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双工位轮毂激光打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591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双工位轮毂激光打码机,其包括自动输送单元、沿所述自动输送单元输送方向设置的轮毂旋转定位单元与激光打码单元、将定位好的轮毂从所述轮毂旋转定位单元位置抓取至所述激光打码单元位置的轮毂移载机构、位于所述轮毂旋转定位单元上方对轮毂位置进行拍照的视觉识别定位相机、位于所述轮毂旋转定位单元侧面对轮毂条形码进行识别的条形码扫描仪。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轮毂的旋转调整与激光打码分成两个工位进行,实现双工位的同步操作,大大提高了激光打码的效率,通过条形码扫描仪和相机可以对机加工前后的轮毂进行打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双工位轮毂激光打码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激光打码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精度双工位轮毂激光打码机。
技术介绍
汽车轮毂在制作完成后为了便于追溯其制造信息以及型号参数等信息,一般在制作完成后需要在轮毂上打上二维码,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获得相关信息。现有技术中,关于二维码的打码操作在对轮毂来料在打码工位上进行定位固定后进行激光打码,由于激光打码设备的移载装置设置在机台上,在打码过程中容易受到输送装置产生抖动,严重影响打码质量;且轮毂定位与打码在同一工位上,定位好后才能进行打码操作,打码效率低;且由于轮毂的定位与输送均采用的是机械定位,存在定位误差与输送误差,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激光打码器打码时,有时候激光器的工作焦距与轮毂打码位置表面不统一,导致打在轮毂表面的激光束能量不够或过多,严重影响打码质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高精度双工位轮毂激光打码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双工位轮毂激光打码机,大大提高了激光打码的效率、打码精度与打码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精度双工位轮毂激光打码机,其包括自动输送单元、沿所述自动输送单元输送方向设置的轮毂旋转定位单元与激光打码单元、将定位好的轮毂从所述轮毂旋转定位单元位置抓取至所述激光打码单元位置的轮毂移载机构、位于所述轮毂旋转定位单元上方对轮毂位置进行拍照的视觉识别定位相机。进一步的,所述自动输送单元的前端设置有阻挡后面轮毂进入的阻挡滚轮。进一步的,所述自动输送单元的下方设置有对所述激光打码单元进行防尘挡灰的防尘遮挡机构。进一步的,所述防尘遮挡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受所述第一气缸驱动进行水平直线运动的第一防尘遮挡板。进一步的,所述轮毂旋转定位单元包括第二气缸、受所述第二气缸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一活动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活动板上的第二驱动件、受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进行旋转运动的第二活动板、固定在所述第二活动板上的夹爪气缸、受所述夹爪气缸驱动夹紧轮毂或松开轮毂的轮毂夹持块。进一步的,所述激光打码单元包括第三驱动件、受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垂直于所述自动输送单元输送方向进行水平移动的第三活动板、固定在所述第三活动板上的第四驱动件、受所述第四驱动件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四活动板、固定在所述第四活动板上的激光打码器与第五驱动件、受所述第五驱动件驱动平行于所述第三活动板运动方向运动的第五活动板、固定在所述第五活动板上的读码器与激光测距器。进一步的,所述第四活动板上固定设置有一激光盖板,所述激光盖板的中部设置有一上下贯通的激光束输出窗口,所述激光打码器的激光束从下往上穿过所述激光束输出窗口打到轮毂打码位置的表面。进一步的,所述激光盖板的内部设置有往所述激光束输出窗口吹气的气路通道。进一步的,所述第四活动板上还固定设置有一位于所述读码器与所述激光测距器上方的第二防尘遮挡板,所述第二防尘遮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读码器的相机镜头位置对应的第一气嘴、与所述激光测距器的相机镜头位置对应的第二气嘴、位于所述第一气嘴与所述第二气嘴之间的检测窗口。进一步的,所述轮毂移载机构包括第六驱动件、受所述第六驱动件驱动平行于所述自动输送单元输送方向运动的第六活动板、固定在第六活动板上的第七驱动件、受第七驱动件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七活动板、固定在第七活动板上的夹爪气缸、受夹爪气缸驱动进行张开或夹紧轮毂的夹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一种高精度双工位轮毂激光打码机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轮毂的旋转调整与激光打码分成两个工位进行,实现双工位的同步操作,大大提高了激光打码的效率;且通过将激光打码器设置在输送线的下方,与输送线独立设置,避免了设备振动导致的激光抖动,从而大大提高了激光打码的精度;利用激光测距器实时测量轮毂表面,从而指导激光打码器进行位置调整,使得其光学系统的工作表面与轮毂打码表面共面,从而大大提高了打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自动输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自动输送单元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轮毂旋转定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激光打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激光打码单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轮毂移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轮毂移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中数字表示:100高精度双工位轮毂激光打码机;1自动输送单元,11、12子输送单元,111第一驱动件,112输送辊轴,113阻挡滚轮;2轮毂旋转定位单元,21第二气缸,22第一活动板,23第二驱动件,24第二活动板,25夹爪气缸,26轮毂夹持块;3激光打码单元,31第三驱动件,32第三活动板,33第四驱动件,34第四活动板,35激光打码器,351激光盖板,352激光束输出窗口,36第五驱动件,37第五活动板,38读码器,39激光测距器,310第二防尘遮挡板,311第一气嘴,312第二气嘴,313检测窗口;4轮毂移载机构,41第六驱动件,42第六活动板,43第七驱动件,44第七活动板,45夹爪气缸,46夹爪;5视觉识别定位相机;6防尘遮挡机构,61第一气缸,62第一防尘遮挡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8,本实施例为高精度双工位轮毂激光打码机100,其包括自动输送单元1、沿自动输送单元1输送方向设置的轮毂旋转定位单元2与激光打码单元3、将调整后的轮毂从轮毂旋转定位单元2位置抓取至激光打码单元3位置的轮毂移载机构4、位于轮毂旋转定位单元2上方对轮毂位置进行拍照的视觉识别定位相机5、位于轮毂旋转定位单元2侧面对轮毂条形码进行识别的条形码扫描仪(图中未标示)。通过条形码扫描仪和相机可以对机加工前后的轮毂进行打码。自动输送单元1包括两个独立设置的子输送单元11、12,所述子输送单元11、12包括第一驱动件111、受第一驱动件111驱动进行旋转运动的若干输送辊轴112,自动输送单元1的前端设置有阻挡后面轮毂进入的阻挡滚轮113。两个子输送单元,其中一个对应于轮毂旋转定位单元2配合使用,另一对应于激光打码单元3配合使用。自动输送单元1的下方设置有对激光打码单元3进行防尘挡灰的防尘遮挡机构6。防尘遮挡机构6包括第一气缸61、受第一气缸61驱动进行水平直线运动的第一防尘遮挡板62。当激光打码单元3工作时,第一防尘遮挡板62退出对激光打码单元3的遮挡,当激光打码单元3不工作时,第一防尘遮挡板62运动至激光打码单元3的上方,对激光打码单元3起到防尘遮挡作用。轮毂旋转定位单元2包括第二气缸21、受第二气缸21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一活动板22、固定在第一活动板22上的第二驱动件23、受第二驱动件23驱动进行旋转运动的第二活动板24、固定在第二活动板24上的夹爪气缸25、受夹爪气缸25驱动夹紧轮毂或松开轮毂的轮毂夹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双工位轮毂激光打码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自动输送单元、沿所述自动输送单元输送方向设置的轮毂旋转定位单元与激光打码单元、将定位好的轮毂从所述轮毂旋转定位单元位置抓取至所述激光打码单元位置的轮毂移载机构、位于所述轮毂旋转定位单元上方对轮毂位置进行拍照的视觉识别定位相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双工位轮毂激光打码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自动输送单元、沿所述自动输送单元输送方向设置的轮毂旋转定位单元与激光打码单元、将定位好的轮毂从所述轮毂旋转定位单元位置抓取至所述激光打码单元位置的轮毂移载机构、位于所述轮毂旋转定位单元上方对轮毂位置进行拍照的视觉识别定位相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双工位轮毂激光打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输送单元的前端设置有阻挡后面轮毂进入的阻挡滚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双工位轮毂激光打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输送单元的下方设置有对所述激光打码单元进行防尘挡灰的防尘遮挡机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精度双工位轮毂激光打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遮挡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受所述第一气缸驱动进行水平直线运动的第一防尘遮挡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双工位轮毂激光打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旋转定位单元包括第二气缸、受所述第二气缸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一活动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活动板上的第二驱动件、受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进行旋转运动的第二活动板、固定在所述第二活动板上的夹爪气缸、受所述夹爪气缸驱动夹紧轮毂或松开轮毂的轮毂夹持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双工位轮毂激光打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打码单元包括第三驱动件、受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垂直于所述自动输送单元输送方向进行水平移动的第三活动板、固定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勋顾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德佑昊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