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电能转换蓄热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5582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电能转换蓄热锅炉,包括电能锅炉以及蓄热室,所述蓄热室安装于电能锅炉一侧,且二者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水管上具有控制阀,蓄热室内具有蒸汽热量循环结构以及水垢清理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蓄热锅炉技术领域,该高压电能转换蓄热锅炉,使用方便,保温效果好,通过连接一个蓄热室增加水的储蓄量,通过蓄热室的内胆其上的蒸汽热量循环结构,减少内部蓄水的压力,将蒸汽热量导出循环利用,对蓄热室进行加热,通过其上的水垢清理结构有效清理内胆内壁,增加其内壁清洁度,同时减轻工人的维护难度,减轻工人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电能转换蓄热锅炉
本技术涉及蓄热锅炉
,具体为一种高压电能转换蓄热锅炉。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蓄热锅炉多为单层保温结构,而且多储水量小,不能有效利用用电低谷期时间,给水加热进行储备,而且由于蒸汽的存在增加了内部压力导致其容积更小的同时,该部分热量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同时由于锅炉用水多为硬质水源,容易产生大量水垢附着于内胆表面或者沉积在一起,给工人清洁锅炉造成了困难,增加了其工作强度,且存在危险性,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电能转换蓄热锅炉,解决了现有的电蓄热锅炉多为单层保温结构,而且多储水量小,不能有效利用用电低谷期时间,给水加热进行储备,而且由于蒸汽的存在增加了内部压力导致其容积更小的同时,该部分热量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同时由于锅炉用水多为硬质水源,容易产生大量水垢附着于内胆表面或者沉积在一起,给工人清洁锅炉造成了困难,增加了其工作强度,且存在危险性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压电能转换蓄热锅炉,包括电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电能转换蓄热锅炉,包括电能锅炉(1)以及蓄热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室(2)安装于电能锅炉(1)一侧,且二者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水管上具有控制阀(3),蓄热室(2)内具有蒸汽热量循环结构以及水垢清理结构;/n所述蒸汽热量循环结构,其包括:单向阀(4)、连接管(5)、循环管(6)、导热板以及放水阀(7);/n所述单向阀(4)安装于蓄热室(2)上方壁面上,所述连接管(5)一端与单向阀(4)连接,所述循环管(6)安装于内胆(2a2)上,且呈螺旋形盘绕于内胆(2a2)外壁,所述循环管(6)与连接管(5)另一端相互连接,所述导热板安装于内胆(2a2)外壁上,且包裹于循环管(6)外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电能转换蓄热锅炉,包括电能锅炉(1)以及蓄热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室(2)安装于电能锅炉(1)一侧,且二者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水管上具有控制阀(3),蓄热室(2)内具有蒸汽热量循环结构以及水垢清理结构;
所述蒸汽热量循环结构,其包括:单向阀(4)、连接管(5)、循环管(6)、导热板以及放水阀(7);
所述单向阀(4)安装于蓄热室(2)上方壁面上,所述连接管(5)一端与单向阀(4)连接,所述循环管(6)安装于内胆(2a2)上,且呈螺旋形盘绕于内胆(2a2)外壁,所述循环管(6)与连接管(5)另一端相互连接,所述导热板安装于内胆(2a2)外壁上,且包裹于循环管(6)外壁;
所述水垢清理结构,其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丝杆(8)、一对结构相同的滚珠螺母(9)、固定环(10)、滤板(11)、一对结构相同的从动齿轮(12)、驱动机(13)、连接轴(14)以及主动齿轮(15);
一对所述丝杆(8)嵌装于内胆(2a2)两侧壁面内,一对所述滚珠螺母(9)装配于一对所述丝杆(8)上,所述固定环(10)安装于一对所述滚珠螺母(9)上,且其外壁与内胆(2a2)内壁贴合,所述滤板(11)嵌装于固定环(10)内,一对所述从动齿轮(12)套装于一对所述丝杆(8)上端,所述驱动机(13)安装于蓄热室(2)上壁面,所述连接轴(14)安装于蓄热室(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晓勇董驰王瑞安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沃尔姆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