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计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585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计算设备。所述电子计算设备包括:机箱,具有一个或多个运算板组,所述运算板组各自包括平行布置的多个运算板;以及散热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箱的入风口处的第一散热组件和设置在所述机箱的出风口处的第二散热组件,用于对所述机箱内部进行散热,其中,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和所述第二散热组件能够与所述机箱分离并且免工具地安装到所述机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计算设备
本技术涉及计算设备,特别涉及高性能电子计算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对大规模数据运算的高速处理需求,促进了对高性能电子计算设备的研究与开发。例如,对于区块链设备来说,为了满足大量运算的处理需求,一般会使用具有多个专业处理芯片的多块运算板来组成这样的电子计算设备。理论上,芯片数目越多,设备的运算力越强。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安装有大量芯片的运算板一般被安装在一个机箱中,数目众多的芯片运行时的功耗相对较高,因此对设备的散热要求非常高。此外,为了降低电力成本,需要将大量设备设置在电力资源比较富裕的地区,如在太阳能电厂、风力发电场、水力发电站等附近。但这些地区往往缺少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因此对大量设备的运输、安装、使用以及维护也提出较高要求。除非另有指明,否则不应假定此部分中描述的任何方法仅因其包括在此部分中就被认为是现有技术。类似地,除非另有指明,否则此部分中提及的问题不应认为在任何现有技术中已被公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计算设备,其集成了多个运算板组,能够实现大规模高速运算,同时由于散热装置可以与设备的机箱分开地运输和上架,从而能够提高设备的运输和上架效率,并且由于散热装置采用免工具安装的组装方式,因而能够在使用时方便地安装到机箱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计算设备,所述电子计算设备包括:机箱,具有一个或多个运算板组,所述运算板组各自包括平行布置的多个运算板;以及散热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箱的入风口处的第一散热组件和设置在所述机箱的出风口处的第二散热组件,用于对所述机箱内部进行散热,其中,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和所述第二散热组件能够与所述机箱分离并且免工具地安装到所述机箱。可选地,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框架,包括设置于框架侧壁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包括:第二框架,包括设置于框架侧壁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件。所述机箱包括设置于所述入风口处的至少一个第三连接部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的至少一个第四连接部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件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连接部件形成可拆卸的至少一个第一装配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件与所述至少一个第四连接部件形成可拆卸的至少一个第二装配对,以使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和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分别免工具地安装到所述机箱。所述电子计算设备还可以包括总控箱,该总控箱包括:控制器,其通过电线电气连接至所述多个运算板,以控制相应的运算板;以及电源,其通过所述电线电气连接至所述多个运算板。可选地,所述电线为具有控制接头和电源接头的双接头一带多电线。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和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可以并联地电气连接到所述电源。所述一个或多个运算板组可以沿横向和/或纵向排列。所述总控箱可以包括多个控制信号主接口和多个电源主接口,并且所述多个运算板可以包括相应的多个控制信号副接口和多个电源副接口。其中,通过所述双接头一带多电线将各个控制信号主接口连接到相应的多个控制信号副接口以及将各个电源主接口连接到相应的多个电源副接口。可选地,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安装到所述第一框架的第一风扇组,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包括安装到所述第二框架的第二风扇组,其中,所述第一风扇组和所述第二风扇组分别包括至少一个风扇。可选地,所述第一风扇组与所述第二风扇组对称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件是挂钩或卡槽,所述第三连接部件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匹配的卡槽或挂钩。可选地,所述挂钩具有第一卡爪,该第一卡爪具有被设置为斜面的装配导向面,以使所述第一散热组件与所述机箱锁紧。其中,所述第一装配对与所述第二装配对可以相同。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原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图1是示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计算设备的示意图,此时散热装置与机箱处于分离状态;图2是示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计算设备的示意图,此时散热装置被免工具地安装到机箱;图3是示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计算设备的机箱和总控箱的示意结构图;图4是示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计算设备的机箱与总控箱之间的接口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接口连线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根据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免工具安装的散热装置的装配对结构示意图,其中装配对进行了加固设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技术。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需要注意,本技术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在本技术中对各种所述示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示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表明,如果不特意限定要素的数量,则该要素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涵盖所列出的项目中的任何一个以及全部可能的组合方式。图1是示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计算设备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子计算设备100包括机箱110、包括第一散热组件120和第二散热组件130的散热装置、总控箱140。机箱110中安装了多个运算板组,多个运算板组包括多个运算板,其上集成有大量芯片,从而大大提高了设备的算力。在图1所示的情况中,电子计算设备100处于非工作状态,第一散热组件120和第二散热组件130与机箱110分离。基于这样的设计,可使得在设备运输和搬运过程中,散热装置与设备的其它组件分别进行,从而能够提高效率。参照图1,其中,第一散热组件120包括第一框架121,与机箱110的入风口相适配;第二散热组件130包括第二框架131,与机箱110的出风口相适配。第一框架121内安装有第一风扇组122,第二框架131内安装有第二风扇组132,第一风扇组122和第二风扇组132各自包括至少一个风扇。其中,第一框架121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件1211,第二框架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件1311,机箱110的入风口处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连接部件1101,出风口处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连接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计算设备包括:/n机箱,具有一个或多个运算板组,所述运算板组各自包括平行布置的多个运算板;以及/n散热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箱的入风口处的第一散热组件和设置在所述机箱的出风口处的第二散热组件,用于对所述机箱内部进行散热,/n其中,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和所述第二散热组件能够与所述机箱分离并且免工具地安装到所述机箱;/n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n第一框架,包括设置于框架侧壁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件;/n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包括:/n第二框架,包括设置于框架侧壁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件;/n所述机箱包括设置于所述入风口处的至少一个第三连接部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的至少一个第四连接部件,以及/n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件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连接部件形成可拆卸的至少一个第一装配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件与所述至少一个第四连接部件形成可拆卸的至少一个第二装配对,以使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和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分别免工具地安装到所述机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计算设备包括:
机箱,具有一个或多个运算板组,所述运算板组各自包括平行布置的多个运算板;以及
散热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箱的入风口处的第一散热组件和设置在所述机箱的出风口处的第二散热组件,用于对所述机箱内部进行散热,
其中,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和所述第二散热组件能够与所述机箱分离并且免工具地安装到所述机箱;
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
第一框架,包括设置于框架侧壁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件;
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包括:
第二框架,包括设置于框架侧壁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件;
所述机箱包括设置于所述入风口处的至少一个第三连接部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的至少一个第四连接部件,以及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件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连接部件形成可拆卸的至少一个第一装配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件与所述至少一个第四连接部件形成可拆卸的至少一个第二装配对,以使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和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分别免工具地安装到所述机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计算设备还包括总控箱,所述总控箱包括:
控制器,其通过电线电气连接至所述多个运算板,以控制相应的运算板;以及
电源,其通过电线电气连接至所述多个运算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为具有控制信号接头和电源接头的双接头一带多电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计算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强张文娟管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益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