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原料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635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饲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饲料原料加工装置,包括储料结构和称量结构;储料结构包括储料斗,储料斗的下部设有出料筒,出料筒上设有出料口;储料斗的内部设有螺旋杆,螺旋杆的一端与出料筒的端部转动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机;称量结构包括下料斗,下料斗的上部外侧设有若干个支耳,下料斗的底部设有底翼,底翼连接下料组件,下料斗通过支架支撑,支架的上面设有减震板,减震板上设有若干个连接支耳的称重传感器。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原料称量过程中的自动加料和下料,并对原料进行精确称量,自动化程度和配方精确度比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饲料原料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饲料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饲料原料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饲料在制备过程中,一般都包括粉碎、配料混合、制粒、冷却包装等步骤,在配料混合之前,需要先将粉碎的多种饲料原料进行精确称量,以保证配方的精确性,尤其是称量一些饲料添加剂等用量比较少的原料时,精确度的要求更高。现有技术中,对于用量较少的原料的称量一般包括如下过程:人工将原料慢慢添加到电子秤的包装袋中,直到添加至所需的量,将电子秤清零,然后再通过人工将称量好的原料导入后续设备中进行混合配料。上述称量过程都是通过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比较低,在大量生产饲料时,影响工作效率,且人工成本较高。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饲料原料加工装置,其能够实现原料称量过程中的自动加料和下料,并对原料进行精确称量,自动化程度和配方精确度比较高,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饲料产品质量,适合大规模的饲料生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饲料原料加工装置,包括储料结构和称量结构。所述储料结构包括储料斗,所述储料斗的下部设有出料筒,所述出料筒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储料斗的内部设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一端伸入所述出料筒中,并与所述出料筒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螺旋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储料斗并连接设置于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二电机。所述称量结构包括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入口对应连接所述出料口,所述下料斗的上部外侧设有若干个支耳,所述下料斗的底部设有底翼,所述底翼连接下料组件;所述下料斗通过支架支撑,所述支架的上面设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上设有若干个连接所述支耳的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支架的下部内侧还连接第一支撑板。所述下料组件包括由若干个下料瓣组合形成的下料底板、辅转圈以及驱动结构。每个所述下料瓣的一端均固接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底翼,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接第一齿轮;所述辅转圈上设有若干个第一齿轮槽,所述第一齿轮槽的数量与所述第一齿轮的数量相等,且所述第一齿轮槽中的齿与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辅转圈的底部还设有第二齿轮槽;所述辅转圈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固接所述支架;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槽中的齿相互啮合,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本技术的饲料原料加工装置,所述支耳和所述称重传感器都至少设有四个,且均匀分布于所述下料斗的四周。根据本技术的饲料原料加工装置,所述减震板的厚度为8~13cm。根据本技术的饲料原料加工装置,所述减震板包括承重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承重板上的橡胶层。根据本技术的饲料原料加工装置,所述橡胶层的厚度为所述减震板厚度的1/4~1/3。根据本技术的饲料原料加工装置,所述下料瓣设有五个。根据本技术的饲料原料加工装置,相邻两个所述下料瓣相互连接的一侧均为折线形。根据本技术的饲料原料加工装置,所述第二齿轮槽的长度为5~12cm。根据本技术的饲料原料加工装置,所述下料瓣组合形成的下料底板的形状与所述下料斗底部的形状相同。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饲料原料加工装置,通过设置储料结构和称量结构,储料结构包括储料斗,储料斗的下部设有出料筒,储料斗的内部设有螺旋杆,螺旋杆的一端与出料筒的端部转动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机,通过储料结构实现自动化加料,无需人工操作;称量结构包括下料斗,下料斗的上部外侧设有若干个支耳,下料斗的底部设有底翼,底翼连接下料组件,下料组件包括由若干个下料瓣组合形成的下料底板、辅转圈以及驱动结构,通过下料组件实现称量装置的自动化下料;下料斗通过支架支撑,支架的上面设有减震板,减震板上设有若干个连接支耳的称重传感器,通过称重传感器精确控制下料斗内原料的添加量。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现原料称量过程中的自动加料和下料,并对原料进行精确称量,自动化程度和配方精确度比较高,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饲料产品质量,适合大规模的饲料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下料组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下料组件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辅转圈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的B-B向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下料斗,11-支耳,12-底翼,13-支架,131-减震板,132-第一支撑板;14-称重传感器;2-下料瓣,21-转轴,22-第一齿轮,23-辅转圈,231-第一齿轮槽,232-第二齿轮槽,233-定位板;24-第二齿轮,241-第一电机;3-储料斗,31-出料筒,311-出料口;32-螺旋杆,33-第二电机,34-第二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饲料原料加工装置,包括储料结构和称量结构。储料结构包括储料斗3,储料斗3的下部设有出料筒31,出料筒31对应称量结构设有出料口311;储料斗3的内部设有用于输送原料的螺旋杆32,螺旋杆32的一端伸入出料筒31中,并与出料筒31的端部转动连接,螺旋杆32的另一端伸出储料斗3并连接设置于第二支撑板34上的第二电机33,第二支撑板34固接储料斗3。第二电机33带动螺旋杆32转动,并将原料输送至称量结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整第二电机33的转速调整原料输送速度和输送量,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添加原料,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称量结构的精确度。称量结构包括下料斗1,下料斗1的入口对应连接出料口311,下料斗1的上部外侧设有若干个支耳11,下料斗1的底部设有底翼12,底翼12连接下料组件;下料斗1通过支架13支撑,支架13的上面设有减震板131,减震板131上设有若干个连接支耳11的称重传感器14,称重传感器14连接控制单元,支架13的下部内侧还连接第一支撑板132。当向下料斗1中加原料进行称重时,通过称重传感器14对下料斗1中的原料重量进行测定;且称重传感器14的灵敏度较高,能够对用量很少的原料进行精确测定。下料组件包括由若干个下料瓣2组合形成的下料底板、辅转圈23以及驱动结构。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中,下料瓣2组合形成的下料底板的形状与下料斗1底部的形状相同,均为圆形;每个下料瓣2的一端均固接转轴21,转轴21的一端转动连接底翼12,参见图3,转轴21的另一端固接第一齿轮22。参见图2和图3,辅转圈23上设有若干个第一齿轮槽231,第一齿轮槽231的数量与第一齿轮22的数量相等,且第一齿轮槽231中的齿与第一齿轮22相互啮合;辅转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饲料原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结构和称量结构;/n所述储料结构包括储料斗,所述储料斗的下部设有出料筒,所述出料筒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储料斗的内部设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一端伸入所述出料筒中,并与所述出料筒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螺旋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储料斗并连接设置于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二电机;/n所述称量结构包括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入口对应连接所述出料口,所述下料斗的上部外侧设有若干个支耳,所述下料斗的底部设有底翼,所述底翼连接下料组件;所述下料斗通过支架支撑,所述支架的上面设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上设有若干个连接所述支耳的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支架的下部内侧还连接第一支撑板;/n所述下料组件包括由若干个下料瓣组合形成的下料底板、辅转圈以及驱动结构;/n每个所述下料瓣的一端均固接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底翼,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接第一齿轮;所述辅转圈上设有若干个第一齿轮槽,所述第一齿轮槽的数量与所述第一齿轮的数量相等,且所述第一齿轮槽中的齿与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辅转圈的底部还设有第二齿轮槽;所述辅转圈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固接所述支架;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槽中的齿相互啮合,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控制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饲料原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结构和称量结构;
所述储料结构包括储料斗,所述储料斗的下部设有出料筒,所述出料筒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储料斗的内部设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一端伸入所述出料筒中,并与所述出料筒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螺旋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储料斗并连接设置于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二电机;
所述称量结构包括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入口对应连接所述出料口,所述下料斗的上部外侧设有若干个支耳,所述下料斗的底部设有底翼,所述底翼连接下料组件;所述下料斗通过支架支撑,所述支架的上面设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上设有若干个连接所述支耳的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支架的下部内侧还连接第一支撑板;
所述下料组件包括由若干个下料瓣组合形成的下料底板、辅转圈以及驱动结构;
每个所述下料瓣的一端均固接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底翼,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接第一齿轮;所述辅转圈上设有若干个第一齿轮槽,所述第一齿轮槽的数量与所述第一齿轮的数量相等,且所述第一齿轮槽中的齿与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辅转圈的底部还设有第二齿轮槽;所述辅转圈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固接所述支架;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秀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恒祥普惠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