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张力的绞边圆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5094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7
本新型涉及一种带张力的绞边圆盘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连接管中心位置固定有一个固定管,固定管内沿中心配置有一对滑动块,两个滑动块的中心均开设有一个中心孔,一根中心导杆贯穿两个滑动块的中心孔,有一个凸轮驱动杆,凸轮驱动杆上固定有一对双向凸轮,双向凸轮沿中心导杆对称配置,双向凸轮的外侧与滑动块抵接,滑动块的表面朝向外侧配置有至少两根外导杆,外导杆上套设有张紧弹簧,每个滑动块均对应有一个活动顶块,活动顶块的底部对应外导杆的位置开设有外导孔,外导孔套接在外导杆上,活动顶块的顶部与张紧齿轮台的底部固定连接,张紧齿轮台上配置有张紧齿轮,张紧齿轮与传动链啮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张力的绞边圆盘装置
本实用属于一种绞边设备用装置,涉及一种带张力的绞边圆盘装置。
技术介绍
绞边机是纺织工业中常用的设备,其形式基本包括由驱动轮和从动轮,驱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通过传动链或者是皮带连接传动,在工业中往往是使用链条传动,例如:中国专利201320450731.7,公开的一种提花机的开口可调式绞边机构,包括固线装置和可旋转地支承在提花机支撑架上的转轴以及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固线装置包括固线轴和套装在转轴上并可相对转轴径向移动的连接板,固线轴固定在连接板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绞边圆盘之间传动链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张力消减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带张力的绞边圆盘装置,能够较长时间保持驱动盘与从动盘之间传动链的张力恒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实用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绞边圆盘之间传动链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张力消减的问题,提供一种带张力的绞边圆盘装置。本实用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张力的绞边圆盘装置,包括驱动盘和从动盘,所述驱动盘与从动盘之间通过传动链连接,还包括传动链张紧机构,所述传动链张紧机构配置在驱动盘与从动盘之间,所述传动链张紧机构包括一对对称配置的安装架、连接管、两根锁紧管和一对张紧齿轮台,每个安装架上配置有一个连接管孔,所述连接管的中部侧向固定有一对沿轴线对称布置的连接杆,每个连接杆贯穿相对侧的连接孔,所述安装架对应连接孔位置开设有固定螺孔,固定螺孔内配置有一个固定螺栓,所述连接管中心位置固定有一个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内沿中心配置有一对滑动块,两个滑动块的中心均开设有一个中心孔,一根中心导杆贯穿两个滑动块的中心孔,所述滑动块与所述固定管为间隙配合,所述中心导杆的中心开设有一个驱动杆贯穿孔,所述驱动杆贯穿孔内配置有一个凸轮驱动杆,所述固定管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对沿中轴线对称的内紧锁通孔,所述连接管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对沿中轴线对称的外紧锁通孔,锁紧管贯穿并与相对侧内锁紧通孔以及外锁紧通孔焊接固定,至少有一根锁紧管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锁紧螺栓孔,每个锁紧螺栓孔内至少配置有一个锁紧螺栓,所述锁紧管套接在所述凸轮驱动杆的外侧,所述锁紧螺栓的底部与所述凸轮驱动杆抵接,凸轮驱动杆上固定有一对双向凸轮,所述双向凸轮沿中心导杆对称配置,所述双向凸轮的外侧与所述滑动块抵接,所述滑动块的表面朝向外侧配置有至少两根外导杆,所述外导杆上套设有张紧弹簧,每个滑动块均对应有一个活动顶块,所述活动顶块的底部对应外导杆的位置开设有外导孔,所述外导孔套接在所述外导杆上,所述活动顶块的顶部与张紧齿轮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张紧齿轮台上配置有张紧齿轮,所述张紧齿轮与传动链啮合。本技术中连接管、固定管、锁紧管等设备推荐选用为圆形管,其他设备以圆柱形等形式与连接管、固定管、锁紧管等设备进行适配,根据需要也可以选择连接管、固定管、锁紧管为正六边形正方形等其他形式,相应的元件只需要做好适配即可,其中转换的形式属于本领域常规技术,本申请中不做赘述。本技术使用的时候一堆安装架跨过传动链,分立在传动链的左右两侧,安装架中间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中心位于传动链形成的环形的内侧并形成一个平面,连接管的两头固定有张紧齿轮台,转动连接管,连接管上张紧齿轮台的齿轮与传动链啮合,通过旋转转动连接管使得传动链的中部被撑开,撑开的程度与转动连接管的角度相关,然后,通过凸轮驱动杆去旋转双向凸轮,双向凸轮转动的过程中滑动块沿中心导杆滑动,滑动块在固定管内移动后与活动顶块之间的距离进行变动,滑动块与活动顶块之间的外导杆上的张紧弹簧距离变动,张紧力也随之变动,张紧力确定后,拧紧紧锁螺栓,凸轮驱动杆被锁定,双向凸轮位置被固定,张紧力处于稳定状态,能够有效对应传动链条张紧力的微小变化。本技术基本可以概括为,转动连接管形成大的张紧力调节,确定张紧力的整体变化范围,在运行中这个张紧力的变化程度较小,然后调节双向凸轮,对张紧弹簧进行调节,完成对传动链的张紧力微调,本次调节的张紧力存在一定的浮动和自适应。通过这个双重调节的形式,解决了传动链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张力消减的问题,能够进行自然适应传动链松弛的情况进行自调节。锁紧管分为两根位于同一直线并套在同一根凸轮驱动杆上,锁紧螺栓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上下共两个的形式,类似相关形式的调节均为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当知晓,故此不做赘述。作为优选,所述活动顶块包括活动底杆和活动顶杆,所述活动顶块的纵截面呈凸字形,所述连接管的两侧开口处固定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所述活动顶杆为间隙配合,所述连接管与活动底杆为间隙配合。作为优选,活动顶块的底部与所述固定管的顶端抵接。限位环的内径等于固定管的内径,限位环和固定管的顶部之间形式一个活动空间,供张紧弹簧和活动顶块之间相互作用。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均压用的均压通孔。均压孔的设计用于排除空气压力对本技术中活动顶块的受力。作为优选,所述外导杆与所述中心导杆平行且位于同一个平面内。所述凸轮驱动杆垂直于外导杆与所述中心导杆形成的基准平面,活动顶块的受力和运动更加均衡稳定。作为优选,所述外导孔的侧壁上向内凸起设置有一个抵接环,所述抵接环的内径等于所述外导杆的外径,所述抵接环与所述张紧弹簧的一侧抵接,所述张紧弹簧的另一侧与滑动块抵接。作为优选,所述双向凸轮的内侧通过至少一层金属垫圈与所述中心导杆接触。这样设置,相对降低一点双向凸轮于中心导杆之间的摩擦力,可以采用从锁紧管位置润滑油滴注。作为优选,所述凸轮驱动杆的末端固定有一个旋转把手。本实用的实质性效果是:转动连接管形成大的张紧力调节,确定张紧力的整体变化范围,在运行中这个张紧力的变化程度较小,然后调节双向凸轮,对张紧弹簧进行调节,完成对传动链的张紧力微调,本次调节的张紧力存在一定的浮动和自适应。通过这个双重调节的形式,解决了传动链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张力消减的问题,能够进行自然适应传动链松弛的情况进行自调节。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一种双向凸轮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一种连接管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本技术的一种中心导杆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本技术的一种外导杆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本技术的一种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图7本技术的另一种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图中:1、连接管,2、固定管,21、内锁紧通孔,3、张紧齿轮台,4、张紧齿轮,5、双向凸轮,6、中心导杆,61、驱动杆贯穿孔,7、外导杆,71、张紧弹簧,8、活动顶块,81、活动底杆,82、活动顶杆,9、安装架,91、连接杆,92、固定螺栓,93、锁紧螺母,A、凸轮驱动杆,A1、锁紧管,A2、锁紧螺栓,A3、旋转把手,B、滑动块,C、限位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实施例1:一种带张力的绞边圆盘装置(参见附图1至7),包括驱动盘和从动盘,所述驱动盘与从动盘之间通过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张力的绞边圆盘装置,包括驱动盘和从动盘,所述驱动盘与从动盘之间通过传动链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链张紧机构,所述传动链张紧机构配置在驱动盘与从动盘之间,所述传动链张紧机构包括一对对称配置的安装架、连接管、两根锁紧管和一对张紧齿轮台,每个安装架上配置有一个连接管孔,所述连接管的中部侧向固定有一对沿轴线对称布置的连接杆,每个连接杆贯穿相对侧的连接孔,所述安装架对应连接孔位置开设有固定螺孔,固定螺孔内配置有一个固定螺栓,所述连接管中心位置固定有一个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内沿中心配置有一对滑动块,两个滑动块的中心均开设有一个中心孔,一根中心导杆贯穿两个滑动块的中心孔,所述滑动块与所述固定管为间隙配合,所述中心导杆的中心开设有一个驱动杆贯穿孔,所述驱动杆贯穿孔内配置有一个凸轮驱动杆,所述固定管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对沿中轴线对称的内紧锁通孔,所述连接管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对沿中轴线对称的外紧锁通孔,锁紧管贯穿并与相对侧内锁紧通孔以及外锁紧通孔焊接固定,至少有一根锁紧管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锁紧螺栓孔,每个锁紧螺栓孔内至少配置有一个锁紧螺栓,所述锁紧管套接在所述凸轮驱动杆的外侧,所述锁紧螺栓的底部与所述凸轮驱动杆抵接,凸轮驱动杆上固定有一对双向凸轮,所述双向凸轮沿中心导杆对称配置,所述双向凸轮的外侧与所述滑动块抵接,所述滑动块的表面朝向外侧配置有至少两根外导杆,所述外导杆上套设有张紧弹簧,每个滑动块均对应有一个活动顶块,所述活动顶块的底部对应外导杆的位置开设有外导孔,所述外导孔套接在所述外导杆上,所述活动顶块的顶部与张紧齿轮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张紧齿轮台上配置有张紧齿轮,所述张紧齿轮与传动链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张力的绞边圆盘装置,包括驱动盘和从动盘,所述驱动盘与从动盘之间通过传动链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链张紧机构,所述传动链张紧机构配置在驱动盘与从动盘之间,所述传动链张紧机构包括一对对称配置的安装架、连接管、两根锁紧管和一对张紧齿轮台,每个安装架上配置有一个连接管孔,所述连接管的中部侧向固定有一对沿轴线对称布置的连接杆,每个连接杆贯穿相对侧的连接孔,所述安装架对应连接孔位置开设有固定螺孔,固定螺孔内配置有一个固定螺栓,所述连接管中心位置固定有一个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内沿中心配置有一对滑动块,两个滑动块的中心均开设有一个中心孔,一根中心导杆贯穿两个滑动块的中心孔,所述滑动块与所述固定管为间隙配合,所述中心导杆的中心开设有一个驱动杆贯穿孔,所述驱动杆贯穿孔内配置有一个凸轮驱动杆,所述固定管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对沿中轴线对称的内紧锁通孔,所述连接管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对沿中轴线对称的外紧锁通孔,锁紧管贯穿并与相对侧内锁紧通孔以及外锁紧通孔焊接固定,至少有一根锁紧管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锁紧螺栓孔,每个锁紧螺栓孔内至少配置有一个锁紧螺栓,所述锁紧管套接在所述凸轮驱动杆的外侧,所述锁紧螺栓的底部与所述凸轮驱动杆抵接,凸轮驱动杆上固定有一对双向凸轮,所述双向凸轮沿中心导杆对称配置,所述双向凸轮的外侧与所述滑动块抵接,所述滑动块的表面朝向外侧配置有至少两根外导杆,所述外导杆上套设有张紧弹簧,每个滑动块均对应有一个活动顶块,所述活动顶块的底部对应外导杆的位置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月江解芳芳林荣银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陈达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