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长期演进(LTE,LongTermEvolution)和新无线(NR,NewRadio)系统中,基站或者终端设备中的媒介接入控制(MAC)层会对不同用户的数据包进行调度,并负责数据的重传。物理(PHY)层对数据进行信道编码、调制、映射到物理资源。具体地,在PHY层,基站将不同用户的传输块(TB,TransportBlock)分别依次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RC,CyclicRedundancyCheck)、分码块、码块CRC、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码块级联以及调制、映射到独立的物理资源位置,即资源元素(RE,ResourceElement)上。目前,在相关技术中定义的数据信道编码主要是针对比较大的数据包,这种大包数据包含的字节数较多,能够获得较高的信道编码增益。而在未来工业化等场景下,存在大规模的小包数据,例如一个小包数据包括1至50个字节,那么,当这种小包数据单独进行信道编码时,能够获得的信道编码增益较低,使得通信可靠性和对物理资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发送设备获得至少两个传输块;/n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至少两个传输块进行级联或交织,得到级联或交织后的数据块;/n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级联或交织后的数据块进行第二级信道编码,并发送编码后的码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设备获得至少两个传输块;
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至少两个传输块进行级联或交织,得到级联或交织后的数据块;
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级联或交织后的数据块进行第二级信道编码,并发送编码后的码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至少两个传输块进行级联或交织,得到级联或交织后的数据块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至少两个传输块中的至少一个传输块进行第一级信道编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发送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级信道编码的编码信息和所述第二级信道编码的编码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种信息:下行控制信息DCI、侧链路控制信息SCI、媒体访问控制-控制元素MAC-CE或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为所述至少两个传输块中的至少一个传输块生成对应的第一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
所述发送设备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块后对应添加所述第一CRC比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传输块中不同的传输块对应的第一CRC比特不同。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为所述级联或交织后的数据块生成对应的第二CRC比特;
所述发送设备在所述级联或交织后的数据块后添加所述第二CRC比特。
8.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设备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待译码码块;
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待译码码块进行第二级信道译码,获得译码后的数据块,所述译码后的数据块是由至少两个传输块进行级联或交织得到的;
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译码后的数据块进行解级联或解交织,获得所述接收设备的目标传输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译码后的数据块进行解级联或解交织,获得所述接收设备的目标传输块,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译码后的数据块进行解级联或解交织,获得所述接收设备的数据块;
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接收设备的数据块进行第一级信道译码,获得所述目标传输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级信道编码的编码信息和第二级信道编码的编码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种信息:下行控制信息DCI、侧链路控制信息SCI、媒体访问控制-控制元素MAC-CE或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
12.如权利要求8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译码后的数据块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RC校验。
13.如权利要求8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目标传输块进行CRC校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矛,黄煌,邵华,高宽栋,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