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形可调锚拉桩阻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518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形可调锚拉桩阻滑结构;该阻滑结构包括半球形铰锚盘(3)、半球形铰(4)、紧固螺母(10);在桩体端部锚索孔(2)的一端设置锚索锚盘位置(11);在锚索锚盘位置(11)位置处固定设置半球形铰锚盘(3),在半球形铰锚盘(3)外侧设置半球形铰(4),在半球形铰(4)外侧设置紧固螺母(10);等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球形铰以及球形铰的支座可采用预制,也可以先施工抗滑桩再制作,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定制不同的尺寸,以满足现场工况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形可调锚拉桩阻滑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岩土工程中的边坡阻滑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变形可调锚桩阻滑结构及其阻滑方法。
技术介绍
在岩土工程中常见的边坡阻滑结构,由于边坡的推力过大或者不稳定性力的存在,使得单纯的依靠桩体的抗滑力不能满足工程的要求,此时一般考虑在桩顶端增加锚杆(索)来增强抗滑桩的稳定性,传统的边坡支护采用锚拉桩支护时,一般锚杆(索)是预应力拉紧的。在大量桩共同作用时,由于锚索的限制变形,部分桩已经达到承载力极限而破坏,而多数桩却仍处于弹性阶段未能发挥最大功效。当桩身采用板连或者横梁连接时,处于危险截面处的桩身位移会大于其它桩的位移,此时应允许桩身变形以拉紧锚杆(索),使得各桩和锚杆(索)的协同作用更明显,在各桩的协同作用下可能发生的沉降或者位移会导致锚杆的松动进而失效,因此需要一种锚杆和桩端的新型连接方式,能够允许桩身在一定范围内的位移但不会使锚杆(索)的拉力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岩土工程中的阻滑结构在桩身发生位移时容易引起锚杆(索)的失效,为了使得锚杆(索)可以允许桩身的小位移,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采用半球形铰锚盘来连接桩身和锚杆(索),半球形铰可转动为桩身的转动提供了一定的容许转动角度,半球形铰与强力弹簧相连接,为桩身的轴向位移提供了容许变形,半球形铰锚盘采用预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定制尺寸,可以适应各种场地变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变形可调锚拉桩阻滑结构,该阻滑结构包括锚索、锚索孔;锚索孔设置在桩体端部,锚索穿设在锚索孔之内;本技术该阻滑结构还包括半球形铰锚盘、半球形铰、紧固螺母;在桩体端部锚索孔的一端设置锚索锚盘位置;在锚索锚盘位置位置处固定设置半球形铰锚盘,在半球形铰锚盘外侧设置半球形铰,在半球形铰外侧设置紧固螺母;半球形铰中心设置有孔洞;所述的锚索由内之外依序穿过半球形铰锚盘、半球形铰上的孔洞、紧固螺母后连接。进一步,本技术该阻滑结构还包括强力弹簧,该强力弹簧穿设在锚索之上;所述的强力弹簧直径大于锚索孔的直径;该强力弹簧设置在半球形铰锚盘内侧,即由内至外,连接顺序依此为强力弹簧、半球形铰锚盘、半球形铰、紧固螺母;孔洞直径略大于锚索的直径。进一步,本技术该阻滑结构还包括润滑剂层;所述的润滑剂层设置在半球形铰锚盘和半球形铰之间;该润滑剂层内填设有润滑剂。进一步,本技术该阻滑结构还包括垫片A,所述的垫片A分别设置在强力弹簧的两侧;垫片A的内径大于锚索的直径且小于强力弹簧的直径。强力弹簧的两侧都需要设置垫片A以减小压力,保护零件,强力弹簧的有效弹力符合锚索的拉力设计值要求且有一定的盈余。进一步,本技术该阻滑结构还包括垫片B,所述的垫片B设置在紧固螺母和半球形铰之间;垫片B的内径大于锚索直径且小于紧固螺母的外径。以减小压力,防止松动,保护半球形铰和螺母。进一步,本技术该阻滑结构中所述的半球形铰锚盘自带的使锚索穿过的孔且与放置强力弹簧的外径相同。进一步,本技术该阻滑结构还包括防尘罩,所述的防尘罩设置在半球形铰外侧。上述的阻滑结构实现阻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浇筑桩身时,浇筑至桩端部分时将锚索孔按照桩身成型后再通过钻孔技术施工,在桩身布置锚索锚盘位置处设置半球形铰锚盘,嵌入桩端承载部位,锚索孔在桩身中的角度按照设计的锚杆角度预制,且锚索孔的孔径根据锚索的直径、桩身的宽度[指和预留锚索孔同方向的桩身的宽度]以及允许的桩端可变形角度共同决定;S2、锚索索体在桩身出露部位穿过半球形铰中心的孔洞,孔洞垂直于半球形铰的平面且直径略大于锚杆的直径,该孔洞用于辅助注浆;半球形铰的平面一侧在施加预应力后用螺栓与锚杆相连接;S3、在半球形铰锚盘开孔处和锚索孔之间设置一强力弹簧,用以调节桩身位移,强力弹簧的两侧需加设垫片;S4、在半球形铰和半球形铰锚盘之间增加润滑剂层使得半球形铰和半球形铰锚盘之间的连接更加顺滑,增加防尘罩来防止外部土体侵入半球形铰锚盘内部影响其转动;S5、将锚索穿过桩身预留的孔洞并按照预定设计角度打入岩土体内,在端部与半球形铰相连接,紧固螺母并使拉力达到预定的设计值。进一步,本技术所述的步骤S1中,在锚索孔内插设有pvc管,锚索设计角度采用pvc管预制。进一步,本技术所述锚索采用黏结式锚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可以解决滑坡体中的阻滑结构由于锚索(杆)超过极限荷载导致拉力失效问题,允许锚索(杆)产生一定的变形,从而将荷载传递给抗滑桩,使得桩身与锚索(杆)协调阻滑。2)、本技术利用球形铰的转动特性,可以根据桩身的小位移自动调节锚杆的方向,从而使得桩身发生一定变形后锚杆仍然发挥最大功效。3)、本技术的球形铰后部设置的强力弹簧在被压缩的情况下为桩身的位移储备了一定的容许变形值。4)、本技术的球形铰以及球形铰的支座可采用预制,也可以先施工抗滑桩再制作,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定制不同的尺寸,以满足现场工况的要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做进一步解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球形铰布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锚杆可转动角度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三维模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锚索(1)、锚索孔(2)半球形铰锚盘(3)、半球形铰(4)、孔洞(5)、强力弹簧(6)、垫片A(7.1)、垫片B(7.2)、润滑剂层(8)、防尘罩(9)、紧固螺母(10)、锚索锚盘位置(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见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变形可调锚拉桩阻滑结构,该阻滑结构包括锚索1、锚索孔2;锚索孔2设置在桩体端部,锚索1穿设在锚索孔2之内;本技术该阻滑结构还包括半球形铰锚盘3、半球形铰4、紧固螺母10;在桩体端部锚索孔2的一端设置锚索锚盘位置11;在锚索锚盘位置11位置处固定设置半球形铰锚盘3,在半球形铰锚盘3外侧设置半球形铰4,在半球形铰4外侧设置紧固螺母10;半球形铰4中心设置有孔洞5;所述的锚索1由内之外依序穿过半球形铰锚盘3、半球形铰4上的孔洞5、紧固螺母10后连接。进一步,本技术该阻滑结构还包括强力弹簧6,该强力弹簧6穿设在锚索1之上;所述的强力弹簧6直径大于锚索孔2的直径;该强力弹簧6设置在半球形铰锚盘3内侧,即由内至外,连接顺序依此为强力弹簧6、半球形铰锚盘3、半球形铰4、紧固螺母10;孔洞5直径略大于锚索1的直径。进一步,本技术该阻滑结构还包括润滑剂层8;所述的润滑剂层8设置在半球形铰锚盘3和半球形铰4之间;该润滑剂层8内填设有润滑剂。进一步,本技术该阻滑结构还包括垫片A7.1,所述的垫片A7.1分别设置在强力弹簧6的两侧;垫片A7.1的内径大于锚索1的直径且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形可调锚拉桩阻滑结构,该阻滑结构包括锚索(1)、锚索孔(2);锚索孔(2)设置在桩体端部,锚索(1)穿设在锚索孔(2)之内;其特征在于,该阻滑结构还包括半球形铰锚盘(3)、半球形铰(4)、紧固螺母(10);在桩体端部锚索孔(2)的一端设置锚索锚盘位置(11);在锚索锚盘位置(11)位置处固定设置半球形铰锚盘(3),在半球形铰锚盘(3)外侧设置半球形铰(4),在半球形铰(4)外侧设置紧固螺母(10);半球形铰(4)中心设置有孔洞(5);所述的锚索(1)由内之外依序穿过半球形铰锚盘(3)、半球形铰(4)上的孔洞(5)、紧固螺母(10)后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形可调锚拉桩阻滑结构,该阻滑结构包括锚索(1)、锚索孔(2);锚索孔(2)设置在桩体端部,锚索(1)穿设在锚索孔(2)之内;其特征在于,该阻滑结构还包括半球形铰锚盘(3)、半球形铰(4)、紧固螺母(10);在桩体端部锚索孔(2)的一端设置锚索锚盘位置(11);在锚索锚盘位置(11)位置处固定设置半球形铰锚盘(3),在半球形铰锚盘(3)外侧设置半球形铰(4),在半球形铰(4)外侧设置紧固螺母(10);半球形铰(4)中心设置有孔洞(5);所述的锚索(1)由内之外依序穿过半球形铰锚盘(3)、半球形铰(4)上的孔洞(5)、紧固螺母(10)后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可调锚拉桩阻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阻滑结构还包括强力弹簧(6),该强力弹簧(6)穿设在锚索(1)之上;所述的强力弹簧(6)直径大于锚索孔(2)的直径;该强力弹簧(6)设置在半球形铰锚盘(3)内侧,即由内至外,连接顺序依此为强力弹簧(6)、半球形铰锚盘(3)、半球形铰(4)、紧固螺母(10);孔洞(5)直径略大于锚索(1)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形可调锚拉桩阻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阻滑结构还包括润滑剂层(8);所述的润滑剂层(8)设置在半球形铰锚盘(3)和半球形铰(4)之间;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宇黄青富孙伟徐建张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