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负荷动态测试仪辅助设备及核磁共振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720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核磁共振负荷动态测试仪辅助设备及核磁共振检测设备,核磁共振负荷动态测试仪辅助设备包括机械装置和计数系统,机械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连接轴、第一脚踏力臂、第二脚踏力臂,两个支架分别连接于连接轴的两端,第一、第二脚踏力臂均与连接轴枢轴连接,第一、第二脚踏力臂以及第二脚踏力臂的两端分别连接脚踏和配重,所述计数系统包括激光发生器、光接收器和上位机,所述激光发生器和光接收器均通过光纤分别与两个支架相连接,光接收器与上位机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计数系统反应出待测者实际的运动频率,进而给待测者施力大小或者对配重进行适应性改变,便于判断出待测者在动态状态下的体征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磁共振负荷动态测试仪辅助设备及核磁共振检测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核磁共振负荷动态测试仪辅助设备及核磁共振检测设备,属于医疗器械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磁共振是一种无创的影像检查方案用以评估心脏功能,通过磁共振评价术后的心功能变化已成为一种临床最常用的定量分析手段。运动负荷下的患者代偿情况的评估,近年来已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活动平板运动是所有目前常用心肌氧耗最高的运动方式,在增加受检者心肌耗氧量的同时观察术后患者的长期心肌代偿情况运动耐量,以便客观地安排患者的活动范围和劳动强度,为康复锻炼提供可靠的依据。不同于心电图运动平板,磁共振内的运动实验以平卧位的运动为主但由于磁共振硬件的限制,目前无法开展负荷试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核磁共振负荷动态测试仪辅助设备及核磁共振检测设备,便于病人在进行磁共振检测时完成平卧位运动,便于测量人体在动态状态下的体征数据。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核磁共振负荷动态测试仪辅助设备,包括机械装置和计数系统,所述机械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连接轴、第一脚踏力臂,第一脚踏、第一配重,第二脚踏力臂,第二脚踏和第二配重,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对设置,且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连接于连接轴的两端,第一脚踏力臂和第二脚踏力臂均与连接轴枢轴连接,第一脚踏力臂以及第二脚踏力臂其中一端分别设有第一脚踏和第二脚踏,第一脚踏力臂以及第二脚踏力臂的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一配重和第二配重,所述机械装置由非金属材料制成,所述计数系统包括激光发生器、光接收器和上位机,所述激光发生器和光接收器均通过光纤分别与两个支架相连接,且,所述光接收器与上位机相连接。进一步地,上述核磁共振负荷动态测试仪辅助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设有光纤安装孔,第一支架上的光纤安装孔和第二支架上的光纤安装孔相对设置,且光纤安装孔和光纤安装孔处于同一轴线上,所述激光发生器与光纤的其中一端相连接,该光纤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上的光纤安装孔内,所述光接收器与光纤的其中一端相连接,该光纤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架或第一支架上的光纤安装孔内。进一步地,上述核磁共振负荷动态测试仪辅助设备,其中:所述机械装置由树脂通过3D打印制成。更进一步地,上述核磁共振负荷动态测试仪辅助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脚踏力臂和第二脚踏力力臂均呈“L”形结构,所述第一脚踏力臂和第二脚踏力臂的两直线段连接处设有枢轴孔,所述连接轴穿接于该枢轴孔内。更进一步地,上述核磁共振负荷动态测试仪辅助设备,其中:所述配重以可拆卸方式与第一脚踏力臂以及第二脚踏力臂相连接。更进一步地,上述核磁共振负荷动态测试仪辅助设备,其中:所述机械装置还包括一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所述连杆处于连接轴下方,所述第一脚踏力臂以及第二脚踏力臂在绕连接轴转动时,第一脚踏以及第二脚踏可与连杆相触碰。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核磁共振检测设备,包括核磁共振仪、滑动床和核磁共振负荷动态测试仪辅助设备,所述核磁共振负荷动态测试仪辅助设备中机械装置安装于所述滑动床上,所述核磁共振仪、滑动床及所述机械装置置于检测区域,所述核磁共振负荷动态测试仪辅助设备的计数系统置于安全区域。再进一步地,上述核磁共振检测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脚踏力臂和第二脚踏力臂靠近核磁共振仪的一端安装所述脚踏,所述第一脚踏力臂和第二脚踏力臂的另一端安装所述配重。再进一步地,上述核磁共振检测设备,其中:所所述滑动床上还设有一减震板,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一脚踏力臂以及第二脚踏力臂与减震板相接触。本技术突出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本技术通过计数系统反应出待测者实际的运动频率,进而给待测者施力大小或者对配重进行适应性改变,便于判断出待测者在动态状态下能量消耗的多少,综合评价出心肌耗氧量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计算出心肌氧耗量后对比医生制定的评估方案,指导患者进行频率等方面的调整,以实现评估要求,达到科学评估,科学治疗的功效;此外,本技术中将辅助设备机械装置和计数系统分开放置,辅助设备机械装置放置于检测区域内,计数系统放置于安全区域内,检测区域内不包括任何金属仪器和电子设备便于磁共振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示意图;图2是机械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机械装置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为:A—检测区域,B—安全区域,1—核磁共振仪,2—滑动床,3—辅助设备机械装置,31—第一支架,311—光纤安装孔,32—第二支架,321—光纤安装孔,33—连接轴,34—第一脚踏力臂,341—第一脚踏,342—第一配重,35—第二脚踏力臂,351—第二脚踏,352—第二配重,36—连杆,37—支撑座,38—减震板,4—人体,5—激光发生器,6—光接收器,7—光纤,8—光纤,9—上位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附图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核磁共振负荷动态测试仪辅助设备包括机械装置3和计数系统,机械装置3安装于核磁共振检测设备上,所述机械装置3与核磁共振检测设备均置于检测区域A,所述计数系统置于安全区域B,核磁共振检测设备包括核磁共振仪1和滑动床,滑动床2一端靠近核磁共振仪,且滑动床2可滑动移动至核磁共振仪1内。所述机械装置3固定连接于滑动床2上且靠近滑动床2远离核磁共振仪1的那一端端部。机械装置3包括第一支架31、第二支架32、连接轴33、第一脚踏力臂34、第一脚踏341、第一配重342,第二脚踏力臂35、第二脚踏351、第二配重352、连杆36、支撑板37和减震板38,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相对设置,且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分别连接于连接轴33的两端,第一脚踏力臂34和第二脚踏力臂35均呈“L”形结构,第一脚踏力臂34和第二脚踏力臂35的两直线段连接处设有枢轴孔,连接轴33穿接于该枢轴孔内,第一脚踏力臂34和第二脚踏力臂35均与连接轴33枢轴连接,第一脚踏力臂34以及第二脚踏力臂35靠近核磁共振仪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脚踏341和第二脚踏351,第一脚踏力臂34以及第二脚踏力臂35的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一配重342和第二配重352,且所述第一配重342以可拆卸方式与第一脚踏力臂34相连接,所述第二配重352以可拆卸方式与第二脚踏力臂35相连接。连杆36的两端分别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之间,所述连杆36处于连接轴33下方,所述第一脚踏力臂34以及第二脚踏力臂35在绕连接轴33转动时,第一脚踏341以及第二脚踏351可与连杆36相触碰。所述减震板38固定连接于滑动床2上,自然状态下,第一脚踏力臂34以及第二脚踏力臂35在分别在第一配重342和第二配重352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转动过程中第一脚踏力臂34和第二脚踏力臂35与减震板38相接触,起到减震和缓冲作用。优选地,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件37,所述支撑件37底端与滑动床2固定连接,处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磁共振负荷动态测试仪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装置和计数系统,所述机械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连接轴、第一脚踏力臂、第一脚踏、第一配重、第二脚踏力臂、第二脚踏和第二配重,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对设置,且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连接于连接轴的两端,第一脚踏力臂和第二脚踏力臂均与连接轴枢轴连接,第一脚踏力臂以及第二脚踏力臂其中一端分别设有第一脚踏和第二脚踏,第一脚踏力臂以及第二脚踏力臂的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一配重和第二配重,所述机械装置由非金属材料制成,所述计数系统包括激光发生器、光接收器和上位机,所述激光发生器和光接收器均通过光纤分别与两个支架相连接,且,所述光接收器与上位机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磁共振负荷动态测试仪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装置和计数系统,所述机械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连接轴、第一脚踏力臂、第一脚踏、第一配重、第二脚踏力臂、第二脚踏和第二配重,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对设置,且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连接于连接轴的两端,第一脚踏力臂和第二脚踏力臂均与连接轴枢轴连接,第一脚踏力臂以及第二脚踏力臂其中一端分别设有第一脚踏和第二脚踏,第一脚踏力臂以及第二脚踏力臂的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一配重和第二配重,所述机械装置由非金属材料制成,所述计数系统包括激光发生器、光接收器和上位机,所述激光发生器和光接收器均通过光纤分别与两个支架相连接,且,所述光接收器与上位机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负荷动态测试仪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设有光纤安装孔,第一支架上的光纤安装孔和第二支架上的光纤安装孔相对设置,且光纤安装孔和光纤安装孔处于同一轴线上,所述激光发生器与光纤的其中一端相连接,该光纤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上的光纤安装孔内,所述光接收器与光纤的其中一端相连接,该光纤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架或第一支架上的光纤安装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负荷动态测试仪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装置由树脂通过3D打印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负荷动态测试仪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峰宫海波赵斌钟玉敏胡立伟姚小芬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创导三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