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链条检测装置,包括进料轮、射线检测房和穿过射线检测房的输送带,所述射线检测房内设置有二组的检测组件;所述进料轮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均匀分布有多个的凸块;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射线源和接收射线源发出的射线的接收板,二组所述检测组件的射线路径与输送带的输送路径三者相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进料轮的设置,能够方便链条的上链,提升检测的准确性;通过三者相交,能够同时对工件的交叉检测,尤其是对于链条这样子的工件,其检测的准确度能够大大的提升;通过多条的环形槽,能够同时对多条的链条进行上料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链条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检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链条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链条的大批量作业生产过程中,人工无法长时间去盯着链条看是否发生缺陷,用人工肉眼检查产品质量效率低,且及其容易产生眼疲劳。用机器检测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的自动化程度。现有的链条检测设备,通常采用通道式单源探测X光机进行检测,而链条由多个环状体相互扣接而成,由于相邻的环状体相互扣接时使得环状体处于倾斜的角度,在通过单源探测X光机的时候,单源探测X光机产生的垂直射线无法完整的照射的环状体各个角度,进而发生遗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升链条检测准确性的链条检测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链条检测装置,包括进料轮、射线检测房和穿过射线检测房的输送带,所述射线检测房内设置有二组的检测组件;所述输送带包括进料端,所述进料轮设置在进料端的侧边;所述进料轮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均匀分布有多个的凸块;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射线源和接收射线源发出的射线的接收板,二组所述检测组件的射线路径成45°-135°交叉设置;所述输送带的输送路径与二组的检测组件的射线源发出的射线相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进料轮的设置,由于链条呈长条状的,现有的传送带难以将其拖上来,且链条表面与传送带表面的摩擦力低,所以采用进料轮,能够方便链条的上链,同时能够保证链条呈条状输送到射线检测房内进行检测,而非扎堆在一起,提升检测的准确性;通过两组所述检测组件的射线路径成45°-135°交叉设置,能够同时对工件的交叉检测,进一步提升检测的准确度,尤其是对于链条这样子以90°角交叉相扣的工件或者结构复杂的工件来说,其检测的准确度能够大大的提升;通过多条的环形槽,能够同时对多条的链条进行上料检测;同时通过环形槽内的凸块的设计,能够对应环状体中间的环形空间,方便链条的受力,进而方便上料。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链条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进料轮;2、射线检测房;21、射线源;22、接收板;23、观察窗;3、输送带;4、链条;5、散热组件;51、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链条4检测装置,包括进料轮1、射线检测房2和穿过射线检测房2的输送带3,所述射线检测房2内设置有二组的检测组件;所述输送带3包括进料端,所述进料轮1设置在进料端的侧边;所述进料轮1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均匀分布有多个的凸块;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射线源21和接收射线源21发出的射线的接收板22,二组所述检测组件的射线路径成45°-135°交叉设置;所述输送带3的输送路径与二组的检测组件的射线源21发出的射线相交。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进料轮1的设置,由于链条4呈长条状的,现有的传送带难以将其拖上来,且链条4表面与传送带表面的摩擦力低,所以采用进料轮1,能够方便链条4的上链,同时能够保证链条4呈条状输送到射线检测房2内进行检测,而非扎堆在一起,提升检测的准确性;通过两组所述检测组件的射线路径成45°-135°交叉设置,能够同时对工件的交叉检测,进一步提升检测的准确度,尤其是对于链条4这样子以90°角交叉相扣的工件或者结构复杂的工件来说,其检测的准确度能够大大的提升;通过多条的环形槽,能够同时对多条的链条4进行上料检测;同时通过环形槽内的凸块的设计,能够对应环状体中间的环形空间,方便链条4的受力,进而方便上料。进一步的,所述链条4检测装置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包括控制器、声光报警器和显示器,所述声光报警器、显示器、进料轮1、检测组件和输送带3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控制器的设置,能够将接收板22接收到的工件信息,并通过信息判断是否存在缺陷,当存在缺陷时,通过控制声光报警器进行报警,或者通过显示器进行肉眼识别或显示缺陷;也能够对装置的运行进行控制。进一步的,所述射线检测房2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观察窗23。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观察窗23的设置,能够方便工作人员直接通过肉眼进行观察,进而更容易发现问题。进一步的,所述射线检测房2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组件5,所述散热组件5包括散热通道和风机,所述散热通道下表面贴合在射线检测房2的顶部,所述散热通道为中空管体,所述风机设置在中空管体内,所述散热通道的两端设置有过滤网51。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散热组件5的设置,由于射线源21主要的发热设备,为了保证装盒子的正常工作,必须保证射线源21的的工作环境温度保持在40℃以下,且其产生的热量由于密度较低上升至射线检测房2的顶部,通过散热组件5,能够方便热量的散逸。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通道两端分别为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出风口为远离观察窗23所在侧壁的方向上。进一步的,所述中空管体内设置有多个的散热针。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散热针的设置,能够提升散热面积,继而提升散热效果。进一步的,二组所述检测组件的射线路径成90°交叉设置。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90°交叉设置,能够对链条4这样子前后两个环形体成90°的结构进行有效的检测。实施例一一种链条检测装置,包括进料轮、射线检测房和穿过射线检测房的输送带,所述射线检测房内设置有二组的检测组件;所述输送带包括进料端,所述进料轮设置在进料端的侧边;所述进料轮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均匀分布有多个的凸块;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射线源和接收射线源发出的射线的接收板,二组所述检测组件的射线路径成90°交叉设置;所述输送带的输送路径与二组的检测组件的射线源发出的射线相交。所述链条检测装置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包括控制器、声光报警器和显示器,所述声光报警器、显示器、进料轮、检测组件和输送带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射线检测房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观察窗。所述射线检测房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通道和风机,所述散热通道下表面贴合在射线检测房的顶部,所述散热通道为中空管体,所述风机设置在中空管体内,所述散热通道的两端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散热通道两端分别为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出风口为远离观察窗所在侧壁的方向上。所述中空管体内设置有多个的散热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链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轮、射线检测房和穿过射线检测房的输送带,所述射线检测房内设置有二组的检测组件;所述输送带包括进料端,所述进料轮设置在进料端的侧边;/n所述进料轮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均匀分布有多个的凸块;/n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射线源和接收射线源发出的射线的接收板,二组所述检测组件的射线路径成45°-135°交叉设置;/n所述输送带的输送路径与二组的检测组件的射线源发出的射线相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链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轮、射线检测房和穿过射线检测房的输送带,所述射线检测房内设置有二组的检测组件;所述输送带包括进料端,所述进料轮设置在进料端的侧边;
所述进料轮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均匀分布有多个的凸块;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射线源和接收射线源发出的射线的接收板,二组所述检测组件的射线路径成45°-135°交叉设置;
所述输送带的输送路径与二组的检测组件的射线源发出的射线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检测装置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包括控制器、声光报警器和显示器,所述声光报警器、显示器、进料轮、检测组件和输送带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顺仁,翟广立,
申请(专利权)人:艾偲睿科技厦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