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复充气型电缆管道封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6060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反复充气型电缆管道封堵装置,包括卷绕成圆形的气囊带,在所述气囊带的侧壁安装有注气筒,且在所述气囊带的外侧套接有松紧环带,该设备中的气囊袋在卷绕成圆形时,可通过将嵌入条嵌入横截面呈“U”字型结构的卡位套条,由此实现对圆形气囊袋的初步限位,且当圆形气囊袋套设在电缆外侧时,圆形气囊袋最内侧的防滑吸台可吸在电缆侧壁,使得电缆与气囊袋之间不会轻易活动,而外侧叠在一起的气囊袋之间也会被防滑吸台吸住,使得卷绕的气囊袋不会活动,由此对卷绕成圆形气囊袋起到进一步的限位,即使电缆出线拉扯现象,卷绕成圆形的气囊袋也不会轻易受到影响,避免了管道孔封堵处出现缝隙,从而导致漏电等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复充气型电缆管道封堵装置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缆管道封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复充气型电缆管道封堵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地下电缆管理不便,进出电缆经常被雨水浸泡,或者被老鼠啃噬,造成电缆及配电设备损坏、绝缘下降,出现漏电、线路故障跳闸等现象,严重影响人身及配电设备安全,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在遇大雨进水时,会造成电缆管道堵塞,配电柜及分接箱被水淹甚至导致短路。现在的地下电缆管道封堵有时采有防火泥或水泥进行封堵,存在不防水,安装及拆除不方便、容易脱落等问题,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用者会将充气的橡胶气囊卷绕成圆形并将电缆套好,然后再将管道口封住,其拆装较为方便。但使用橡胶气囊封住管道时存在着问题,因电缆在铺设时极易拉扯电缆,当橡胶气囊封堵住管道后,一旦电缆出线拉扯现象,则贴着电缆的气囊端极易被扯出,之后圆柱状的橡胶气囊便会被扯成圆柱形,由此便使得管道的封住效果受到影响,即管道孔处便出现了缝隙,若有雨水滴入,便极易出现渗水漏电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反复充气型电缆管道封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一旦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复充气型电缆管道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绕成圆形的气囊带(1),在所述气囊带(1)的侧壁安装有注气筒(2),且在所述气囊带(1)的外侧套接有松紧环带(3);/n所述气囊带(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横截面呈“凵”字型结构的安装槽(101),在所述安装槽(101)内安装有两个关于安装槽(101)中心线对称且横截面呈“U”字型结构的卡位套条(102),在两个所述卡位套条(102)之间安装有吸台组(103),在所述气囊带(1)的另一侧表面与所述卡位套条(102)对应位置处安装有嵌入条(104),在所述嵌入条(104)的侧面安装有防脱斜台(10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复充气型电缆管道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绕成圆形的气囊带(1),在所述气囊带(1)的侧壁安装有注气筒(2),且在所述气囊带(1)的外侧套接有松紧环带(3);
所述气囊带(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横截面呈“凵”字型结构的安装槽(101),在所述安装槽(101)内安装有两个关于安装槽(101)中心线对称且横截面呈“U”字型结构的卡位套条(102),在两个所述卡位套条(102)之间安装有吸台组(103),在所述气囊带(1)的另一侧表面与所述卡位套条(102)对应位置处安装有嵌入条(104),在所述嵌入条(104)的侧面安装有防脱斜台(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复充气型电缆管道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台组(103)由两个结构相同且关于安装槽(101)中心线对称的防滑吸条(1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锦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