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慧课堂新型教学智能云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课堂
,尤其涉及智慧课堂新型教学智能云终端。
技术介绍
智慧课堂是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网、端”应用的新型信息化课堂模式,该产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富有智慧的课堂教学环境,在教学决策、评价反馈、交流互动、资源推送等方面实现了数据化、智能化,促进传统课堂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全面变革,为智慧的教与学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撑,智慧课堂的智能云终端多种多样,智能讲台就是智能云终端的一种。但目前市面上已存在的智能讲台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的不足之处:首先,由于每个使用该智能讲台的教师身高不同,而目前的智能讲台的触摸屏高度是固定的,因此就会导致某些教师长期处于不健康的姿势进行教学,增加了教师患职业病的概率;其次,目前的智能讲台底部一般不会安装脚轮,导致智能讲台的移动极为不便,即使某些智能讲台底部装有万向轮,我们知道,万向轮是可以在水平以及竖直两个方向上进行旋转的,显然,仅仅安装万向轮会导致整个智能讲台的稳定 ...
【技术保护点】
1.智慧课堂新型教学智能云终端,包括智能讲台本体(1)与设置在智能讲台本体(1)上的触摸屏(2),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矩形筒(3),且第一矩形筒(3)的内部插接有第二矩形筒(4),所述第一矩形筒(3)的底部设置有底座(5),且底座(5)包括四个第一直角板(6)与三个侧挡板(7),四个所述第一直角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顶盖板(8),所述侧挡板(7)固定安装在第一直角板(6)上,所述顶盖板(8)上固定安装有脚踏开关(9),所述第一矩形筒(3)的一侧底部设置有凹形罩(10),四个所述第一直角板(6)之间设置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顶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智慧课堂新型教学智能云终端,包括智能讲台本体(1)与设置在智能讲台本体(1)上的触摸屏(2),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矩形筒(3),且第一矩形筒(3)的内部插接有第二矩形筒(4),所述第一矩形筒(3)的底部设置有底座(5),且底座(5)包括四个第一直角板(6)与三个侧挡板(7),四个所述第一直角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顶盖板(8),所述侧挡板(7)固定安装在第一直角板(6)上,所述顶盖板(8)上固定安装有脚踏开关(9),所述第一矩形筒(3)的一侧底部设置有凹形罩(10),四个所述第一直角板(6)之间设置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螺杆千斤顶(12),且支撑板(11)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第一滑套(13),所述第一滑套(13)上贯穿有第一滑杆(14),相对立的两个所述侧挡板(7)的一端设置有同一个活动板(15),所述活动板(15)通过铰链(16)与侧挡板(7)活动连接,且活动板(15)的内侧面固定安装有收纳盒(17),所述收纳盒(17)的内部设置有把手摇杆(18),且把手摇杆(18)的一端开设有六角孔(19),所述支撑板(11)的底部安装有四个万向轮(20),所述螺杆千斤顶(12)的螺杆端部固定安装有六角柱(21),所述活动板(15)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2),且第一通孔(22)的内部贯穿有把手片(23),所述把手片(23)的一端固定有卡位片(24),且把手片(23)与卡位片(24)上均固定有第一固定片(25),所述第一固定片(25)上固定有两个第二固定片(26),两个所述第二固定片(26)之间设置有滚轮(27),所述第一通孔(22)的内部设置有伸缩弹簧(28),且伸缩弹簧(28)的两端均通过弹簧座分别与第一通孔(22)的内表面与把手片(23)相连接,所述卡位片(24)上开设有倒角(29),所述第一矩形筒(3)的一侧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30),且第一矩形筒(3)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轴承座(31),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座(31)上活动安装有同一个滚珠丝杠(32),所述滚珠丝杠(32)的丝杠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同步轮(33),且滚珠丝杠(32)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第二轴承座(34),所述第二轴承座(3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挡板(35),所述第二矩形筒(4)的顶部安装有顶板(36),所述第一矩形筒(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直角板(37),且第二直角板(37)的底面安装有第三轴承座(38),所述第一矩形筒(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39),且底板(39)的顶部固定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芳琼,李洁坤,武玲梅,罗小强,陈璟,黄秋勇,唐爱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