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加强型架空绝缘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5931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加强型架空绝缘电缆,包括内芯和加强层,所述内芯包括缆芯,所述缆芯的外表面包裹有内屏蔽层,所述内屏蔽层的外表面包裹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表面包裹有外屏蔽层,所述内芯的外表面套设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包括高强度铝合金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缆芯、绝缘层、外屏蔽层、内屏蔽层、加强筋、填充料、高强度铝合金层、镀锌钢带层、玻璃纤维层和纳米陶瓷纤维层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架空绝缘电缆强度较低,在架设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外设绞线对其进行支撑,不但降低了电缆的架设效率,还提高了成本,同时,由于其质地较为柔软,很容易对其造成损害,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加强型架空绝缘电缆
本技术涉及架空绝缘电缆
,具体为一种新型加强型架空绝缘电缆。
技术介绍
架空绝缘电缆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电气性能和机械强度,在城市、农村电网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代替了裸导线和黑皮线,对于高压输配电网架空线的对地绝缘一般是靠空气的,之前的配电线路(10kV以下除380V)一般也采用裸导线,但由于市区配电环境复杂,常常发生短路接地及雷击线路的情况,导致供电可靠性降低,所以目前一般10kV以下架空线路都采用绝缘导线(即导线外层包裹绝缘层)。现有的架空绝缘电缆强度较低,在架设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外设绞线对其进行支撑,不但降低了电缆的架设效率,还提高了成本,同时,由于其质地较为柔软,很容易对其造成损害,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加强型架空绝缘电缆,具备高强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架空绝缘电缆强度较低,在架设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外设绞线对其进行支撑,不但降低了电缆的架设效率,还提高了成本,同时,由于其质地较为柔软,很容易对其造成损害,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加强型架空绝缘电缆,包括内芯和加强层,所述内芯包括缆芯,所述缆芯的外表面包裹有内屏蔽层,所述内屏蔽层的外表面包裹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表面包裹有外屏蔽层,所述内芯的外表面套设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包括高强度铝合金层,所述高强度铝合金层套设于外屏蔽层的外表面,所述高强度铝合金层的外表面包裹有镀锌钢带层,所述镀锌钢带层的外表面包裹有玻璃纤维层,所述玻璃纤维层的外表面包裹有纳米陶瓷纤维层,所述高强度铝合金层的内圈与外屏蔽层的外表面之间填充有填充料,所述高强度铝合金层的内圈与外屏蔽层的外表面之间还设置有加强筋。优选的,所述缆芯为钢芯铝线或铝合金线绞合而成,所述内屏蔽层和外屏蔽层的材料均为半导体纸带,且外屏蔽层的外表面外扎有编织铜丝带。优选的,所述内芯的数量为三个,且均匀分布于加强层的内圈,所述加强筋的材料为高强度钢条,所述加强筋均匀分布于内芯与加强层之间。优选的,所述填充料为聚丙烯材料,所述绝缘层为黑色交联聚乙烯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缆芯、绝缘层、外屏蔽层、内屏蔽层、加强筋、填充料、高强度铝合金层、镀锌钢带层、玻璃纤维层和纳米陶瓷纤维层的配合使用,能够提高电缆的强度,避免其在架设的过程中对其造成损害,提高了架设效率,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的架空绝缘电缆强度较低,在架设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外设绞线对其进行支撑,不但降低了电缆的架设效率,还提高了成本,同时,由于其质地较为柔软,很容易对其造成损害,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内屏蔽层和外屏蔽层的使用,能够使绝缘层和缆芯之间有较好的接触,消除缆芯表面的不光滑而引起表面电场强度的增加,通过绝缘层的使用,具备耐候性能、机械和物理性能和必要的电气性能,通过高强度铝合金层、镀锌钢带层和玻璃纤维层的配合使用,能够提高电缆的抗拉强度,避免其在铺设的过程中产生裂痕而损坏,通过加强筋的使用,能够提高电缆的定型力,使其在架设的过程中不易折弯,通过纳米陶瓷纤维层的使用,能够对电缆进行耐热和防火,避免其被烧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加强层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芯、11缆芯、12绝缘层、13外屏蔽层、14内屏蔽层、2加强筋、3填充料、4加强层、41高强度铝合金层、42镀锌钢带层、43玻璃纤维层、44纳米陶瓷纤维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请参阅图1-3,一种新型加强型架空绝缘电缆,包括内芯1和加强层4,内芯1包括缆芯11,缆芯11的外表面包裹有内屏蔽层14,内屏蔽层14的外表面包裹有绝缘层12,绝缘层12为黑色交联聚乙烯材质,绝缘层12的外表面包裹有外屏蔽层13,缆芯11为钢芯铝线或铝合金线绞合而成,内屏蔽层14和外屏蔽层13的材料均为半导体纸带,且外屏蔽层13的外表面外扎有编织铜丝带,内芯1的数量为三个,且均匀分布于加强层4的内圈,内芯1的外表面套设有加强层4,加强层4包括高强度铝合金层41,高强度铝合金层41套设于外屏蔽层13的外表面,高强度铝合金层41的外表面包裹有镀锌钢带层42,镀锌钢带层42的外表面包裹有玻璃纤维层43,玻璃纤维层43的外表面包裹有纳米陶瓷纤维层44,高强度铝合金层41的内圈与外屏蔽层13的外表面之间填充有填充料3,填充料3为聚丙烯材料,高强度铝合金层41的内圈与外屏蔽层13的外表面之间还设置有加强筋2,加强筋2的材料为高强度钢条,加强筋2均匀分布于内芯1与加强层4之间,通过缆芯11、绝缘层12、外屏蔽层13、内屏蔽层14、加强筋2、填充料3、高强度铝合金层41、镀锌钢带层42、玻璃纤维层43和纳米陶瓷纤维层44的配合使用,能够提高电缆的强度,避免其在架设的过程中对其造成损害,提高了架设效率,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的架空绝缘电缆强度较低,在架设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外设绞线对其进行支撑,不但降低了电缆的架设效率,还提高了成本,同时,由于其质地较为柔软,很容易对其造成损害,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问题。使用时,通过内屏蔽层13和外屏蔽层14的使用,能够使绝缘层12和缆芯11之间有较好的接触,消除缆芯11表面的不光滑而引起表面电场强度的增加,通过绝缘层12的使用,具备耐候性能、机械和物理性能和必要的电气性能,通过高强度铝合金层41、镀锌钢带层42和玻璃纤维层43的配合使用,能够提高电缆的抗拉强度,避免其在铺设的过程中产生裂痕而损坏,通过加强筋2的使用,能够提高电缆的定型力,使其在架设的过程中不易折弯,通过纳米陶瓷纤维层44的使用,能够对电缆进行耐热和防火,避免其被烧坏。综上:该新型加强型架空绝缘电缆,通过缆芯11、绝缘层12、外屏蔽层13、内屏蔽层14、加强筋2、填充料3、高强度铝合金层41、镀锌钢带层42、玻璃纤维层43和纳米陶瓷纤维层44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架空绝缘电缆强度较低,在架设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外设绞线对其进行支撑,不但降低了电缆的架设效率,还提高了成本,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加强型架空绝缘电缆,包括内芯(1)和加强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1)包括缆芯(11),所述缆芯(11)的外表面包裹有内屏蔽层(14),所述内屏蔽层(14)的外表面包裹有绝缘层(12),所述绝缘层(12)的外表面包裹有外屏蔽层(13),所述内芯(1)的外表面套设有加强层(4),所述加强层(4)包括高强度铝合金层(41),所述高强度铝合金层(41)套设于外屏蔽层(13)的外表面,所述高强度铝合金层(41)的外表面包裹有镀锌钢带层(42),所述镀锌钢带层(42)的外表面包裹有玻璃纤维层(43),所述玻璃纤维层(43)的外表面包裹有纳米陶瓷纤维层(44),所述高强度铝合金层(41)的内圈与外屏蔽层(13)的外表面之间填充有填充料(3),所述高强度铝合金层(41)的内圈与外屏蔽层(13)的外表面之间还设置有加强筋(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加强型架空绝缘电缆,包括内芯(1)和加强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1)包括缆芯(11),所述缆芯(11)的外表面包裹有内屏蔽层(14),所述内屏蔽层(14)的外表面包裹有绝缘层(12),所述绝缘层(12)的外表面包裹有外屏蔽层(13),所述内芯(1)的外表面套设有加强层(4),所述加强层(4)包括高强度铝合金层(41),所述高强度铝合金层(41)套设于外屏蔽层(13)的外表面,所述高强度铝合金层(41)的外表面包裹有镀锌钢带层(42),所述镀锌钢带层(42)的外表面包裹有玻璃纤维层(43),所述玻璃纤维层(43)的外表面包裹有纳米陶瓷纤维层(44),所述高强度铝合金层(41)的内圈与外屏蔽层(13)的外表面之间填充有填充料(3),所述高强度铝合金层(41)的内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飞郑增忠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百冠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