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子夜专利>正文

一种防雷检测的收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4936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雷检测的收线装置,包括卷线筒转轴和卷线筒,卷线筒转轴左端固定于收线装置支架上,卷线筒转轴外表面与卷线筒转动连接,卷线筒由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组成,卷线筒转轴外表面位于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相互靠近一端的位置滑动连接有限位齿轮,卷线筒转轴内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外表面通过轴承与限位齿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把手进而转动调节杆,使得限位齿轮移动至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内的限位块均置于齿槽内,进而使得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可同步转动,实现缠绕大批量的检测线,若是需要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上缠绕的线不同,则转动把手,使得限位齿轮移动至远离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相互靠近的一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雷检测的收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雷检测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防雷检测的收线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申请号CN201620590977.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雷检测自动收线装置,包括卷线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筒的表面设有螺旋状的引线隔板,所述卷线筒的一端外侧设有扣线环,所述卷线筒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挡线板,所述挡线板的周向套设有橡胶圈,所述挡线板的中部开设有卷线筒转轴,所述卷线筒转轴与主动转盘啮合,所述主动转盘与第一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块内腔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隔板与第二固定块内腔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内腔远离第一固定块的位置固定有铁芯,所述铁芯周向设有线圈,所述线圈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远离第一固定块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支撑架固定连接,解决了目前基本均为手工缠绕收线,工作繁琐,工作效率低,更换线圈麻烦的问题。上述公开的自动收线装置,并不能方便用户同时缠绕两种不同的线,即缩小了其使用范围,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缠绕两种不同的线,且不会影响其使用的防雷检测的收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种可缠绕两种不同的线,且不会影响其使用的防雷检测的收线装置,可以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雷检测的收线装置,包括卷线筒转轴和卷线筒,卷线筒转轴左端固定于收线装置支架上,卷线筒转轴外表面与卷线筒转动连接,卷线筒由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组成,卷线筒转轴外表面位于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相互靠近一端的位置滑动连接有限位齿轮,卷线筒转轴内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外表面通过轴承与限位齿轮连接,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内表面相互靠近的一端位于限位齿轮齿槽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块,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转动盘,卷线筒转轴外表面位于转动盘相互远离的一侧位置设置有固定螺母,调节杆位于卷线筒转轴右端外侧的一端设置有把手,通过转动把手进而转动调节杆,使得限位齿轮移动至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内的限位块均置于齿槽内,进而使得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可同步转动,实现缠绕大批量的检测线,若是需要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上缠绕的线不同,则转动把手,使得限位齿轮移动至远离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相互靠近的一端。进一步的,调节杆外表面与限位齿轮内表面固定连接的轴承螺纹连接,限位齿轮的齿轮槽内表面与限位块滑动连接,即可实现调节杆转动后,使得轴承带动限位齿轮沿着限位块的方向移动,保证其可以对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进行限位。进一步的,卷线筒转轴外表面位于右卷线筒的位置且位于限位块的位置开设有引导槽,避免由于限位块的存在使得右卷线筒不能顺利的套设在卷线筒转轴的外表面,方便安装。进一步的,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外表面相互靠近的位置均设置有导线块,帮助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进行绕线时,引导缠绕的线缠绕与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的范围内。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通过卷线筒由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组成,卷线筒转轴外表面位于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相互靠近一端的位置滑动连接有限位齿轮,卷线筒转轴内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外表面通过轴承与限位齿轮连接,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内表面相互靠近的一端位于限位齿轮齿槽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块,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转动盘,卷线筒转轴外表面位于转动盘相互远离的一侧位置设置有固定螺母,调节杆位于卷线筒转轴右端外侧的一端设置有把手,可以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1)通过转动把手进而转动调节杆,使得限位齿轮移动至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内的限位块均置于齿槽内,进而使得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可同步转动,实现缠绕大批量的检测线,若是需要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上缠绕的线不同,则转动把手,使得限位齿轮移动至远离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相互靠近的一端。(2)通过卷线筒转轴外表面位于右卷线筒的位置且位于限位块的位置开设有引导槽,避免由于限位块的存在使得右卷线筒不能顺利的套设在卷线筒转轴的外表面,方便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卷线筒转轴;2、卷线筒;21、左卷线筒;22、右卷线筒;3、限位齿轮;4、调节杆;5、限位块;6、转动盘;7、引导槽;8、导线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防雷检测的收线装置,包括卷线筒转轴1和卷线筒2,卷线筒转轴1左端固定于收线装置支架上,卷线筒转轴1外表面与卷线筒2转动连接,卷线筒2由左卷线筒21和右卷线筒22组成,卷线筒转轴1外表面位于左卷线筒21和右卷线筒22相互靠近一端的位置滑动连接有限位齿轮3,卷线筒转轴1内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杆4,调节杆4外表面通过轴承与限位齿轮3连接,左卷线筒21和右卷线筒22内表面相互靠近的一端位于限位齿轮3齿槽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块5,左卷线筒21和右卷线筒2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转动盘6,卷线筒转轴1外表面位于转动盘6相互远离的一侧位置设置有固定螺母,调节杆4位于卷线筒转轴1右端外侧的一端设置有把手,通过转动把手进而转动调节杆,使得限位齿轮移动至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内的限位块均置于齿槽内,进而使得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可同步转动,实现缠绕大批量的检测线,若是需要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上缠绕的线不同,则转动把手,使得限位齿轮移动至远离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相互靠近的一端,调节杆4外表面与限位齿轮3内表面固定连接的轴承螺纹连接,限位齿轮3的齿轮槽内表面与限位块5滑动连接,即可实现调节杆转动后,使得轴承带动限位齿轮沿着限位块的方向移动,保证其可以对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进行限位,卷线筒转轴1外表面位于右卷线筒22的位置且位于限位块5的位置开设有引导槽7,避免由于限位块的存在使得右卷线筒不能顺利的套设在卷线筒转轴的外表面,方便安装,左卷线筒21和右卷线筒22外表面相互靠近的位置均设置有导线块8,帮助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进行绕线时,引导缠绕的线缠绕与左卷线筒和右卷线筒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雷检测的收线装置,包括卷线筒转轴(1)和卷线筒(2),卷线筒转轴(1)左端固定于收线装置支架上,卷线筒转轴(1)外表面与卷线筒(2)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卷线筒(2)由左卷线筒(21)和右卷线筒(22)组成,卷线筒转轴(1)外表面位于左卷线筒(21)和右卷线筒(22)相互靠近一端的位置滑动连接有限位齿轮(3),卷线筒转轴(1)内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杆(4),调节杆(4)外表面通过轴承与限位齿轮(3)连接,左卷线筒(21)和右卷线筒(22)内表面相互靠近的一端位于限位齿轮(3)齿槽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块(5),左卷线筒(21)和右卷线筒(2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转动盘(6),卷线筒转轴(1)外表面位于转动盘(6)相互远离的一侧位置设置有固定螺母,调节杆(4)位于卷线筒转轴(1)右端外侧的一端设置有把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雷检测的收线装置,包括卷线筒转轴(1)和卷线筒(2),卷线筒转轴(1)左端固定于收线装置支架上,卷线筒转轴(1)外表面与卷线筒(2)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卷线筒(2)由左卷线筒(21)和右卷线筒(22)组成,卷线筒转轴(1)外表面位于左卷线筒(21)和右卷线筒(22)相互靠近一端的位置滑动连接有限位齿轮(3),卷线筒转轴(1)内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杆(4),调节杆(4)外表面通过轴承与限位齿轮(3)连接,左卷线筒(21)和右卷线筒(22)内表面相互靠近的一端位于限位齿轮(3)齿槽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块(5),左卷线筒(21)和右卷线筒(2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转动盘(6),卷线筒转轴(1)外表面位于转动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子夜
申请(专利权)人:吴子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