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化码的信道知悉式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97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5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涉及用于信道知悉式极化码构造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极化码的信道知悉式构造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和优先权声明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月12日提交的国际专利合作条约申请No.PCT/CN2018/072440的权益和优先权,该申请藉此被转让给本申请受让人并且藉此通过援引如同在下文全面阐述那样且出于所有适用目的被明确纳入于此。领域本公开一般涉及通信系统,尤其涉及用于使极化码构造适应信道状况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诸如电话、视频、数据、消息接发、和广播等各种电信服务。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可采用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发射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通信的多址技术。此类多址技术的示例包括长期演进(LTE)系统、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和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系统。在一些示例中,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包括数个基站,每个基站同时支持多个通信设备(另外被称为用户装备(UE))的通信。在LTE或LTE-A网络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基站的集合可定义演进型B节点(eNB)。在其他示例中(例如,在下一代或5G网络中),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包括与数个中央单元(CU)(例如,中央节点(CN)、接入节点控制器(ANC)等)处于通信的数个分布式单元(DU)(例如,边缘单元(EU)、边缘节点(EN)、无线电头端(RH)、智能无线电头端(SRH)、传送接收点(TRP)等),其中包括与中央单元处于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分布式单元的集合可定义接入节点(例如,新无线电基站(NRBS)、新无线电B节点(NRNB)、网络节点、5GNB、eNB等)。基站或DU可与一组UE在下行链路信道(例如,用于来自基站或去往UE的传输)和上行链路信道(例如,用于从UE至基站或分布式单元的传输)上进行通信。这些多址技术已经在各种电信标准中被采纳以提供使不同的无线设备能够在城市、国家、地区、以及甚至全球级别上进行通信的共同协议。新兴电信标准的示例是新无线电(NR),例如,5G无线电接入。NR是由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颁布的LTE移动标准的增强集。NR被设计成通过改善频谱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利用新频谱、并且更好地与在下行链路(DL)和上行链路(UL)上使用具有循环前缀(CP)的OFDMA的其他开放标准进行整合来更好地支持移动宽带因特网接入,以及支持波束成形、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技术和载波聚集。然而,随着对移动宽带接入的需求持续增长,存在对NR技术中的进一步改进的期望。优选地,这些改进应当适用于其他多址技术以及采用这些技术的电信标准。概述本公开的系统、方法和设备各自具有若干方面,其中并非仅靠任何单一方面来负责其期望属性。在不限定如所附权利要求所表述的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现在将简要地讨论一些特征。在考虑本讨论后,并且尤其是在阅读题为“详细描述”的章节之后,将理解本公开的特征是如何提供包括无线网络中的接入点与站之间的改进通信在内的优点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一般包括:基于有效载荷大小、资源大小和关于要被用于在一个或多个多输入多输出(MIMO)层上传输的比特信道的信息来选择极化码参数集合,使用所选择的极化码参数对比特流进行编码,以及传送经编码的比特流。各方面一般包括如基本上在本文参照附图描述并且如通过附图解说的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可读介质和处理系统。为了达成前述及相关目的,这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在下文充分描述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以下描述和附图详细阐述了这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某些解说性特征。然而,这些特征仅仅是指示了可采用各个方面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若干种,并且本描述旨在涵盖所有此类方面及其等效方案。附图简述为了能详细理解本公开的以上陈述的特征所用的方式,可参照各方面来对以上简要概述的内容进行更具体的描述,其中一些方面在附图中解说。然而应该注意,附图仅解说了本公开的某些典型方面,故不应被认为限定其范围,因为本描述可允许有其他等同有效的方面。图1是概念性地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示例电信系统的框图。图2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分布式RAN的示例逻辑架构的框图。图3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分布式RAN的示例物理架构的示图。图4是概念性地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示例BS和用户装备(UE)的设计的框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实现通信协议栈的示例的示图。图6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下行链路中心式子帧的示例。图7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上行链路中心式子帧的示例。图8解说了常规极化码参数确定。图9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具有使用极化码进行编码的传输处理的示例框图。图10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无线通信的示例操作。图11-14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信道知悉式极化码参数确定的示例选项。为了促进理解,在可能之处使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定各附图共有的相同要素。构想了一个方面所描述的要素可有益地用在其他方面而无需具体引述。各方面一般包括如基本上在本文中参照附图所描述并且如通过附图所解说的方法、装置(设备)、系统、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可读介质和处理系统。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方面提供了用于NR(新无线电接入技术或5G技术)的装置、方法、处理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NR可支持各种无线通信服务,诸如以宽带宽(例如,超过80MHz)为目标的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以高载波频率(例如,27GHz或以上)为目标的毫米波(mmW)、以非后向兼容的MTC技术为目标的大规模MTC(mMTC)、和/或以超可靠低等待时间通信(URLLC)为目标的关键任务。这些服务可包括等待时间和可靠性要求。这些服务还可具有不同的传输时间区间(TTI)以满足相应的服务质量(QoS)要求。另外,这些服务可以在相同子帧中共存。在NR中,可以使用极化码进行前向纠错(FEC),以编码在控制信道上传送的信息。一般而言,在极化编码中,选择最可靠的信道以携带信息,并且将其余比特设置为固定值(举例而言,诸如0),其被称为“冻结比特”。在一些系统(诸如NR)中,可能存在其中较高聚集等级控制消息(例如,NR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消息)可(例如,由UE)被解码为较低聚集等级控制消息的情况。但是,如下文更详细描述的,当UE尝试确定部分地基于被用于NR-PDCCH消息的资源的信息时,此类情况可能呈现问题。在一个参考示例中,如果NR-PDCCH消息的特定控制信道元素(CCE)位置(例如,最后的CCE索引)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分配相关联,则在UE在被用于较高AL控制消息的CCE子集中解码较高AL控制消息(例如,AL-16NR-PDCCH)的情形中,UE可能无法可靠地确定PUCCH分配。在另一参考示例中,如果PDSCH正重用控制资源集(coreset),则UE可能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n基于有效载荷大小、资源大小、和关于要被用于在一个或多个多输入多输出(MIMO)层上传输的比特信道的信息来选择包含一个或多个极化码参数的集合;/n使用所选择的极化码参数对比特流进行编码;以及/n在所述一个或多个MIMO层上传送经编码的比特流。/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12 CN PCT/CN2018/072440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基于有效载荷大小、资源大小、和关于要被用于在一个或多个多输入多输出(MIMO)层上传输的比特信道的信息来选择包含一个或多个极化码参数的集合;
使用所选择的极化码参数对比特流进行编码;以及
在所述一个或多个MIMO层上传送经编码的比特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特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者:
每传输层的信道信息的精确值;
每传输层的信道信息的量化值;或者
按信道信息的升序或降序的二进制输入子信道的次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特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者:
每层的信道质量信息(CQI);
每层的传输功率;
多普勒频率信息;
调制阶数;或者
调制和编码选择(MCS)级别。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化码参数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一者:
母码长度;
信息索引;或者
用于速率匹配的经编码比特的索引序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化码参数集合包括被选择用于调整信息比特位置以适合具有不同信噪比(SNR)的比特块的信息索引。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化码参数集合包括用于速率匹配的经编码比特的索引序列,其被选择用于将某些经编码比特映射到具有最大信噪比(SNR)的至少一个子块。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化码参数集合包括用于速率匹配的索引序列,其被选择用于重新安排所述经编码比特序列以实现目标度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度量包括对应的信息索引集合的目标块差错率(BLER)。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索引集合被选择用于调整信息比特位置以适合具有不同信噪比(SNR)的比特块。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接收指示用于基于所述有效载荷大小、资源大小和信息来选择所述极化码参数集合的配置的信令。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指示何种类型的参数被包括在所述信息中。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是经由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来接收的。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接收激活或停用基于所述有效载荷大小、资源大小和信息来选择所述极化码参数集合的信令。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是经由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或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信令中的至少一者来提供的。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提供指示对于基于所述有效载荷大小、资源大小和信息来选择所述极化码参数集合的支持的信令。


16.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备,包括:
用于基于有效载荷大小、资源大小、和关于要被用于在一个或多个多输入多输出(MIMO)层上传输的比特信道的信息来选择包含一个或多个极化码参数的集合的装置;
用于使用所选择的极化码参数对比特流进行编码的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凯武良明许昌龙徐晧
申请(专利权)人: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