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洛地平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6371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5
一种非洛地平纳米粒子,按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非洛地平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有机相溶液;将稳定剂分散在水中,然后调节pH=7,形成水相溶液;搅拌条件下,将有机相溶液注入水相溶液中,形成非洛地平纳米粒子;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操作简便,消耗能源少,使用有机溶剂少,从而有利于生产,制得的非洛地平纳米粒子粒径小、有助于提升吸收速度和生物利用度;非洛地平纳米粒子稳定性较高,有利于减缓所述非洛地平纳米粒子的重结晶和絮凝;非洛地平纳米粒子分布较为集中,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洛地平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非洛地平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非洛地平为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可阻断血管平滑肌和人工培养的兔心房细胞的电压依赖性Ca2+电流,也可阻断K+诱导的鼠门静脉挛缩,可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而致血压降低,降压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与血药浓度呈正相关。非洛地平易溶于丙酮、甲醇或乙醇,为典型的BSCII类药物。非洛地平水溶解度差,溶解度小于0.5μg/L。由于胃肠道粘膜渗透性好,溶解度低是影响非洛地平胃肠道吸收速率的关键因素。目前市场上的非洛地平口服制剂主要为非洛地平缓释片剂,这种非洛地平缓释片剂的口服达峰时间为2.5-5h,生物利用度约为20%。然而,这种非洛地平缓释片剂在针对高血压长期控制和治疗中,对于急性血压升高起不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因此,亟需能快速起效的非洛地平制剂。目前常用的药剂学手段,如减小难溶药物粒径和制备固体分散体等方法以提高药物溶解度和溶出速度,也存在不足。例如,常用的减小粒径手段采用介质研磨技术,该技术耗费时间长,需要能量大,对仪器有较高要求;固体分散体技术通常需要高温熔融或使用大量有机溶剂破坏药物晶格结构,然而这种方法可能引起药物结构改变或有机溶剂残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快速释放的无定形非洛地平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简单仪器,耗能少,并且仅需要少量有机溶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非洛地平纳米粒子,按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非洛地平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有机相溶液;将稳定剂分散在水中,然后调节pH=7,形成水相溶液;搅拌条件下,将有机相溶液注入水相溶液中,形成非洛地平纳米粒子(直接以分散液形式使用);所述非洛地平和稳定剂的质量比为1:1.66~7.14,优选1:5;所述有机相溶液中,非洛地平浓度在0.05~0.2g/mL,优选0.1~0.2g/mL;所述稳定剂分散在水中后,稳定剂的质量分数在2~7%,优选5%;所述pH的调节使用碱性物质的水溶液,具体例如:1NNaOH溶液;所述搅拌的速率为21000-28000转/分钟;优选的,在将有机相溶液注入水相溶液中之前,将水相溶液的温度降至4℃;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DMD或DMSO;所述稳定剂选自:PVPK30、PVPVA64、PVAMXP、L100-55、HPMCASMF、HEC250G、HPMCHME15LV、HPMCE3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优选HPMCASMF。本专利技术制得的非洛地平纳米粒子的粒径平均值范围在350~550n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操作简便,消耗能源少,使用有机溶剂少,从而有利于生产,制得的非洛地平纳米粒子粒径小、有助于提升吸收速度和生物利用度;非洛地平纳米粒子稳定性较高,有利于减缓所述非洛地平纳米粒子的重结晶和絮凝;非洛地平纳米粒子分布较为集中,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非洛地平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示意图。图2a~2e: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的非洛地平纳米粒子的粒径分布图。图3:实施例五的非洛地平纳米粒子的差示扫描量热法图谱。图4:实施例五的非洛地平纳米粒子在pH1.2稀盐酸、pH6.80PBS和含0.05%、0.3%SDSpH6.80PBS的体外溶出曲线。图5:实施例五的非洛地平纳米粒子的口服药代动力学药时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非洛地平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的示意图得以被阐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所述的非洛地平纳米粒子处方包括非洛地平(购自常州瑞明药业有限公司)0.5g,HPMCASMF(购自美国Asland公司)1g,乙醇5mL,水50mL。本实施例所述的非洛地平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称取处方量的非洛地平和稳定剂HPMCASMF,乙醇,水;将所述非洛地平溶于所述乙醇,形成有机相溶液;将稳定剂HPMCASMF分散在水中,并用1NNaOH调节至pH7,得到水相溶液;在28000转/分钟高剪切均质机剪切下,将所述有机相溶液快速注入所述水相溶液中,其中,剪切头工作深度为1cm,得到所述非洛地平纳米粒子的分散液。如图2a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非洛地平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所得的非洛地平纳米粒子的粒径是359.6±162.2nm,PDI0.251。较佳地,所述稳定剂可替换为PVPK30、PVPVA64、PVAMXP、L100-55、HPMCASMF、HEC250G、HPMCHME15LV、HPMCE3组成的集合中的一种或多种。经过实验,采用上述稳定剂所得的所述非洛地平纳米粒子的粒径分布在646-780nm,稳定性和粒径均较采用HPMCASMF所得的所述非洛地平纳米粒子差。值得一提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所提供所述非洛地平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消耗能源少,使用有机溶剂少,从而有利于生产。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采用的稳定剂是HPMCASMF,有助于得到粒径更小的所述非洛地平纳米粒子,从而有助于提升药物的吸收速度。实施例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所述的非洛地平纳米粒子处方包括非洛地平0.35g,HPMCASMF2.5g,甲醇1.75mL,水50mL。本实施例所述的非洛地平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称取处方量的非洛地平和稳定剂HPMCASMF,甲醇1.75mL,水50mL;将所述非洛地平溶于所述甲醇,形成有机相溶液;将稳定剂HPMCASMF分散在水中,用1NNaOH调节至pH7,得到水相溶液;在28000转/分钟高剪切均质机剪切下,将所述有机相溶液快速注入所述水相溶液中,其中,剪切头工作深度为1cm,得到所述非洛地平纳米粒子的分散液。如图2b所示,根据实施例二的所述非洛地平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所得的非洛地平纳米粒子的粒径是510.9±161.6nm,PDI0.119。较佳地,所述稳定剂HPMCASMF浓度可替换为10%,7%,3%,经试验测得粒径分布在404-828nm,其中,采用浓度3%的所述稳定剂HPMCASMF制备的所述非洛地平纳米粒子容易重结晶,稳定性不佳;采用浓度7%和10%的所述稳定剂HPMCASMF制备的所述非洛地平纳米粒子虽然稳定性较佳,但粒径较大。因此,5%是所述稳定剂HPMCASMF的最佳浓度。值得一提的是,采用浓度5%的所述稳定剂HPMCASMF制备的所述非洛地平纳米粒子同时具有较佳的粒径和稳定性。较佳地,粒径较小的所述非洛地平纳米粒子可以增加非洛地平肠道粘膜渗透率,从而促进药物吸收入血,进而提升非洛地平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实施例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洛地平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方法制备得到:/n将非洛地平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有机相溶液;将稳定剂分散在水中,然后调节pH=7,形成水相溶液;搅拌条件下,将有机相溶液注入水相溶液中,形成非洛地平纳米粒子;/n所述非洛地平和稳定剂的质量比为1:1.66~7.14;/n所述有机相溶液中,非洛地平浓度在0.05~0.2g/mL;/n所述稳定剂分散在水中后,稳定剂的质量分数在2~7%;/n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DMD或DMSO;/n所述稳定剂选自:PVP K30、PVP VA 64、PVA MX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洛地平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非洛地平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有机相溶液;将稳定剂分散在水中,然后调节pH=7,形成水相溶液;搅拌条件下,将有机相溶液注入水相溶液中,形成非洛地平纳米粒子;
所述非洛地平和稳定剂的质量比为1:1.66~7.14;
所述有机相溶液中,非洛地平浓度在0.05~0.2g/mL;
所述稳定剂分散在水中后,稳定剂的质量分数在2~7%;
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DMD或DMSO;
所述稳定剂选自:PVPK30、PVPVA64、PVAMXP、L100-55、HPMCASMF、HEC250G、HPMCHME15LV、HPMCE3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非洛地平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洛地平和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琦熊素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