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电力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4525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电力管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复合电力管,所述电力管包括润滑内层和保护外层,所述润滑内层和保护外层之间还设置有玻璃纤维增强层,所述润滑内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PVC 100份、填充改性剂10‑15份、稳定剂二4‑5份、外润滑剂0.5‑1份、内润滑剂0.5‑1份、相容剂二0.5‑1份,所述填充改性剂是以PVC/PA66复合纤维制成载体,载体上再负载改性纳米立方氮化硼/硅灰石颗粒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复合电力管,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以及相对更小的摩擦系数,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更加的省力,对电力管以及电缆的损伤也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电力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管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电力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电力能源的发展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也进入了高速增长期,近来,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以及市容的整洁和美观,高压电线要求全部埋入地下,由于高压电缆线电压高,容易发热产生高温或者瞬间意外短路产生高温,人们通常使用塑料管道、金属管道或者玻璃钢管作为高压电缆的护管套材。而金属管道耐腐蚀性差,使用寿命一般只有15-30年就被锈蚀损坏;玻璃钢管在生产和使用中因其采用玻璃纤维缠绕涂覆工艺容易造成污染,同时脆性大,不耐重压、敲打或碰撞,也易分层,影响使用寿命,因此,塑料电力管逐渐受到大家的青睐,逐渐的取代了金属管道和玻璃钢管。根据DL/T802《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现有的电力管可分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力管、氯化聚氯乙烯及硬聚氯乙烯塑料电力管、氯化聚氯乙烯及硬聚氯乙烯塑料双壁波纹电力管、纤维水泥电力管、承插式混凝土预制电力管、非开挖用改性聚丙烯塑料电力管,其中最常用的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力管及非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电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管包括润滑内层和保护外层,所述润滑内层和保护外层之间还设置有玻璃纤维增强层,所述保护外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CPVC 100份、CPE 15-25份、稳定剂一4-5份、润滑剂1-2份、阻燃剂FR-302C 1-2份、相容剂一0.5-1份、抗氧化剂1010 0.5-0.8份;/n所述润滑内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PVC 100份、填充改性剂10-15份、稳定剂二4-5份、外润滑剂0.5-1份、内润滑剂0.5-1份、相容剂二0.5-1份,所述填充改性剂是以PVC/PA66复合纤维制成载体,载体上再负载改性纳米立方氮化硼/硅灰石颗粒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电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管包括润滑内层和保护外层,所述润滑内层和保护外层之间还设置有玻璃纤维增强层,所述保护外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CPVC100份、CPE15-25份、稳定剂一4-5份、润滑剂1-2份、阻燃剂FR-302C1-2份、相容剂一0.5-1份、抗氧化剂10100.5-0.8份;
所述润滑内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PVC100份、填充改性剂10-15份、稳定剂二4-5份、外润滑剂0.5-1份、内润滑剂0.5-1份、相容剂二0.5-1份,所述填充改性剂是以PVC/PA66复合纤维制成载体,载体上再负载改性纳米立方氮化硼/硅灰石颗粒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电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CPVC100份、CPE18份、稳定剂一5份、润滑剂1份、阻燃剂FR-302C2份、相容剂一0.5份、抗氧化剂10100.8份;
所述润滑内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PVC100份、填充改性剂12份、稳定剂二4份、外润滑剂0.8份、内润滑剂0.8份、相容剂二0.6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电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层中的稳定剂一为二巯基乙酸异辛酯二正辛基锡,所述润滑剂为聚乙烯蜡,所述相容剂一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电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内层中的稳定剂二为铅复合稳定剂,外润滑剂为聚乙烯蜡,内润滑剂为硬脂酸,相容剂二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复合电力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配比分别称取润滑内层的各原料,先将PVC置于高速搅拌机中,升温至90-95℃,加入稳定剂二、相容剂二,升温至120℃继续搅拌20-30min,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得到混合物料一,将混合物料一置于纳米球磨机中,将填充改性剂分批多次加入,同时喷洒二甲基硅油,在300r/min的速度下球磨8-10h,得到混合物料二,将混合物料二置于高速搅拌机中,升温至110-120℃,加入外润滑剂和内润滑剂,保温持续搅拌30min,冷却至40-50℃下料,得到经过润滑内层混合料;
S2:将经过润滑内层混合料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于185-190℃温度下熔融挤出,得到润滑内层;
S3:在润滑内层的外表面采用机械缠绕方式缠绕玻璃纤维增强聚乙烯复合带,形成玻璃纤维增强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东华陈毅明裘杨燕傅亚斌齐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联通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