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规格低碳钢横折缺陷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6607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规格低碳钢横折缺陷的控制方法,涉及冶金领域,艺步骤包括顺序连接的:上料、开卷、剪切、焊机焊接、平整机平整、入口活套、破鳞机、酸洗、漂洗、拉矫、出口活套、剪切、卷取。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可以降低横折缺陷的改判率,提高成材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规格低碳钢横折缺陷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领域,具体针对热轧产线薄规格的0.7-1.5mm低碳钢热轧原料在酸洗产线横折缺陷控制的一种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轧钢技术的进步,热轧产线的发展,使热轧薄规格产品的“以热代冷”成为可能。热轧板厚度规格扩展到0.7-4.0mm;热轧原料卷在酸洗产线开卷机开卷过程中带钢发生屈服,表面产生一种垂直于轧制方向的横折缺陷。热轧卷的横折缺陷产生的机理多由于屈服平台的存在,带钢的塑性变形会集中在某一区域进行,从而形成条状的形变区。此外,横折产生还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原料卷的性能、板形、热轧卷卷取张力、上料温度、酸洗机组开卷机反弯辊的使用方式、酸洗产线的开卷张力、开卷速度等。随着热轧产线成功开发,使薄规格0.8-1.5mm热轧产品在热轧生产成为可能。原料卷厚度规格越薄,产生这种横折缺陷的几率越高,缺陷程度越严重,且外圈横折缺陷形态不一,有整卷通宽的、有在钢卷两边部短线状的。总体上,薄规格由于横折缺陷导致的降级改判率为3.5%;头尾增加切除量,影响带钢成材率1.2%左右。现有研究中,关于横折缺陷控制的论述针对的都是厚度1.5mm以上原料热轧卷。目前业内公认的控制方法为降低热轧卷的卷取温度,提高屈服强度,从而降低开卷横折缺陷的产生机率,这是控制横折非常有效的手段。但上述方法仅限于厚度1.5mm以上原料热轧卷,现实生产中,热轧产线0.7-1.5mmmm热轧卷采用该方法时,由于热轧产线的工艺特点,生产的热轧卷本身要比传统工艺生产的热轧卷强度要高,如果采用传统方法降低热轧卷整卷的卷取温度,提高强度来降低横折缺陷,会使带钢强度升高,延伸率降低,牺牲产品质量。因此,急需一种针对热轧产线生产厚度规格≤1.5mm热轧原料卷控制横折缺陷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薄规格低碳钢横折缺陷的控制方法,针对热轧产线生产厚度规格≤1.5mm热轧原料卷控制横折进行有效控制,同时提出了反弯辊角度的控制方法。降低横折缺陷的改判率,提高成材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规格低碳钢横折缺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包括顺序连接的:上料、开卷、剪切、焊机焊接、平整机平整、入口活套、破鳞机、酸洗、漂洗、拉矫、出口活套、剪切、卷取;所述的上料工序中,控制原料卷上料温度≤45℃;所述开卷工艺中使用的开卷机后部设置有反弯辊,反弯辊包角θ为35゜~55゜,开卷速度在600m/min以上。在所述的出口活套和剪切工序之间,添加涂油工序。上述的原料卷,厚度0.7-1.2mm的要存储5天以上,1.2-1.5mm的存储4天以上。上述的破鳞机工作辊采用碳化钨材质,工作辊周期设定在6000-6500km。上述的原料卷热轧生产过程中带头、带尾的卷取温度为580-600℃。在所述的焊机焊接和整机平整工序之间设有一号张力辊组,入口活套、破鳞机工序之间设有二号张力辊组,破鳞机、酸洗工序之间设有三号张力辊组,拉矫工序两端设有四号张力辊组。上述张力辊组辊径为1200~1250mm,张力辊辊面磨损<2.0mm。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1、提出了酸洗产线的开卷机反弯辊包角角度的控制方法,反弯辊适用周期的规范;2、降低横折缺陷的改判率,提高成材率;3、厚度≤1.5mm带钢横折纹改判率从3.5%降低0.5%以下;成材率提高0.5%。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反弯辊包角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上料→开卷→剪切→焊机焊接→平整机平整→入口活套→破鳞机→酸洗→漂洗→拉矫→出口活套→剪切→卷取。其中在出口活套和剪切工序之间,根据生产目的可以添加涂油工序。以上的工艺步骤可以通过可以实现上述步骤的现有冶金机械进行,也可以优化通过专门产线进行专门化生产,所述的产线如图1所示,包括顺序连接的开卷机1、入口剪2、焊机3、平整机4、入口活套5、破鳞机6、酸洗段7、漂洗段8、拉矫机9、出口活套10、出口剪12和卷取机13。然后根据情况,在出口活套10和出口剪12之间增加涂油机11,然后根据终产品情况进行涂油或不涂油工序。本专利技术对所述工序具体进行了下述控制,未提及部分与现有技术相一致,因此不在累述。1、上料工序(1)控制原料卷上料温度控制原料卷上料温度≤45℃(2)控制原料库中的存储时间较现有技术,延长薄规格低碳钢在原料库中的存储时间。金属或合金在一定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强度逐渐升高,延伸率逐渐降低。本专利技术利用带钢时效的作用,延长带钢上料时间,双向考虑强度和延伸率,合理提高原料的屈服强度,降低横折纹产生的机率。具体而言,厚度0.7-1.2mm带钢要存储5天以上,1.2-1.5mm存储4天以上。只有原料卷的温度及存储时间都达到要求,才可以上线生产。所述的上料可以采用步进梁上料。2、开卷工序(1)开卷机反弯辊的控制带钢开卷时在张力作用下,具有一定厚度的热轧带钢从弯曲到展平的过程中,将不断受到弯矩的作用,随着带钢的展开,弯矩不断加大,在最大弯矩作用处的局部狭小区域内,带钢表层纤维率先达到上屈服强度并迅速软化,在下屈服强度的应力水平上流动,此时如果相邻区域的带钢表层纤维应力能越过上屈服强度的门槛,则屈服流动的区域将向两侧扩展,带钢平滑展开。若相邻区域的带钢表层纤维应力不能越过上屈服强度的门槛,则屈服流动的区域将局限于初始部位,变形部位将呈折弯状,即产生横折缺陷。在开卷机设置了反弯辊,使带钢产生一个反向弯曲变形,当带钢内部应力与反弯辊对带钢弯曲所产生的应力的代数和,大于上屈服强度且产生的变形量超出屈服延伸区时,就可以避免横折的产生。同时反弯辊压靠带钢上,可以保证带钢在开卷过程中层层之间保持稳定的变形,层与层之间变形的不均匀也会造成横折缺陷。现有技术中,关于反弯辊控制包括两种方式:①位置控制:反弯辊的压下位置随着开卷过程中直径的变化而进行调整。根据钢卷外径与液压缸伸出的相对关系,反弯辊根据卷径大小自动调整伸出位置。②压力控制:根据液压缸对带钢产生压力,使液压缸压力保持设定值,自动调整反弯辊位置。但是实际上,对于薄规格带钢,开卷时热轧卷头部、尾部较中部更容易发生屈服,因此无论恒定的位置控制,还是恒定的压力,都无法进行改善。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包角控制概念。如图2所示,反弯辊14设置在开卷机1的卷筒15的上后部,包角θ是反弯辊14与带钢16接触部分弧面的中位线与带钢15与带钢16切线构成的角度。包角恒定,保证反弯辊压下过程带钢能够发生均匀变形,减少横折缺陷产生机率。反弯辊的位置设定使其包角为35°~55゜时,可以降低横折纹缺陷。低碳钢不同厚度规格,反弯辊控制角度有相应的优化值,如下表所述:厚度(mm)包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规格低碳钢横折缺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包括顺序连接的:上料、开卷、剪切、焊机焊接、平整机平整、入口活套、破鳞机、酸洗、漂洗、拉矫、出口活套、剪切、卷取;所述的上料工序中,控制原料卷上料温度≤45℃;所述开卷工艺中使用的开卷机后部设置有反弯辊,反弯辊包角θ为35゜~55゜,开卷速度在600m/min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规格低碳钢横折缺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包括顺序连接的:上料、开卷、剪切、焊机焊接、平整机平整、入口活套、破鳞机、酸洗、漂洗、拉矫、出口活套、剪切、卷取;所述的上料工序中,控制原料卷上料温度≤45℃;所述开卷工艺中使用的开卷机后部设置有反弯辊,反弯辊包角θ为35゜~55゜,开卷速度在600m/min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规格低碳钢横折缺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出口活套和剪切工序之间,添加涂油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规格低碳钢横折缺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卷,厚度0.7-1.2mm的要存储5天以上,1.2-1.5mm的存储4天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野齐林雷李远旭姚广雷徐帅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宝华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