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组立装配用脚型磁力限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5949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领域,尤指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组立装配用脚型磁力限位装置。本铝电解电容器组立装配用脚型磁力限位装置将原有的外八字型弹性压入胶盖式结构重新设计成两体组合的平行“脚型”磁力定位装置,在导针上部的引入端采用耐磨损的合金结构,定位端采用磁性定位材料。由于保持了合适的定位尺寸,在芯包向上插入胶盖工序中,可以灵活定位合适的高度或尺寸,同时保证芯包上的导针B部在插入胶盖孔时保持垂直位置,将整个插入工序中导针与胶盖之间所产生的过盈力降至最低,这不仅保证了胶盖上的通孔不被插伤,而且还避免了芯包铆接点发生位移或断裂,大大提高了小型铝电容器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组立装配用脚型磁力限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领域,尤指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组立装配用脚型磁力限位装置。
技术介绍
在铝电解电容器小型产品制造过程的组立工序中,目前国内大都是采用芯包向上插入胶盖式组立装配机,而且多为外八字型弹性压入胶盖式结构。由于该结构必须采用两步插入胶盖的工序,第一步仅插入导针上半部分,第二步通过拉脚方式把导针下半部分插入胶盖。在现有的芯包向上插入胶盖式结构中,由于胶盖孔径远大于导针上半部分的直径,因此,在上述第一步插入胶盖工序中由于自由落体的作用,芯包将会向下滑落。为避免芯包滑落则采用导针上部张开导引而夹持芯包的结构,如图1所示。由于这种导针张开导引夹持结构设计为“外八字型”,往往会使导针B部在插入胶盖孔时位置不垂直,导致胶盖孔与导针B部所产生过盈力(即导针B部向外扩张和侧向的应力),使胶盖孔被插伤发生漏液。当这种过盈力极大时,甚至会迫使芯包铆接点发生位移或断裂,使产品的阻抗增加或漏电流升高,从而严重影响电容器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组立装配用脚型磁力限位装置,将原有的外八字型弹性压入胶盖式结构重新设计成两体组合装置,采用新设计的脚型磁力限位装置,以达到避免芯包向下滑落,以及芯包铆接点不再发生位移或断裂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组立装配用脚型磁力限位装置,包括芯包、胶盖、合金条和两根导针,所述导针下端垂直固定在芯包内,所述导针从上至下依次为导针上部、导针B部和导针下部,所述导针下部固定在芯包内,所述芯包上的导针上部从下至上贯穿胶盖,所述合金条两端分别与导针上部连接,所述导针上部之间还吸附有强磁铁,所述导针B部则通过对导针上部向上拉而使得导针B部插入胶盖内,并且使得胶盖位于芯包上端。进一步地,所述胶盖设有大于导针上部的通孔,所述导针B部直径大于胶盖上通孔的孔径,所述导针B部与胶盖通孔过盈配合。其中,所述胶盖孔径为0.9mm,所述导针上部直径为0.5mm,所述导针B部直径为1.0mm。进一步地,所述导针上部从下至下包括引入端和定位端,所述强磁铁分别与定位端吸附固定。其中,所述引入端为合金引入端,所述定位端为磁性定位端。进一步地,所述合金条呈V字形结构,并且位于强磁铁下方。其中,所述导针下部与芯包铆接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铝电解电容器组立装配用脚型磁力限位装置对于现有的由下向上芯包插入胶盖式结构的机型,将原有的外八字型弹性压入胶盖式结构重新设计成两体组合的“脚型”磁力定位装置,在导针上部的引入端采用耐磨损的合金结构,定位端采用磁性定位材料。由于保持了合适的定位尺寸,在芯包向上插入胶盖工序中,可以灵活定位合适的高度或尺寸,同时保证芯包上的导针B部在插入胶盖孔时保持垂直位置,将整个插入工序中导针与胶盖之间所产生的过盈力降至最低,这不仅保证了胶盖上的通孔不被插伤,而且还避免了芯包铆接点发生位移或断裂,大大提高了小型铝电容器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导针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芯包;2.胶盖;3.合金条;4.导针;41.导致上部;411.引入端;412.定位端;42.导针B部;43.导针下部;5.强磁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便于对本申请公开内容更清楚透彻的理解,其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请参阅图2-3所示,本技术关于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组立装配用脚型磁力限位装置,包括芯包1、胶盖2、合金条3和两根导针4,所述导针4下端垂直固定在芯包1内,所述导针4从上至下依次为导针上部41、导针B部42和导针下部43,所述导针下部43通过铆接固定在芯包1内,所述芯包1上的导针上部41从下至上贯穿胶盖2,所述合金条3两端分别与导针上部41连接,所述导针上部41之间还吸附有强磁铁5,所述导针B部42则通过对导针上部41向上拉而使得导针B部42插入胶盖2内,并且使得胶盖2位于芯包1上端;其中,所述合金条3呈V字形结构,并且位于强磁铁5下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胶盖2设有大于导针上部41的通孔,所述导针B部42直径大于胶盖2上通孔的孔径,所述导针B部42与胶盖2通孔过盈配合。其中,所述胶盖2孔径为0.9mm,所述导针上部41直径为0.5mm,所述导针B部42直径为1.0mm。此外,本实施例所述导针上部41从下至下包括引入端411和定位端412,所述强磁铁5分别与定位端412吸附固定。其中,所述引入端411为合金引入端,所述定位端412为磁性定位端。针对目前小型铝电解电容器产品组立装配工序中采用芯包1向上插入胶盖式结构所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施例将原有的外八字型弹性压入胶盖式结构重新设计成两体组合装置,采用新设计的脚型磁力限位装置,以达到避免芯包1向下滑落,以及芯包1铆接点不再发生位移或断裂的目的。本技术可用于国内现有的“SAHV双头高速组立机”,以及由下向上芯包1插入胶盖式结构的系列机型,以提高小型铝电解电容器,包括固态、半液固、SMT贴片以及引线电容器产品的质量。请参考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的外八字型弹性压入胶盖式结构设计中,如果迫使将直径为1.0mm的芯包1导针B部42插入孔径为0.9mm的胶盖2中,这本身就存在有0.1mm的过盈配合,加上为了防止芯包1滑落而将合金条3的张开导引结构部分设计成“倒八字型”,改变了导针垂直式插入的正常状态。因此,这就导致了芯包1导针B部42呈斜向由下向上插入胶盖2,不仅会使胶盖孔插伤导致产品漏液(例如液态贴片或引线产品),而且对于箔片宽2.2mm左右的微小型系列产品,如果芯包1导针4插入过程的过盈力极大,会将破坏力传导至芯包1铆接点部位,从而造成铆接点位移甚至断裂,致使最终产品的阻抗增加或漏电流增大,使产品的电性能参数不合格,严重影响电容器产品质量。与现有技术相比,请参阅2所示,本实施例将原有的导针4张开导引结构设计成“脚型”磁力定位结构,采用强磁铁5吸附方式将芯包1导针4吸附在张开导引部位。这种新型设计不仅能防止芯包1滑落,而且保证芯包1导针4在插入胶盖2过程中始终维持在垂直状态,使导针4插入胶盖2过程的过盈力降至最低。同时,还可以随意精准定位拉脚前的高度至需要的位置。本技术所设计的“脚型”磁力定位装置,不会对胶盖2孔造成插伤,也不会破坏芯包1铆接点,极大地提高了小型铝电解电容器的产品质量。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组立装配用脚型磁力限位装置,包括芯包、胶盖、合金条和两根导针,所述导针下端垂直固定在芯包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针从上至下依次为导针上部、导针B部和导针下部,所述导针下部固定在芯包内,所述芯包上的导针上部从下至上贯穿胶盖,所述合金条两端分别与导针上部连接,所述导针上部之间还吸附有强磁铁,所述导针B部则通过对导针上部向上拉而使得导针B部插入胶盖内,并且使得胶盖位于芯包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组立装配用脚型磁力限位装置,包括芯包、胶盖、合金条和两根导针,所述导针下端垂直固定在芯包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针从上至下依次为导针上部、导针B部和导针下部,所述导针下部固定在芯包内,所述芯包上的导针上部从下至上贯穿胶盖,所述合金条两端分别与导针上部连接,所述导针上部之间还吸附有强磁铁,所述导针B部则通过对导针上部向上拉而使得导针B部插入胶盖内,并且使得胶盖位于芯包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组立装配用脚型磁力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盖设有大于导针上部的通孔,所述导针B部直径大于胶盖上通孔的孔径,所述导针B部与胶盖通孔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组立装配用脚型磁力限位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超周光华徐荣尹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一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