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模型试验的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5742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岩土工程模型试验的加载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根竖直的支柱,且两根支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同一块水平的顶板,支柱的外侧滑动套接有活动套管,且两个活动套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块加载板,加载板的上端设置有与顶板连接的限位调节机构,活动套管下侧的支柱外侧壁上固定套接有固定套管,且两个固定套管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的支撑板,支撑板与加载板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配合连接的测试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根据试验时模拟物料的尺寸大小对两个第一L形挡板和第二L形挡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提高试验数据的精确性,并且减少物料偏移的情况对试验数据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岩土工程模型试验的加载装置
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试验
,尤其涉及岩土工程模型试验的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岩土体及地下结构经常同时受到静力荷载和动力荷载作用,例如铁路路基承受轨道及其土体自重等静荷载和高速列车经轨道传递的动荷载的作用,长期的静荷载引起岩土体发生流变变形,而间歇作用的动荷载则导致岩土体产生动力累积变形,充分认识岩土体材料的流变特性与动力变形特性是保证工程安全与稳定性的重要前提。经检索,中国公开号CN208334051U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模型试验的加载装置,在做试验的时候,将模拟的物料堆积于承载柱,承载柱受到模拟的物料的重力,进行下移,弹簧压缩产生形变,支撑杆上的移动板与滑块发生接触,滑块顺着定位杆进行上移,两端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由大变小,当小到电池输出的电流通过滑动变阻器进入控制器时,控制器开始进行工作,控制蜂鸣器发出警报声,提示承载的重力已达到极限,让工作人员将模拟的物料取下来,需要两端滑动变阻器同时输出电流才能进行工作的结构,有助于防止因模型倾斜放置而造成检测出现失误。”该文件中通过两侧的弹簧结构对承载柱起到支撑作用,仍会造成摆放不稳造成承载柱倾斜的状况,并且随着模拟的物料尺寸的变化,摆放的位置没有得到精确定位,造成数据不够准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岩土工程模型试验的加载装置来进一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岩土工程模型试验的加载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岩土工程模型试验的加载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根竖直的支柱,且两根支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同一块水平的顶板,所述支柱的外侧滑动套接有活动套管,且两个活动套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块加载板,所述加载板的上端设置有与顶板连接的限位调节机构,所述活动套管下侧的支柱外侧壁上固定套接有固定套管,且两个固定套管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加载板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配合连接的测试机构,所述活动套管与固定套管之间的支柱外侧套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套管和固定套管的侧壁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加载板的上端开设有两个条形槽,且条形槽内固定连接有水平的滑杆,所述限位调节机构对应设置在滑杆的外侧。优选地,所述限位调节机构包括滑动套接在滑杆外侧的第一L形挡板,所述第一L形挡板的上端连接有第二L形挡板,且第二L形挡板与第一L形挡板之间由伸缩机构连接,所述第二L形挡板远离第一L形挡板的一端与顶板的上端面连接,且第二L形挡板的上端设置有与顶板连接的固定机构。优选地,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分别开设在第一L形挡板和第二L形挡板侧壁上的梯形槽,且两个梯形槽内连接有同一个工形杆,所述工形杆的两端分别与梯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L形挡板上端的壳体,所述壳体内滑动连接有T形杆,所述T形杆的下端贯穿壳体并与第二L形挡板上端面连接,且第二L形挡板的上端均布有多个与T形杆插接的定位槽,所述T形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拉杆,且拉杆远离T形杆的一端延伸至壳体的上侧,所述拉杆两侧的T形杆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上端与壳体内顶壁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测试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加载板下端的第一电极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电极板对应的第二电极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电性连接的报警灯,所述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内均连接有电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限位调节机构,可以根据试验时模拟物料的尺寸大小对两个第一L形挡板和第二L形挡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以保证模拟物料精确的限定在第一L形挡板和第二L形挡板之间,提高试验数据的精确性,并且减少物料偏移的情况对试验数据的影响。2、通过设置测试机构,在模拟物料不断加载的过程中,使得加载板向下运动,并带动活动套管不断的压缩第一弹簧,待加载板下端的第一电极板与支撑板上端的第二电极板接触后,即使得电流接通,进而报警灯闪烁,表明此时已经达到测试的极限值,对试验装置起到警示和防护的作用,并且可以取下试验的模拟物料,完成测试试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岩土工程模型试验的加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底板、2支柱、3顶板、4活动套管、5加载板、6固定套管、7支撑板、8第一弹簧、9滑杆、10第一L形挡板、11第二L形挡板、12工形杆、13壳体、14T形杆、15拉杆、16第二弹簧、17第一电极板、18第二电极板、19报警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岩土工程模型试验的加载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根竖直的支柱2,且两根支柱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同一块水平的顶板3,支柱2的外侧滑动套接有活动套管4,且两个活动套管4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块加载板5,加载板5的上端设置有与顶板3连接的限位调节机构,具体的,加载板5的上端开设有两个条形槽,且条形槽内固定连接有水平的滑杆9,限位调节机构对应设置在滑杆9的外侧,限位调节机构包括滑动套接在滑杆9外侧的第一L形挡板10,第一L形挡板10的上端连接有第二L形挡板11,且第二L形挡板11与第一L形挡板10之间由伸缩机构连接,具体的,伸缩机构包括分别开设在第一L形挡板10和第二L形挡板11侧壁上的梯形槽,且两个梯形槽内连接有同一个工形杆12,工形杆12的两端分别与梯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二L形挡板11远离第一L形挡板10的一端与顶板3的上端面连接,且第二L形挡板11的上端设置有与顶板3连接的固定机构,更具体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L形挡板11上端的壳体13,壳体13内滑动连接有T形杆14,T形杆14的下端贯穿壳体13并与第二L形挡板11上端面连接,且第二L形挡板11的上端均布有多个与T形杆14插接的定位槽,T形杆1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拉杆15,且拉杆15远离T形杆14的一端延伸至壳体13的上侧,拉杆15两侧的T形杆14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6,且第二弹簧16的上端与壳体13内顶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限位调节机构,可以根据试验时模拟物料的尺寸大小对两个第一L形挡板10和第二L形挡板11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以保证模拟物料精确的限定在第一L形挡板10和第二L形挡板11之间,提高试验数据的精确性,并且减少物料偏移的情况对试验数据的影响。其中,活动套管4下侧的支柱2外侧壁上固定套接有固定套管6,且两个固定套管6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的支撑板7,支撑板7与加载板5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配合连接的测试机构,测试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加载板5下端的第一电极板17,支撑板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电极板17对应的第二电极板18,支撑板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电极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岩土工程模型试验的加载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根竖直的支柱(2),且两根支柱(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同一块水平的顶板(3),所述支柱(2)的外侧滑动套接有活动套管(4),且两个活动套管(4)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块加载板(5),所述加载板(5)的上端设置有与顶板(3)连接的限位调节机构,所述活动套管(4)下侧的支柱(2)外侧壁上固定套接有固定套管(6),且两个固定套管(6)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的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与加载板(5)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配合连接的测试机构,所述活动套管(4)与固定套管(6)之间的支柱(2)外侧套接有第一弹簧(8),且第一弹簧(8)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套管(4)和固定套管(6)的侧壁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岩土工程模型试验的加载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根竖直的支柱(2),且两根支柱(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同一块水平的顶板(3),所述支柱(2)的外侧滑动套接有活动套管(4),且两个活动套管(4)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块加载板(5),所述加载板(5)的上端设置有与顶板(3)连接的限位调节机构,所述活动套管(4)下侧的支柱(2)外侧壁上固定套接有固定套管(6),且两个固定套管(6)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的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与加载板(5)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配合连接的测试机构,所述活动套管(4)与固定套管(6)之间的支柱(2)外侧套接有第一弹簧(8),且第一弹簧(8)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套管(4)和固定套管(6)的侧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土工程模型试验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板(5)的上端开设有两个条形槽,且条形槽内固定连接有水平的滑杆(9),所述限位调节机构对应设置在滑杆(9)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土工程模型试验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调节机构包括滑动套接在滑杆(9)外侧的第一L形挡板(10),所述第一L形挡板(10)的上端连接有第二L形挡板(11),且第二L形挡板(11)与第一L形挡板(10)之间由伸缩机构连接,所述第二L形挡板(11)远离第一L形挡板(10)的一端与顶板(3)的上端面连接,且第二L形挡板(11)的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光成贠永峰常凯毛兴万岳小笙徐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