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组合式平衡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4960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4
一种新型组合式平衡重装置,包括平衡重Ⅰ、平衡重Ⅱ、平衡重Ⅲ和平衡重Ⅳ,平衡重Ⅰ和平衡重Ⅱ设置在起重机转台上的,平衡重Ⅲ和平衡重Ⅳ通过平衡重油缸与平衡重Ⅰ和平衡重Ⅱ连接在一起,平衡重Ⅳ上设有与平衡重油缸配合使用的立柱;所平衡重Ⅰ为灌注式平衡重,平衡重Ⅱ、平衡重Ⅲ和平衡重Ⅳ为铸造式平衡重,平衡重Ⅱ上下两个面的外周设有凸缘Ⅰ和凸缘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型组合式平衡重装置,可以改善使用不同工艺生产方式组合的平衡重块之间错位,扭转等现象,减小打磨和补腻子重新补漆等造成的环境污染,提升整车外观质量。组合式平衡重中包含一块或多块带凹槽结构的平衡重块,可以为整车提供更多重量的平衡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组合式平衡重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具体是一种新型组合式平衡重装置。
技术介绍
工程机械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吊装市场用户需求的不断提升,轮式起重机使用组合式平衡重技术越来越普遍。平衡重按照其生产工艺特点分为铸造式平衡重和灌注式平衡重。一般来说,铸造式平衡重制造密度高,重量大,但是制造成本较高,而灌注式平衡重制造密度偏低,重量较小,制造成本较低。为降低吊装市场用户购买起重机的成本,起重机用平衡重可采用铸造式平衡重块和填充式平衡重块并存的组合平衡重方式。但是铸造式平衡重块由于模具拔模斜度的存在及热收缩变形的因素,铸件尺寸偏差大,而灌注式平衡重块外围框架结构尺寸容易控制,成品工件尺寸偏差小。此时铸造式平衡重块和灌注式平衡重块并存的组合式平衡重,就容易产出外部轮廓尺寸对不齐,发生平衡重块之间错位,扭转等现象,影响车辆外观。目前,行业起重机用组合式平衡重多采用打磨,补腻子等方式来使外表面对齐。用户给起重机增加的配重一般与原配重轮廓一致。对平衡重外表面打磨或补腻子均会破坏平衡重原油漆面,且打磨或补腻子后需要重新对平衡重进行防锈和喷漆处理。这样对组合式平衡重进行修整费时费力且重新喷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果良好的新型组合式平衡重装置。本技术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组合式平衡重装置,包括平衡重Ⅰ、平衡重Ⅱ、平衡重Ⅲ和平衡重Ⅳ,所述平衡重Ⅰ和平衡重Ⅱ设置在起重机转台上的,所述平衡重Ⅲ和平衡重Ⅳ通过平衡重油缸与平衡重Ⅰ和平衡重Ⅱ连接在一起,所述平衡重Ⅳ上设有与平衡重油缸配合使用的立柱;所述平衡重Ⅰ为灌注式平衡重,所述平衡重Ⅱ、平衡重Ⅲ和平衡重Ⅳ为铸造式平衡重,所述平衡重Ⅱ上下两个面的外周分别设有包裹平衡重Ⅰ和平衡重Ⅲ的凸缘Ⅰ和凸缘Ⅱ。其进一步是:所述平衡重Ⅰ和平衡重Ⅱ通过螺母组Ⅰ、弹垫圈组、平垫圈组和螺栓组连接在一起,所述平衡重Ⅰ和平衡重Ⅱ上分别设有供螺栓组通过的螺栓孔Ⅰ和螺栓孔Ⅱ。所述平衡重Ⅰ和平衡重Ⅱ上设有供平衡重油缸通过的圆孔Ⅰ和圆孔Ⅱ,所述平衡重Ⅲ上设有供立柱通过的长圆孔。所述平衡重Ⅰ和平衡重Ⅱ上分别设有吊装装置组Ⅰ和吊装装置组Ⅱ.所述平衡重Ⅱ、平衡重Ⅲ和平衡重Ⅳ的上平面分别设有调整垫片组Ⅰ、调整垫片组Ⅱ和调整垫片组Ⅲ。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新型组合式平衡重装置,可以改善使用不同工艺生产方式组合的平衡重块之间错位,扭转等现象,减小打磨和补腻子重新补漆等造成的环境污染,提升整车外观质量。组合式平衡重中包含一块或多块带凹槽结构的平衡重块,可以为整车提供更多重量的平衡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平衡重Ⅰ,2、平衡重Ⅱ,3、平衡重Ⅲ,4、平衡重Ⅳ,5、螺母组Ⅰ,6、螺母组Ⅱ,7、弹垫圈组,8、平垫圈组,9、螺栓组,11、螺栓孔Ⅰ,12、圆孔Ⅰ,13、吊装装置组Ⅰ,21、凸缘Ⅰ,22、圆孔Ⅱ,23、螺栓孔Ⅱ,24、调整垫片组Ⅰ,25、凸缘Ⅱ,26、吊装装置组Ⅱ,31、长圆孔,32、调整垫片组Ⅱ,41、立柱,42、调整垫片组Ⅲ。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组合式平衡重装置,包括平衡重Ⅰ1、平衡重Ⅱ2、平衡重Ⅲ3和平衡重Ⅳ4,所述平衡重Ⅰ1和平衡重Ⅱ2设置在起重机转台上的,所述平衡重Ⅲ3和平衡重Ⅳ4通过平衡重油缸与平衡重Ⅰ1和平衡重Ⅱ2连接在一起,所述平衡重Ⅳ4上设有与平衡重油缸配合使用的立柱41;所述平衡重Ⅰ1为灌注式平衡重,所述平衡重Ⅱ2、平衡重Ⅲ3和平衡重Ⅳ4为铸造式平衡重,所述平衡重Ⅱ2上下两个面的外周分别设有包裹平衡重Ⅰ1和平衡重Ⅲ3的凸缘Ⅰ21和凸缘Ⅱ25。本技术的组合式平衡重装置,采用灌注式平衡重和铸造式平衡重并存的方式,其中平衡重Ⅰ为灌注式平衡重,平衡重Ⅱ、平衡重Ⅲ和平衡重Ⅳ为铸造式平衡重,平衡重Ⅰ和平衡重Ⅱ与起重机转台连接紧固,起重机在未工作状态下,平衡重Ⅲ和平衡重Ⅳ放置在车架上方,起重机工作时,平衡重油缸通过提升平衡重Ⅳ中的立柱,将平衡重Ⅲ和平衡重Ⅱ贴紧,理论上,平衡重Ⅰ、平衡重Ⅲ和平衡重Ⅳ外部轮廓尺寸一致,但是由于铸造式平衡重生产工艺特点,其成品工件尺寸误差偏大,若平衡重Ⅰ和平衡重Ⅲ直接接触贴紧,则由于平衡重Ⅲ尺寸误差的存在,导致平衡重Ⅰ和平衡重Ⅲ外部轮廓对不齐或者扭转错位,影响整车外观,因此,在平衡重Ⅰ和平衡重Ⅲ之间设计平衡重Ⅱ,其中平衡重Ⅱ设有凸缘Ⅰ和凸缘Ⅱ,凸缘为平衡重的三条边的外缘分别向上和向下延伸出的垂直边,且凸缘外周尺寸比平衡重Ⅰ和平衡重Ⅲ均大,这样的话,起重机工作时,平衡重Ⅲ进入平衡重Ⅱ下部的凹槽中,平衡重Ⅰ嵌入平衡重Ⅱ上部的凹槽中,这样就形成平衡重Ⅱ将平衡重Ⅰ和平衡重Ⅲ包围的视觉效果,提升了整车的外观。该装置可减小平衡重块之间错位和扭转带来的对整车外观质量造成的影响,且平衡重不必再进行打磨修整等工作。组合式平衡重中包含一块或多块带凹槽结构的平衡重块,可以为整车提供更多重量的平衡重。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组合式平衡重装置,所述平衡重Ⅰ1和平衡重Ⅱ2通过螺母组Ⅰ5、弹垫圈组7、平垫圈组8和螺栓组9连接在一起,所述平衡重Ⅰ1和平衡重Ⅱ2上分别设有供螺栓组9通过的螺栓孔Ⅰ11和螺栓孔Ⅱ23。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组合式平衡重装置,所述平衡重Ⅰ1和平衡重Ⅱ2上设有供平衡重油缸通过的圆孔Ⅰ12和圆孔Ⅱ22,所述平衡重Ⅲ3上设有供立柱41通过的长圆孔31。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组合式平衡重装置,所述平衡重Ⅰ1和平衡重Ⅱ2上分别设有吊装装置组Ⅰ13和吊装装置组Ⅱ26。本技术的平衡重Ⅰ和平衡重Ⅱ上均设有吊装装置组,即用以实现其本身的吊装,又可以实现本身吊装以及平衡重Ⅰ和平衡重Ⅱ放置在一起时的吊装。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组合式平衡重装置,所述平衡重Ⅱ2、平衡重Ⅲ3和平衡重Ⅳ4的上平面分别设有调整垫片组Ⅰ24、调整垫片组Ⅱ32和调整垫片组Ⅲ42。本技术在相邻的平衡重之间设置有调整垫片组,用以调整相邻平衡重之间的缝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组合式平衡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重Ⅰ(1)、平衡重Ⅱ(2)、平衡重Ⅲ(3)和平衡重Ⅳ(4),所述平衡重Ⅰ(1)和平衡重Ⅱ(2)设置在起重机转台上的,所述平衡重Ⅲ(3)和平衡重Ⅳ(4)通过平衡重油缸与平衡重Ⅰ(1)和平衡重Ⅱ(2)连接在一起,所述平衡重Ⅳ(4)上设有与平衡重油缸配合使用的立柱(41);所述平衡重Ⅰ(1)为灌注式平衡重,所述平衡重Ⅱ(2)、平衡重Ⅲ(3)和平衡重Ⅳ(4)为铸造式平衡重,所述平衡重Ⅱ(2)上下两个面的外周分别设有包裹平衡重Ⅰ(1)和平衡重Ⅲ(3)的凸缘Ⅰ(21)和凸缘Ⅱ(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组合式平衡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重Ⅰ(1)、平衡重Ⅱ(2)、平衡重Ⅲ(3)和平衡重Ⅳ(4),所述平衡重Ⅰ(1)和平衡重Ⅱ(2)设置在起重机转台上的,所述平衡重Ⅲ(3)和平衡重Ⅳ(4)通过平衡重油缸与平衡重Ⅰ(1)和平衡重Ⅱ(2)连接在一起,所述平衡重Ⅳ(4)上设有与平衡重油缸配合使用的立柱(41);所述平衡重Ⅰ(1)为灌注式平衡重,所述平衡重Ⅱ(2)、平衡重Ⅲ(3)和平衡重Ⅳ(4)为铸造式平衡重,所述平衡重Ⅱ(2)上下两个面的外周分别设有包裹平衡重Ⅰ(1)和平衡重Ⅲ(3)的凸缘Ⅰ(21)和凸缘Ⅱ(2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式平衡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重Ⅰ(1)和平衡重Ⅱ(2)通过螺母组Ⅰ(5)、弹垫圈组(7)、平垫圈组(8)和螺栓组(9)连接在一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振猛曹立峰刘凯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