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杆红外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620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线杆红外报警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和语音电控板;器身;红外感应装置;警报器;其中,所述红外感应装置固定安装于器身内部,所述警报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底座外壁一侧;其中,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语音电控板、红外感应装置和警报器之间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单高效,安装利用令克杆挑挂安装,即可可带电进行安装,效果显著,并且由于外身为扁锥形(伞状),具有防风防雨功能,降水时雨水随器身流下,不至于存积,扁平器身使得迎风面减小,从而减小风阻增加了抗风能力,通过在器身装设红外感应装置,在有移动物体经过时会发出警报或者模拟鹰类鸟鸣声,从而达到了驱鸟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杆红外报警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低压供电线杆
,具体为线杆红外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每年初春是喜鹊筑巢的旺季,初春树梢脆弱稀少,导致大部分喜鹊将巢穴驻扎在高低压供电线路的线杆上,一遇降水天气,线路连电引起线路跳闸,给用电客户带来很大麻烦跟损失,现有的驱鸟装置有驱鸟锥、驱鸟风车等。但是,现有的驱鸟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效果不理想,一些喜鹊甚至将驱鸟锥驻扎到巢穴中,而驱鸟风车需要停电安装,高压线路停电成本过大不利于用电客户,易引发客户停电投诉,并且使用实施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线杆红外报警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线杆红外报警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和语音电控板;器身;红外感应装置;警报器;其中,所述红外感应装置固定安装于器身内部,所述警报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底座外壁一侧;其中,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语音电控板、红外感应装置和警报器之间电性连接。优选的,还包括:制冷机构,所述制冷机构包括制冷外壳,所述制冷外壳内壁两侧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镶嵌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制冷外壳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制冷外壳内壁两侧固定安装有内散热片,所述制冷外壳外壁两侧固定安装有外散热片,所述外散热片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风扇;其中,所述制冷外壳固定安装于器身内部底端,所述红外感应装置固定安装于制冷外壳内部;其中,所述控制器分别与风扇、半导体制冷片和温度传感器之间电性连接。优选的,还包括:供电电路板;供电模块;其中,所述供电模块通过供电电路板分别与控制器、语音电控板、红外感应装置、警报器、风扇、半导体制冷片和温度传感器之间电性连接。优选的,还包括:吊环;其中,所述吊环固定安装于器身顶端。优选的,还包括:磁吸片;其中,所述磁吸片镶嵌于底座底端表面。优选的,还包括:控制继电器;其中,所述控制继电器固定安装于底座内部;其中,所述控制继电器与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和器身均为扁锥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器身具体为聚乙烯材料制作而成。优选的,所述外散热片与器身的连接处镶嵌有密封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简单高效,安装利用令克杆挑挂安装,即可可带电进行安装,效果显著。2.本专利技术由于外身为扁锥形(伞状),具有防风防雨功能,降水时雨水随器身流下,不至于存积,扁平器身使得迎风面减小,从而减小风阻增加了抗风能力。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器身装设红外感应装置,在有移动物体经过时会发出警报或者模拟鹰类鸟鸣声,从而达到了驱鸟效果。4.本专利技术通过安装的制冷机构,在实际使用时,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制冷外壳内的温度过高时,控制器则会控制风扇和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工作,半导体制冷片工作时能够降低制冷外壳内部的温度,则能使红外感应装置处于一个低温的环境下工作,经过制冷,红外感应装置可以缩短响应时间,提高探测灵敏度,从而达到更加精准的警报效果,避免温度过高而影响该装置的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仰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制冷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元器件框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0-底座;11-控制器;12-供电电路板;13-语音电控板;14-控制继电器;20-器身;30-吊环;40-红外感应装置;50-警报器;60-磁吸片;70-制冷机构;71-制冷外壳;72-外散热片;73-风扇;74-半导体制冷片;75-内散热片;76-空腔;77-温度传感器;80-供电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线杆红外报警装置,包括:底座10、器身20、红外感应装置40和警报器50。进一步地,红外感应装置40采用SE2470的红外传感器。其中,所述红外感应装置40固定安装于器身20内部,所述警报器5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底座10外壁一侧。进一步地,红外感应装置40的发射端位于器身20外壁表面,且红外感应装置40的尾部位于制冷外壳71内。其中,所述控制器11分别与语音电控板13、红外感应装置40和警报器50之间电性连接。进一步地,语音电控板13采用LD3320语音模块。进一步地,语音电控板13用于录入鹰类鸟鸣声,然后再通过警报器50播放出来。其中,所述底座10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1和语音电控板13。进一步地,控制器11的型号为STM32F103R8。其中,还包括:供电电路板12和供电模块80。其中,所述供电模块80通过供电电路板12分别与控制器11、语音电控板13、红外感应装置40、警报器50、风扇73、半导体制冷片74和温度传感器77之间电性连接。进一步地,供电模块80选用电子或电池等储蓄电源。其中,还包括:吊环30。进一步地,吊环30用于将该装置进行悬挂。其中,所述吊环30固定安装于器身20顶端。其中,还包括:磁吸片60。进一步地,磁吸片60用于将器身20固定在线杆横担上,使器身固定。其中,所述磁吸片60镶嵌于底座10底端表面。进一步地,磁吸片60的底端端面与底座10的底端端面齐平,为了磁吸片60与线杆横担之间的紧密接触。其中,还包括:控制继电器14。其中,所述控制继电器14固定安装于底座10内部。其中,所述控制继电器14与控制器11之间电性连接。其中,所述底座10和器身20均为扁锥形结构。进一步地,扁锥形器身(伞状)防风防雨,降水时雨水随器身流下,不至于存积,扁平器身20使得迎风面减小,从而减小风阻增加了抗风能力。其中,所述器身20具体为聚乙烯材料制作而成。进一步地,器身20选用具有介电性的聚乙烯材料,经济绝缘,并且减小了器身20的重量,使得悬挂时更加方便。综合以上实施例所述,当有移动物体经过时该装置时,红外感应装置40发出的红外线会感应到物体,然后会将信息传递至控制器11内,控制器11对接收到的信号信息经过处理分析后,会控制警报器50发出警报,发出的警报时间为30s,从而达到了驱鸟效果。实施例2:请参阅图5和图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线杆红外报警装置,包括:制冷机构70。...

【技术保护点】
1.线杆红外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10),所述底座(10)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1)和语音电控板(13);/n器身(20);/n红外感应装置(40);/n警报器(50);/n其中,所述红外感应装置(40)固定安装于器身(20)内部,所述警报器(5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底座(10)外壁一侧;/n其中,所述控制器(11)分别与语音电控板(13)、红外感应装置(40)和警报器(50)之间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线杆红外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0),所述底座(10)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1)和语音电控板(13);
器身(20);
红外感应装置(40);
警报器(50);
其中,所述红外感应装置(40)固定安装于器身(20)内部,所述警报器(5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底座(10)外壁一侧;
其中,所述控制器(11)分别与语音电控板(13)、红外感应装置(40)和警报器(50)之间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杆红外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制冷机构(70),所述制冷机构(70)包括制冷外壳(71),所述制冷外壳(71)内壁两侧开设有空腔(76),所述空腔(76)内部镶嵌有半导体制冷片(74),所述制冷外壳(71)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77),所述制冷外壳(71)内壁两侧固定安装有内散热片(75),所述制冷外壳(71)外壁两侧固定安装有外散热片(72),所述外散热片(72)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风扇(73);
其中,所述制冷外壳(71)固定安装于器身(20)内部底端,所述红外感应装置(40)固定安装于制冷外壳(71)内部;
其中,所述控制器(11)分别与风扇(73)、半导体制冷片(74)和温度传感器(77)之间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杆红外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超唐帅张丙良王潇孙洪宝李东伟司继海戴文利任纪菊李明周刚段宇菁杨帆彭绪亮沈忱李栋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沂源县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