其随机均匀铺设于预成型玻纤布上,接着涂覆粘结剂,加热固化,得到基材,对基材进行热处理和酸处理,水洗后烘干即得无碱玻璃纤维布。第一步热处理过程:玻璃纤维布在500℃温度条件下保温60min;第二步酸处理:玻璃纤维布在100℃的盐酸和硝酸混合溶液中浸泡2小时;第三步水洗烘干:水洗后的玻璃纤维布,通过烘干烧结一体炉进行第一次升温120℃和第二次升温140℃,去除水份并烧结定型,得无碱玻璃布。浆料中含合成树脂乳液和空心玻璃微珠。产品性能分析结果:多孔结构平均孔径19.3μm;比表面积97.5m2/g;耐温1000℃以上。浆料配方中增加了空心玻璃微珠,使制成的玻纤布产品表面均匀涂覆一层含有空心玻璃微珠的涂层,产品的防水性能增强。由原有的一次升温转为进行两次分步升温,使得处理更加完善,经处理后的产品外观平整,颜色均匀,表面光滑柔软。通过本专利技术玻璃纤维预处理工艺制得的预处理玻璃纤维布:1)、纤维由原来的光滑纤维成为孔径10~20μm的多孔结构纤维;2)、纤维比表面积由原来的10-202/g提高到70m2/g以上,从而大大提高了纤维的表面活性;3)、大大提高了玻璃纤维布的耐温性能(耐温性能1000℃以上)和化学稳定性。本工艺能够非常有效的提高玻璃纤维布表面活性、耐温性、耐酸碱性、多孔结构。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碱玻璃纤维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无碱玻璃球通过加球机加入到熔化炉中熔化,加入润滑剂和水,在纤维表面涂覆浸润剂,拉丝机对其进行拉丝处理,拉丝处理后再对其进行烘干,产生水蒸汽,烘干之后对其进行捻线,捻线之后单丝平织,得到基础玻纤布,将基础玻纤布置于浆料中,得到预成型玻纤布,以玻璃纤维单丝经平行集束得到原丝,将原丝切割,并将其随机均匀铺设于预成型玻纤布上,接着涂覆粘结剂,加热固化,得到基材,对基材进行热处理和酸处理,水洗后烘干即得无碱玻璃纤维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碱玻璃纤维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无碱玻璃球通过加球机加入到熔化炉中熔化,加入润滑剂和水,在纤维表面涂覆浸润剂,拉丝机对其进行拉丝处理,拉丝处理后再对其进行烘干,产生水蒸汽,烘干之后对其进行捻线,捻线之后单丝平织,得到基础玻纤布,将基础玻纤布置于浆料中,得到预成型玻纤布,以玻璃纤维单丝经平行集束得到原丝,将原丝切割,并将其随机均匀铺设于预成型玻纤布上,接着涂覆粘结剂,加热固化,得到基材,对基材进行热处理和酸处理,水洗后烘干即得无碱玻璃纤维布。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童宇
申请(专利权)人:如东天承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