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缠绕活塞蓄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5394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纤维缠绕活塞蓄能器。该技术方案在罐体外侧设置了内螺纹部,将端头通过丝接的方式固定在罐体外端,端头上设置通孔,用于供活塞杆贯穿,其中,活塞杆与端头之间、活塞杆与罐体内壁之间采用常规密封方式加以密封,而端头与罐体外端口之间的螺纹连接处采用填料密封,这种结构使罐体的开启维护变得更加便捷,仅需解除端头与罐体外端口之间的螺纹连接即可完成开启动作,而且,再重新封闭时仅需重新缠绕生料带并丝接即可构建新的填料式密封作用,因此,开启动作不会对密封性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罐体侧端通过旁通管设置了泄压阀,可对装置起到过压保护作用,有助于提升装置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纤维缠绕活塞蓄能器
本技术涉及蓄能器
,具体涉及一种纤维缠绕活塞蓄能器。
技术介绍
蓄能器是液压气动系统中的一种能量储蓄装置。它在适当的时机将系统中的能量转变为压缩能或位能储存起来,当系统需要时,又将压缩能或位能转变为液压或气压等能而释放出来,重新补供给系统。当系统瞬间压力增大时,它可以吸收这部分的能量,以保证整个系统压力正常。活塞式蓄能器是以活塞作为运动部件执行其他压缩动作的蓄能装置。不同于囊式蓄能器,活塞式蓄能器中气体介质不处于绝对封闭状态,因此要实现确切的压缩蓄能作用,应当确保活塞结构中各气息局部保持密封状态,因此对装置的装配精度具有更高要求;由于活塞式蓄能器不存在囊式蓄能器中囊皮承压上限无法提升的客观限制,因此,只要能克服以上密封性问题,则通常能使活塞式蓄能器达到较高的蓄能水平。然而,在改进密封结构的同时,相应降低了装置的可维护性,使得装置不便于拆卸维护,且一旦拆卸维护极易影响原有的密封性。此外,蓄能器罐体自身的承压能力有限,当通过加固手段使装置密封位点的承压上限高于蓄能器罐体自身的承压上限时,那么一旦活塞过度压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纤维缠绕活塞蓄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活塞杆(2),芯杆(3),活塞(4),第一O型密封圈(5),第一Y型密封圈(6),内螺纹部(7),端头(8),生料带(9),第二Y型密封圈(10),防尘圈(11),其中,罐体(1)的内端封闭,罐体(1)的外端具有开口,在罐体(1)外端口的内壁上具有内螺纹部(7),在端头(8)的外壁上具有外螺纹部,端头(8)通过其外壁上的外螺纹部丝接在内螺纹部(7)上,在内螺纹部(7)与外螺纹部之间填充有生料带(9),在端头(8)上具有通孔,活塞杆(2)贯穿该通孔并伸入至罐体(1)内部,在活塞杆(2)的内部具有腔体,在所述腔体中固定连接有芯杆(3),在活塞杆(2...

【技术特征摘要】
1.纤维缠绕活塞蓄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活塞杆(2),芯杆(3),活塞(4),第一O型密封圈(5),第一Y型密封圈(6),内螺纹部(7),端头(8),生料带(9),第二Y型密封圈(10),防尘圈(11),其中,罐体(1)的内端封闭,罐体(1)的外端具有开口,在罐体(1)外端口的内壁上具有内螺纹部(7),在端头(8)的外壁上具有外螺纹部,端头(8)通过其外壁上的外螺纹部丝接在内螺纹部(7)上,在内螺纹部(7)与外螺纹部之间填充有生料带(9),在端头(8)上具有通孔,活塞杆(2)贯穿该通孔并伸入至罐体(1)内部,在活塞杆(2)的内部具有腔体,在所述腔体中固定连接有芯杆(3),在活塞杆(2)上固定连接有活塞(4),在活塞(4)与活塞杆(2)之间垫置有第一O型密封圈(5),在活塞(4)与罐体(1)内壁之间垫置有至少2个第一Y型密封圈(6),在活塞杆(2)与所述通孔的内壁之间分别垫置有第二Y型密封圈(10)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亓鑫王洪张丽晓唐建张彦超
申请(专利权)人:西维智能控制技术香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