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电监测和液压切换的滑行状态线性调节式轮滑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428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光电监测和液压切换的滑行状态线性调节式轮滑鞋,涉及体育运动装备/轮滑鞋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前底连接基体的后端位置开设有与液压囊体配合连通的第一液压腔;前底连接基体的中部位置开设有第一内侧活动腔,前底连接基体的前端位置开设有第二光电腔,第二光电腔内设有光电监测机构;后底连接基体的后端位置开设有与液压囊体配合连通的第二液压腔;后底连接基体的前端位置开设有与第一液压腔配合连通的第三液压腔。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对高速状态下的前倾姿势进行支撑状态下移、支撑区域前移的配合,降低高速状态下摔倒的风险概率;也能对人们不同的滑行状态进行针对化的液压线性支撑,满足低、高速状态下的稳定滑行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光电监测和液压切换的滑行状态线性调节式轮滑鞋
本专利技术属于体育运动装备/轮滑鞋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光电监测和液压切换的滑行状态线性调节式轮滑鞋,具体为降低滑行摔倒风险、满足多滑行状态需求的液压调节滑轮鞋。
技术介绍
轮滑鞋俗称旱冰鞋,是一种利用特别的轮滑鞋为比赛工具的竞赛项目,也是一种生活休闲的体育装备。轮滑鞋在生活中,常常被青少年人群喜赖,许多儿童、少年都喜欢穿上轮滑鞋在广场上玩耍。这种玩耍程度一般都处于低速状态,而在真正的体育竞速过程中,轮滑运动员的行驶速度非常快,而且有些儿童、少年在熟悉轮滑技巧后,滑行速度也越来越快,这无形中增大了轮滑过程中的摔倒风险。现有的轮滑鞋,前后滑轮都为固定安装,而且前后轮之间的支撑点、支撑区域一般也是固定的,在快速滑行时,身体一般都是先前倾斜,其重心也向前偏移,摔倒风险概率较大。本申请中对高速状态下的前倾姿势进行前后滑轮的支撑状态下移、支撑区域前移的配合,可以有效降低高速状态下摔倒的风险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光电监测和液压切换的滑行状态线性调节式轮滑鞋,从而有效对高速状态下的前倾姿势进行支撑状态下移、支撑区域前移的配合,降低高速状态下摔倒的风险概率;也能对人们不同的滑行状态进行针对化的液压线性支撑,满足低、高速状态下的稳定滑行需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基于光电监测和液压切换的滑行状态线性调节式轮滑鞋,包括轮滑鞋体,轮滑鞋体的底部配合装设有前轮支撑架、后轮支撑架,前轮支撑架的下端安装有前滑轮,后轮支撑架的下端安装有后滑轮,轮滑鞋体上包括有硬质鞋底,硬质鞋底的前上方位置嵌入设置有前部软体部位;轮滑鞋体的硬质鞋底内设置有位于前部软体部位下方的液压囊体;轮滑鞋体的鞋底面上配合安装有前底连接基体、后底连接基体;前底连接基体的后端位置开设有与液压囊体配合连通的第一液压腔;前底连接基体的中部位置开设有第一内侧活动腔,第一内侧活动腔内活动安装有第一内侧滑体;前底连接基体的前端位置开设有第二光电腔,第二光电腔内设有光电监测机构。后底连接基体的后端位置开设有与液压囊体配合连通的第二液压腔;后底连接基体的中部位置开设有后侧活动腔,后侧活动腔内活动安装有后侧活动导杆;后底连接基体的前端位置开设有与第一液压腔配合连通的第三液压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液压囊体的上侧表面与前部软体部位接触连接;液压囊体内包括第一液压囊体;第一液压囊体上连接有第一液压固定管;第一液压固定管上装设有第一电阀门;第一液压固定管的下侧端与前底连接基体的第一液压腔相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液压囊体内包括第二液压囊体;第二液压囊体上连接有第二液压固定管;第二液压固定管上装设有第二电阀门;第二电阀门的另一端侧连接有与后底连接基体上的第二液压腔相连通的第二副侧液压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轮滑鞋体的硬质鞋底内固定安装有内置电源和主处理控制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前底连接基体的底侧面中部位置开设有与第一内侧活动腔相通的第一活动开口通槽;前轮支撑架的上端穿过第一活动开口通槽;第一内侧活动腔内的第一内侧滑体与前轮支撑架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内侧滑体的两侧活动装设有若干第一内侧辊子;前底连接基体的第一内侧活动腔的内侧壁面上开设有与第一内侧辊子相配合的第一导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内侧滑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端侧固定盘板;第一端侧固定盘板上固定连接有活动插入第二光电腔的第一端侧导杆;第一端侧导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光电腔内的第二端侧固定盘板;第二端侧固定盘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光电监测机构监测位置相配合的遮光位置板;遮光位置板的两侧都活动装设有第二内侧辊子;前底连接基体的第二光电腔的内侧壁面上开设有与第二内侧辊子相配合的第二导槽;第一端侧导杆上设置有第一前侧外位弹性体、第一前侧内位弹性体;第一前侧外位弹性体位于第一内侧活动腔内,第一前侧内位弹性体位于第二光电腔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内侧滑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配合活动伸入第一液压腔的第二端侧导杆;第二端侧导杆的端侧设有位于第一液压腔内的第一活塞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后底连接基体底侧面的中部位置开设有与后侧活动腔相通的后侧活动开口通槽;后轮支撑架的上端活动穿过后侧活动开口通槽;后侧活动腔内的后侧活动导杆与后轮支撑架的上端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后侧活动导杆的一端配合安装在后底连接基体的第二液压腔内;后侧活动导杆的另一端配合安装在后底连接基体的第三液压腔内;后底连接基体的第二液压腔内设有与后侧活动导杆配合连接的第二活塞体;后底连接基体的第三液压腔内设有与后侧活动导杆配合连接的第三活塞体。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轮滑鞋的鞋底设置硬质鞋底,在硬质鞋底上嵌入设置液压囊体和前部软体部位,在高速前进过程中人体前倾会对液压囊体产生过大挤压/压力,通过液压传导对前滑轮、后滑轮的支撑状态进行线性化调节,有效对高速状态下的前倾姿势进行支撑状态下移、支撑区域前移的配合,降低高速状态下摔倒的风险概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光电监测机构对第一内侧滑体/前滑轮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对相应电阀门的开闭控制,对当前速度状态下的液压调控状态进行通断控制,对人们不同的滑行状态进行针对化的液压线性支撑,满足低、高速状态下的稳定滑行需求。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滑行状态线性调节式轮滑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轮滑鞋的鞋体前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轮滑鞋的鞋体后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轮滑鞋状态自调过程的逻辑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轮滑鞋体;2-硬质鞋底;3-前部软体部位;4-液压囊体;5-第一液压囊体;6-第二液压囊体;7-前底连接基体;8-前轮支撑架;9-前滑轮;10-第一液压腔;11-第一液压固定管;12-第二液压固定管;13-第一固定电阀盒;14-第二副侧液压管;15-后底连接基体;16-后轮支撑架;17-后滑轮;18-第二液压腔;19-第三液压腔;20-第三液压固定管;21-第三副侧液压管;22-内置电源;23-主处理控制器;24-第一内侧活动腔;25-第一活动开口通槽;26-第一内侧滑体;27-第一内侧辊子;28-第一导槽;29-第一端侧固定盘板;30-第二光电腔;31-第一端侧导杆;32-第二端侧固定盘板;33-遮光位置板;34-第一前侧外位弹性体;35-第一前侧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光电监测和液压切换的滑行状态线性调节式轮滑鞋,包括轮滑鞋体(1),所述轮滑鞋体(1)的底部配合装设有前轮支撑架(8)、后轮支撑架(16),所述前轮支撑架(8)的下端安装有前滑轮(9),所述后轮支撑架(16)的下端安装有后滑轮(17),其特征在于:/n所述轮滑鞋体(1)上包括有硬质鞋底(2),硬质鞋底(2)的前上方位置嵌入设置有前部软体部位(3);/n所述轮滑鞋体(1)的硬质鞋底(2)内设置有位于前部软体部位(3)下方的液压囊体(4);/n所述轮滑鞋体(1)的鞋底面上配合安装有前底连接基体(7)、后底连接基体(15);/n所述前底连接基体(7)的后端位置开设有与液压囊体(4)配合连通的第一液压腔(10);/n所述前底连接基体(7)的中部位置开设有第一内侧活动腔(24),第一内侧活动腔(24)内活动安装有第一内侧滑体(26);/n所述前底连接基体(7)的前端位置开设有第二光电腔(30),第二光电腔(30)内设有光电监测机构(36);/n所述后底连接基体(15)的后端位置开设有与液压囊体(4)配合连通的第二液压腔(18);/n所述后底连接基体(15)的中部位置开设有后侧活动腔(44),后侧活动腔(44)内活动安装有后侧活动导杆(46);/n所述后底连接基体(15)的前端位置开设有与第一液压腔(10)配合连通的第三液压腔(19)。/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光电监测和液压切换的滑行状态线性调节式轮滑鞋,包括轮滑鞋体(1),所述轮滑鞋体(1)的底部配合装设有前轮支撑架(8)、后轮支撑架(16),所述前轮支撑架(8)的下端安装有前滑轮(9),所述后轮支撑架(16)的下端安装有后滑轮(17),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滑鞋体(1)上包括有硬质鞋底(2),硬质鞋底(2)的前上方位置嵌入设置有前部软体部位(3);
所述轮滑鞋体(1)的硬质鞋底(2)内设置有位于前部软体部位(3)下方的液压囊体(4);
所述轮滑鞋体(1)的鞋底面上配合安装有前底连接基体(7)、后底连接基体(15);
所述前底连接基体(7)的后端位置开设有与液压囊体(4)配合连通的第一液压腔(10);
所述前底连接基体(7)的中部位置开设有第一内侧活动腔(24),第一内侧活动腔(24)内活动安装有第一内侧滑体(26);
所述前底连接基体(7)的前端位置开设有第二光电腔(30),第二光电腔(30)内设有光电监测机构(36);
所述后底连接基体(15)的后端位置开设有与液压囊体(4)配合连通的第二液压腔(18);
所述后底连接基体(15)的中部位置开设有后侧活动腔(44),后侧活动腔(44)内活动安装有后侧活动导杆(46);
所述后底连接基体(15)的前端位置开设有与第一液压腔(10)配合连通的第三液压腔(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电监测和液压切换的滑行状态线性调节式轮滑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囊体(4)的上侧表面与前部软体部位(3)接触连接;
所述液压囊体(4)内包括第一液压囊体(4);
所述第一液压囊体(4)上连接有第一液压固定管(11);
所述第一液压固定管(1)上装设有第一电阀门(41);
所述第一液压固定管(11)的下侧端与前底连接基体(7)的第一液压腔(10)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电监测和液压切换的滑行状态线性调节式轮滑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囊体(4)内包括第二液压囊体(4);
所述第二液压囊体(4)上连接有第二液压固定管(12);
所述第二液压固定管(12)上装设有第二电阀门(42);
所述第二电阀门(42)的另一端侧连接有与后底连接基体(15)上的第二液压腔(18)相连通的第二副侧液压管(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电监测和液压切换的滑行状态线性调节式轮滑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滑鞋体(1)的硬质鞋底(2)内固定安装有内置电源(22)和主处理控制器(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电监测和液压切换的滑行状态线性调节式轮滑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底连接基体(7)的底侧面中部位置开设有与第一内侧活动腔(24)相通的第一活动开口通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根淼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辉林奥远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